借助外資尋合資基金平衡點 老十家基金公司謀變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16日 04:47 21世紀經濟報道 | |||||||||
本報記者 汪濤 上海報道 富國的轉機 “自2003年5月完成合資,經歷兩年多,富國基金一直在摸索。”富國基金總經理李建國感嘆。
在這位執掌富國六年的老總看來,合資對于富國來說,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2003年底,富國旗下基金的算術平均凈值增長率已經在所有20家基金公司中排名第7,一掃2002年排名墊底的尷尬。 2005年8月,富國獲得第一批企業年金管理人資格。 合資帶來的改變是很明顯的,作為一家老基金公司,李建國認為,借助外方的成熟經驗,公司在投資管理和風險控制等方面取得很大的改善。 外方股東的加盟給富國基金在法人治理結構、財務管理、投資管理、產品開發甚至客戶服務等方面都帶來了巨大的變化;投資理念的轉變讓富國基金深信研究創造價值。 富國基金是老十家基金管理公司之一,1999年4月13日注冊成立,于2001年3月從北京遷址上海。 2003年,BMO蒙特利爾銀行參股富國基金2000萬股,成為6個平均持股股東之一,在國內首批成立的十家基金公司中,富國基金成為第一家外資成功參股的基金公司。 然而股市低迷加上業績不佳,合資的前景在當時并不明朗。 蒙特利爾銀行進入之初,基于在長期合作和談判過程中形成的信任,BMO入股后不派出人員進入經營管理班子。 2004年,國富基金股權以存量轉讓的方式,海通證券、申銀萬國和蒙特利爾銀行都加大了對富國的投資,他們持有股份均增至27.775%,山東國際信托則持有16.675%的股份。 自此,富國合資逐漸走上正軌。 李建國認為,雖然外方不參與具體的經營管理,但從公司治理結構上,BMO派遣董事加入富國董事會,并參加董事會下設的合規控制、資格審核和人力資源管理等部門在內的專業委員會,為公司的建設和發展提供了幫助。 在董事會構成中,目前的三家并列大股東各兩名董事,山東國投一名董事,另設四名獨立董事。 李認為,老基金公司的合資與新成立的合資基金各有優劣,作為富國基金這樣的老公司,已經形成一套投資理念和管理制度,合資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合資的對象可以更符合自身特點,針對性也將更強。 李表示,盡管如此,合資的外方還是提供了很大的支持,蒙特利爾旗下資產管理公司的投資總監和市場總監每兩個月到富國進行一次業務交流,并且提出一些建議。在營銷、研究、培訓各方面也提供了相應的支持。 “老十家”謀變 在2005年3月9日,嘉實基金與德意志銀行下屬的德意志資產管理公司在京簽署參股協議,成為繼富國之后第二家合資的老十家。 過去的幾年中,嘉實一直在尋求更廣泛、更深入的國際合作,嘉實基金董事長王忠民對外表示,國際化是嘉實發展中的重要戰略。 2005年6月,嘉實基金宣布,經證監會和商務部批準,德意志資產管理公司受讓公司原股東持有的公司股權生效。 調整后,嘉實基金各股東的出資比例為:中誠信托占注冊資本48%;立信投資占注冊資本32.5%;德意志資產管理(亞洲)公司占注冊資本19.5%。 由于監管層要求,基金公司推出開放式基金須有一家外資作為技術指導,這激發了老十家基金的的合資沖動。 不過,早期的合資如華安基金、南方基金、鵬華基金等都以失敗告終。 據悉,長盛基金有意牽手新加坡星展銀行DBS,成立合資基金公司,使公司更具有國際化。如果這一計劃得到順利實施,長盛將是繼富國、嘉實后,走上合資的第三家“老十家”基金管理公司。 另外,有業界傳聞鵬華基金、大成基金正與某家或幾家外資機構有深度接觸,“老十家”基金公司的積極求變舉動值得關注。 在基金市場發展過程中,這十家基金公司在品牌經營、管理規模上都存在著一定的分化。其中,規模最大的南方基金管理資產超過600億,博時、華安、華夏、嘉實基金等也在市場上打造了較好的品牌形象。 2003年以來,新設立的基金公司數量迅速增加,目前達到41家,其中有15家合資公司。但拿到牌照就賺錢的日子已成歷史,李建國認為,基金的生存考驗越來越嚴峻,而管理30億元左右的股票基金是一家基金公司的盈虧平衡點。 由于股權結構較分散,老公司尋求合資,難度比新設立和新基金公司尋求合資難度要大。李表示,但通過合資來增強自身的實力,成為老基金公司繼續生存乃至發展壯大的有效途徑。 平衡點在哪里? 除了老十家基金外,其他成立時間較早的基金公司的合資也在進行。 最早的是荷蘭銀行通過收購原有股東股權的方式參股,使湘財荷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為中國首家通過存量股權轉讓方式合資的基金管理公司。 同時,國內的天同基金等也在為尋求合資之路努力。 隨著合資的推進,協調中外方在股權結構上的分歧成為必須的任務。 作為嘉實基金的外方股東,德意志資產管理公司是德意志銀行的全球性資產管理子公司,其高層明確表示,德意志資產管理希望很快將持股比例提升到49%。 根據原外經貿委現商務部的規定,根據《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的有關規定,外方持股25%以上方可成為合資公司。 由于德意志資產管理公司持有嘉實只占19.5%的股份,這意味著嘉實還不能算真正的合資公司,目前只能稱為外資參股。 實際上,2004年11月,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已滿三年,根據相關政策規定,基金公司外資持股比例可以突破33%,達到49%的上限。這一問題甚至對新設基金公司同樣棘手,一個有利于公司發展的股權結構對于基金公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隨著持股比例的變化,雙方在合資基金管理公司中的控制地位和權力相應變化,將成為影響合資基金發展的重要因素。對于富國基金、嘉實基金,無論外方是否有意增持股權,中外方都必須在股權結構中尋找到平衡點。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