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基金評論 > 中國股權分置改革專網 > 正文
 

全面股改對轉債市場影響幾何 轉債基金何去何從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22日 08:23 中國證券報

  從前期的金牛能源開始,到現在的民生銀行等四家曾發行轉債的股改公司,他們的股權分置改革方案中均未針對可轉債持有人作出安排——

  記者徐國杰 上海報道

  在股改全面鋪開之際,市場有疑惑的新問題層出不窮,老問題也有待解決。在這批股
改公司中出現了多家轉債公司,頓時又引發市場關注。民生、銅都轉債(資訊 行情 論壇)大幅走高,則股改預期較低的轉債出現陰跌,股權分置改革的全面鋪開對轉債市場會帶來什么影響,持有這些公司轉債的基金又將如何應對。

  轉債能獲對價嗎?

  從前期的金牛能源(資訊 行情 論壇)開始,到現在的民生銀行(資訊 行情 論壇)等四家曾發行轉債的股改公司,這些公司的股權分置改革方案中均未針對可轉債持有人作出安排。那么轉債持有人該不該獲得對價呢?

  有基金經理就此指出所謂“對價”是非流通股股東對“暫不流通”要約進行改變而作出的補償,此點同樣適用于轉債持有人,也應得到相應補償。轉債發行時是在股權分置的背景下發行的,如果非流通股流通會影響股價,那也同樣會影響與標的股票有著密切聯動關系的可轉債的價格。這與股權分置改革中非流通股東要向流通股東支付對價有同樣的理由。因此在當前非流通股股東向流通股股東支付對價以獲得流通權時,可轉債持有人也理應得到相應的對價,以使其利益不因為股權分置改革而受損。

  曾是金牛轉債第一大持有人的華寶多策略在溝通中也表示,對價方案應當兼顧轉債持有人的利益。同時有基金預計,新券的發行將就股權分置作出相應安排。股權分置的解決增加了轉債公司推動正股價格上漲和促進轉股的途徑,對轉債持有人很可能是有利的。

  轉股還是退出?

  那么對于手中持有的這些可轉債,基金準備如何處理?從金牛能源的情況來看,許多基金還是選擇了轉股以便享受對價,有基金表示當時在金牛修正轉股價后,對轉債持有人而言大大增加了可轉股數量,并且可能存在與二級市場股價的套利空間,因此轉股成為第一選擇。不過興業基金指出,部分發行轉債公司利用股改迫使轉債持有人轉股對流通股股東實際上也是不利的。轉債持有人轉股后的集中拋售會對股價產生較大沖擊,對流通股股東也將造成損失。如對轉債有同樣的對價安排,將變集中擴容為緩慢擴容。

  在股權分置改革背景下,對轉債市場投資有何影響?興業基金投資總監杜昌勇表示,這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來分析:其一:無對價安排的情況下,轉債市場也依然“成色”不減。這是因為:(1)轉換溢價極低的轉債,其轉換價值將不受影響,只需在對價登記日之前轉股即可享受對價安排對流通股的補償;(2)債券溢價極低的轉債,債券價值不變,并有望觸發回售保護條款而受益;(3)有一定轉換溢價和債券溢價的轉債(轉換溢價5%-15%),影響相對復雜,將因對價方案和轉債的具體條款而產生不同的影響,關鍵看正股的漲跌幅同轉換溢價的對比。

  轉債市場急劇縮容?

  接受采訪的一些基金表示,現階段也只能采取轉股或是從二級市場退出這一策略,事實上轉債投資的退出也就這兩條渠道。但隨之而來的一個問題,可轉債市場容量原本就不大,股改全面鋪開后,會不會造成轉債市場縮容,從而造成基金投資的被動?

  對此有基金經理指出,一來目前有不少公司正積極準備發行可轉債,二來,現有的可轉債也可以分成幾類,如偏債性轉債受股改影響較小,持有人一般不會因為股改對價而選擇轉股。這些偏債性轉債二級市場的交易價格主要是追隨債券市場行情。如天相投資把平均溢價率在30%以上的轉債歸為偏債性轉債,這樣如果按照目前股改10送3的平均水平來計算,30%以上的溢價率讓這些轉債即便轉股獲得對價,可能也不如持有轉債合算。

  興業基金投資總監杜昌勇指出,在整體上,股改將增加轉債公司刺激正股上漲的方式,轉債將能分享正股上漲的好處,加快了轉債投資目標實現的進程。對于今后的轉債市場,隨著股改進程的深化,短期內確實會造成轉債品種的減少,但轉債品種減少的同時說明轉債持有人都已獲得一定的收益。同時,我們也樂觀地看到,隨著股改的進一步推進,再融資也將逐步開閘,將會有更多的公司發行新的轉債,如上海機場(資訊 行情 論壇),白云機場(資訊 行情 論壇)等,轉債市場經歷短暫的縮小后會再次壯大。轉債“進可攻,退可守”的特性依然不會改變。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686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