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ITs 越來越近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28日 13:44 21世紀經濟報道 | |||||||||
見習記者 田晶 編者按 一年以前,華銀投資等部分投資機構開始實際操作并研究REITs時,顯得非常孤獨,很多物業持有人問:REITs在中國能做起來,能做成功嗎?
走進2005年,REITs儼然成為中國房地產關鍵詞,大家的疑問開始變成:我也想走REITs路徑,能告訴我怎么走嗎? 除房地產開發商之外,政府部門、銀行、信托機構、海外基金、房產中介服務機構以及研究機構都對REITs顯現出極大的熱情。開發商四處尋獵,專家學者坐而論道,相關行業聚焦觀望,投資者翹首以待,已然成為業界眾生相。 自美國而東南亞,自新加坡而香港,REITs的腳步離我們越來越近。 宏觀調控下房地產開始進入金融為王的時代,飽受資金之渴的國內房地產企業面對REITs的出現,仿若發現了救命稻草。問題的關鍵在于,我們能抓得住它嗎? 2005年9月26日,北京國際飯店,由《21世紀經濟報道》、《樓市》雜志、搜狐焦點房地產網共同舉辦的“2005 REITs(北京)國際合作論壇暨項目推介會”,吸引了業界各方代表。房地產亟待融資渠道多元化,如何走REITs路,成為焦點話題。 北京報道 《21世紀》:宏觀調控下地產企業面對的最大問題是資金問題,如何看待融資渠道多元化? 胡旭成:中國房地產市場上海外基金正蜂擁而至,目前在北京規模超過10億美元的就有幾十家。這些基金經理們不是在準備項目,而是迫切想拿到項目,其中暫時以住宅項目為主,他們對寫字樓的投資仍有所顧忌。海外基金的投資饑渴,很可能會導致先期的投資項目出現大面積虧損,這樣的結果會使市場對中國房地產作出負面的評價。由于缺少本土化人才和開放機制,未來三至五年內基金投資將走入低潮期。 巴曙松:現在,國內的房地產市場沒有房地產融資,只有房地產貸款,有限的房地產信托不過是銀行貸款的替代形式。目前,房地產企業高度依賴銀行貸款,而銀行的信貸文化又是一種“當鋪文化”和“磚頭文化”,發放貸款取決于抵押物而不是企業現金流,會為雙方帶來一定風險。 目前,有不少地產企業通過海外上市進行融資,從他們企業的業績來看,波動幅度相當大。連專業的地產商判斷都發生非常大的偏差,讓單個房地產投資者進行投資,風險非常高,所以,金融體系應該做出創新服務。 毛大慶:房地產企業和銀行不正常接軌,這是不僅存在于中國,而且存在于整個亞洲的房地產文化的問題。據我們統計,整個亞洲,包括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REITs規模,都還不及美國三分之一。REITs涉及到外匯管理、監管體制,法制健全等問題。新加坡五年以前就開始著手解決這些問題,中國臺灣、中國香港、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也都在建立關于REITs的法制、法規。 李伏安:房地產的周期性非常強,周期性與經濟周期有關。一旦融資工具不具有穩定性,沒有規避風險的一整套措施,這種周期性就會加大。發展多元融資渠道政策的重要目的,就是抵消、熨平或是減低房地產周期的波動。中國房地產行業有30到50年的發展機遇,應該把REITs作為與其相匹配的穩定的、適當的、多元化的融資工具來大力發展,我們的政策應該是引導而非限制。 王永平:發展REITs不會帶來房地產金融泡沫,因為它要求有專業機構管理,比普通投資者更理性,要求也更嚴格。從凱德置地今年上半年選擇的很多物業來看,都是優中選優,不是缺錢就給你錢。好的REITs可以引導好的商業物業,讓真正的商業地產公司拿到足夠的資金,做完整的商業地產,而不是簡單地賣掉。 《21世紀》:目前,國內地產企業能做REITs嗎?時機是否已經成熟? 葉子華:香港證監會今年修訂了香港房地產守則,撤銷了REITs投資海外物業的限制,還把REITs最高負債比例由30%提升到45%,這兩個政策其實也為中國房地產商提供了一個集資和套現的渠道。 