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露信心殺手兇兆 2005是否成為基金淘汰元年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09日 07:40 中國經濟時報 | |||||||||
顧紀生 2004年3月,郎咸平教授在成都演講中說,“基金入市是把雙刃劍,雖然使股市增加了資金,但一旦出現大的事件,基金就可能集體退場。中國股市這些年來,經歷了大戶淘汰年、莊家淘汰年、證券公司淘汰年。說不定,2005年又將是基金淘汰年”;同年12月,他在北京接受記者采訪時再次重申上述預言。
恐怕連郎教授自己也沒有想到,基金的蕭條現正以比他的預料快得多的速度在演繹:年初只是“銷售困難”,但仍“惠存”能“招搖”于市的凈值基礎;年中則開始滑入“凈值塌陷”狀態,幾乎所有基金的累計凈值皆小于其發行面值;下半年更露出“信心殺手”的兇兆,據說6月8日以后上證指數200余點的升幅,是在國家隊資金“接走”其甩賣后的大量籌碼后才得以出現的,換言之,以股改為特征的一波滬深本地股的火爆行情又使其事實上成為“邊緣化”一族。怪不得在8月18日上證指數45個指數點的暴跌中,領跌者清一色地被基金持股所占據!也許事實已開始應驗并將繼續印證郎咸平的上述預言,但筆者想強調的是,2005年也許只是基金走上淘汰之路的“元年”——如若它仍無視自身危機或延續無為之舉,淘汰的命運則可能不可避免,理由如下: 其一,其“創新”優勢漸失,制度缺陷日顯。證券基金過去幾年的“大發展”,一來靠行政力量扶持而非市場機制自發作用,二來因產品“創新”多少沾光于國際潮流的暗示和迎合了市場嘗新的心理。其實它并不反映原有制度框架會使其大發展的客觀“規律”;反之,缺失內在發展所需的良好制度,反而促使其難以擺脫逐步被邊緣化、式微化、淘汰化的市場陰影。據《北京晨報》8月18日報道,當記者問及某基金管理人為何在本次行情中無所作為而聽任凈值“沉淪”時,該人士一語道破制度“天機”:“你感覺股票型基金大面積回到一元以上是好事嗎?不出現大面積贖回才怪!”以此觀點看,基金公司不作為有毫不為“怪”的制度內因,畢竟基金不愿做漲行情卻賠了管理費。 其二,對“新興+轉軌”市場特點認識不清,投資價值理念呆板凝固。新興市場的投資機會主要來自于基于市場特點的對現狀趨勢的“活”的認識,而非出自基于西方教科書的由個股、行業研究派生而來的對市盈率等指標的“死”的理解,否則很難弄懂為何百度在美上市也會遭遇“市場先生”如此狂熱的“投機”之事。反觀我國,作為“新興+轉軌”的經濟體和股票市場,要尋找經久不衰的百年老店式的行業與企業,這現實嗎?就行業而言,大多呈周期性波動特征即“各領風騷沒幾年”,近年來冶金業、房地產業等的“火爆”,恰恰是前幾年其全行業虧損局面的“輪回報復”;同理,證券基金目前重倉的“五朵金花”,在未來會否成為人見人棄的“明日黃花”?大資金進入容易退出艱難,一旦發現行業衰落拐點出現時,它還來得及從容退出嗎(別把其他交易對手視為阿斗)?對我國目前股市的個股來說,報表績效不等于真實績效,一年績效不等于常年績優,利潤可觀不等于分紅豐厚,一時豐厚不等于可持續豐厚的現象屬于“常態”,完全用“市盈率”標準去挖掘行業和個股現在或未來的所謂投資價值,無異于刻舟求劍緣木求魚。而證券基金在選股時除了考慮短期的“靜態”標準外,究竟還考慮多少長期的“動態”標準(如國際化視角下收購兼并所蘊涵的投資機會)?有人認為基金管理人只投資“白馬績優股”是為了防控風險——這不對,將幾乎所有資金“押寶式”地集中于數量極少的股只,這恰恰不是以投資組合為“天職”來規避風險的應有之舉。 