REITs在國內發展目前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國內稅種較多,稅率較高,會影響REITs稅后的投資回報率。如果選擇在香港上市,香港證監會對上市公司要求特別嚴格,包括財務狀況、法律條件、產權等方面的要求,從籌備到上市需要一個較長時間。另外,內地房地產開發商對經營房地產項目缺乏經營經驗,REITs需要通過專業團體管理資產,把它包裝成具有穩定回報的金融工具。此外,國內房地產項目很容易出現產權問題,物業拿不到產權證或是欠繳土地費用的情況時有出現。 李伏安:發展REITs很重要的一環就是政策和環境。目前存在買房和租房結構不平衡的政策。REITs投資的是商用物業,只有租房才會商用,而我們現在都是買房自己住,不鼓勵買房投資然后租出去,這就導致REITs政策和環境的缺失。所以,我們即便不采取鼓勵政策,也要首先考慮對政策性的購房采取中性政策,而非限制政策。 首先,要引導買房和租房的結構平衡。允許買房投資出租,允許和鼓勵租房,對于合理的租金要確立合理的稅收政策,中性激勵的政策是REITs成立的前提。在房地產流通方面,應該確定一個基本的流通政策,即確保房屋流通的交易成本最低化,因為存量房的流動性政策是支持整個房地產市場的基礎。 現在,我們發展REITs缺少的是法律制度,以及稅收優惠政策。REITs是一個橋梁機構、橋梁公司,橋梁公司沒有自己的經營就沒有營業稅。簡單講就是股東對于投資者,對于買房者都有一些稅收優惠,這樣才有投資吸引力,沒有稅收優惠的REITs將很難做下去。 齊霽:新加坡和香港金管局、聯交所都看好大陸REITs市場,為推動中國內地物業到他們的資本市場上進行融資,給予了很多政策上的優惠調整。從海外基金來講,因為REITs在國外要發行,必然要有人購買,誰來買?現在應該說對于中國內地的物業,機會已經來了,因為目前在新加坡、香港市場還沒有一只中國內地資產組成的REITs,而很多基金經理所管轄的基金,尤其是跑長線的基金,非常希望將中國大陸的REITs納入其投資組合。一旦中國內地的REITs出現,尤其是新加坡和香港,其銷售將不成問題。 據UBS(瑞銀證券)的最新預計,未來5年內中國內地REITs總資產將達到1500億元,主要包括零售業地產、工廠廠房、寫字樓和高檔公寓,每個物業都產權清晰,有穩定的可預見的現金流。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戰略城市的零售物業是最受歡迎的,其次是沿海省會城市和一些重要省份的地級城市。從時間上來講,物業最好在經營三至五年后做REITs,剛開業就不適合做REITs,因為零售物業往往前三至五年是資金培育期,資金會有較快的增長,五年以后相對穩定下來,這個時候做REITs才能夠達到預期要求。另外,還要看進入資本市場的時機,李嘉誠旗下長實集團本來準備今年在香港上市一只REITs,但由于領匯預計于今年年底上市,李嘉誠便將其REITs計劃挪到了明年。 《21世紀》:是否只有香港或者海外才是發展REITs的最好市場?國內市場與之相比狀況如何? 巴曙松:在香港進行REITs投資,并不是一個最優選擇,而是不得已的次優選擇。中國內地有大量儲蓄且增幅仍然很快,房地產商也有大量融資需求,但是,為什么我們整個金融中介的功能需要到香港或者海外去完成?這說明我們本土融資結構存在重大問題。 由于國內市場不發達等原因,很多企業到海外上市本無可厚非,因為企業發展是第一位的,但是,在國家收支平衡表上,大量企業到海外上市,其主要是人民幣收入,就必然存在匯率風險。從國家層面來看,香港的REITs可以給內地提供一個參照,給內地企業在緊縮時提供多一個選擇。 今年以來,金融市場出現一個顯著特征,即,拿貨幣政策代替信貸政策。一方面是銀行由于資本充足率的約束,信貸緊縮。另一方面是現在貨幣市場資金異常寬裕,市場迫切需要融資結構創新。 有人說,中國房地產行業是大起大落的行業,這點值得我們反思。當前,應當積極呼吁發展中國本土的REITs市場,這是值得大家關注的動向。其實隨著《信托法》的出臺,如果稅收環節能更加清晰明確,發展中國內地本土REITs的條件就應該基本成熟了。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