其三,筆者之所以在郎咸平預言的基礎上,更明確地指出2005年可能是基金淘汰的“元年”,主要是因為基金的“生態環境”正遭遇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即基金原有的“盈利模式”正面臨著釜底抽薪式的滅失。不可否認,基金原有的盈利模式與其說是建立在價值投資的基礎之上,不如說主要憑藉“群體聯手坐莊”模式;而股權分置改革的實施客觀上惡化了“坐莊食利”的生存環境。換言之,在股改之前,證券基金最大的風險尚只是流動性風險——聯手炒高股價后,雖然為其承接的“外盤”極為鮮見,但只要新基金輪番為老基金輸血的“資金鏈”不斷,或者不發生如銀廣夏、東方電子等“績優股”神話的破滅,自娛自樂的“內盤”足可抵擋任何零星外盤的拋壓襲擊,一則因為某些個股的流通籌碼基本為基金所“控盤”,市場上浮碼較少;另則由于浮碼成本較接近于基金的高價成本,意愿認賠出局者較少。但股改之后,這兩個雖能導致基金流動性缺失但不足以引發市值雪崩的“支撐平臺”徹底消失:一則其流通股的“霸主”地位逐步被整個股權結構中的“仆人”劣勢所替代,二則非流通股成本與其持股成本存在的“懸河式差異”也必然“內生”出近乎恐怖的拋售壓力。如果這兩個支撐平臺一旦失去,基金加速淘汰之勢便不可阻擋。 還是讓統計數據來反映整個市場概貌。據海通證券一份報告分析,股改后市場將經歷三次非常規性大擴張,預計在2007年上半年,二級市場流通規模將迅速超過非流通股規模。第一次擴張在2006年6月份,假定10送3為市場的平均對價水平,那么流通股東獲得的30%對價股將進入流通狀態,因此,A股流通量將在現有2142.02億股的基礎上增加642.61億股,預計將在現有流通規模上增長30%。第二次擴張預計在2007年6月份。根據證監會有關規定,2007年6月份后兩類非流通股股東持股將獲得流通權,總計達993.1億股。也就是說,2007年二級市場A股流通供應總量在2006年的基礎上再擴張35.66%,流通股總量將首次超過非流通股總量(考慮到股改后恢復發行新股,這一時間可能還要提早很多)。第三次擴張預計在2009年6月份,原有的非流通股全部獲得流通權,預計A股流通總量在2008年的基礎上將再增加66.46%,2737.35億非流通股將獲得流通權。 另以上海機場(600009)作為個股實例。上海機場的總股本為1,926,958,448股,其中國家持股占60.72%,流通A股占39.28%。在756,958,448流通股中,到今年6月30日,前十大持有者全是易方達、嘉實和上證ETF等證券基金,總共持有172,919,551股,僅此十家基金便持有整個流通股的22.84%,可見控盤程度之高和股價堅挺之“謎”。但股改第二年,假若上海機場集團“正常”減持117,000萬股中的10%,市場便陡增10,700萬股流通籌碼,一方面按現價計需新增近20億元資金才能接納,另方面這批籌碼已經占到目前第一大流通股東持股量的4倍,更不要說這些籌碼屬于任何價格都可拋售的“無成本籌碼”。有人會說“好公司”的大股東不會輕失籌碼,股改政策也會對其實施一定的拋售限制甚至禁售,但在依法行政的大背景下,一時的公司承諾或行政性的“窗口指導”,難道最終能抵擋住由“市場化、國際化”運作帶來的潛在拋壓嗎? 郎咸平以往的預言多有應驗,不知這是郎氏之福還是市場之殤?郎氏雖然給出了“2005年是基金淘汰年”的警言,筆者又加上了可能是淘汰“元年”的猜測,但憑心而論,筆者倒更希望自己只是一個“烏鴉嘴”,同樣,想必郎氏也會高興于自己的這一個預言不幸“破產”。 (作者為江南大學金融研究所副所長)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