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風行波段操作 QFII大舉增持封閉式基金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8月25日 08:40 中國證券報 | |||||||||
記者 徐國杰 上海報道 今日又有富國等9家基金公司旗下35只基金披露2005年半年報報告,加上昨日披露的30只基金,共有65只基金披露了半年報。從中可以看出,封閉式基金前期飚升行情背后大買家的面孔正逐步明朗,社保基金、集合理財計劃、QFII大舉增持封閉式基金。在基金操作上,選時為不少基金不同程度的采用。對于下半年基金在操作上的做法出現一些分歧,有些基金
選時仍為基金看重 雖然每一家基金公司都表示自己堅持價值投資理念,基金公司作為專業的資產管理公司,其能力主要是體現在股票的選擇上,而不是選時。有的基金在此基礎上明確表示堅決不做選時,但還有些基金則對時機選擇頗為熱衷。有的基金表示,在以后的運作中,依舊將遵循價值投資、選股與選時并重的原則。 從基金選時的結果來看,有好有壞。有基金表示,其在倉位策略上采取了在市場下跌中逐步提高股票倉位的策略,在時機選擇上取得了成功。但即便選時的成績并不理想,從基金經理的陳述中可以看出,他認為這是自己不夠果斷,而并不是反思是不是應該運用這種方法。在中國目前這種并不成熟的證券市場,選時仍能給基金帶來看得見的利潤。從半年報來看,選時這種情況在一些股票投資比例比較寬泛的基金身上更為顯著。 有些基金在半年報中表示因為沒有及時在市場高位減持有較大浮盈股票,結果在市場下跌中反而還遭受了損失。可能是有這些前車之鑒,不少基金在下半年的投資展望中都直截了當提出要側重波段操作。還有一只大型基金表示,將在保持流動性的條件下適度集中持股,并進行靈活的波段操作。有些基金還提出了“大波段大交易,小波段小交易”、“周期持有,波段操作”等原則、口號。 社保基金現身、QFII大舉增持封閉式基金 封閉式基金7月以來大幅揚升行情的背后,大買家的真實面孔隨著半年報的披露正逐步明朗。從已披露的半年報看,與2004年末相比QFII在大舉增持封閉式基金,僅粗略統計,QFII已經成了保險、券商以外的第三大投資機構。這其中有幾個特點,其一即將到期的封閉基金有QFII出現,一些中大盤基金也是QFII的新寵,此外同一基金公司旗下的封閉基金幾乎都會受到QFII投資,如富國旗下的漢鼎、漢盛,大成旗下的幾只封閉式基金等都有眾多QFII追捧。另外一個值得關注的是社保基金出現在封閉基金前十大持有人名單上。粗略統計,社保基金已成為9只封閉式基金前十大持有人。從這些投資對象來看,社保基金偏愛小盤封閉式基金,從其投資的這些基金規模來看,只有金泰是20億的規模,其他多為5億份的小盤基金。 此外,一些券商發行的集合理財也現身封閉式基金,如景博、景業、金鼎等受到了集合理財管理人的青睞。 穩定類股票估值偏高? 雖然今年上半年GDP增速強勁,但市場預期認為今年上半年是經濟周期的頂峰,隨后經濟增速將逐年回落,上游周期性行業前兩年過度投資形成的巨大產能集中釋放將壓縮企業的利潤空間。在這樣的預期下,投資者選擇穩定類行業,回避周期性行業似乎成為最為理性的選擇,防御策略也順其自然地成為上半年的投資主流。但對于下半年的投資策略,有基金開始策略轉向,在報告中表示其投資思路從防守轉為在穩守的基礎上進攻。基金漢鼎(資訊 行情 論壇)也表示下半年將采取積極主動的投資策略,努力尋找被趨勢投資者冷落的具有長期價值的股票。國泰金馬穩健回報表示,在投資策略方面,將采取較為積極的持倉策略,保持較重的股票倉位;在股票選擇上,漢鼎擬投資具有核心技術競爭優勢的高科技公司,如集成電路、電子元器件、通信設備制造等公司及信息產業中具行業領先或技術領先的公司;投資上游資源型公司;投資具有壟斷優勢,有定價權的公司。今年上半年凈值增長率達到9.92%的富國天益表示,在個股選擇方面,將繼續選擇受宏觀因素影響較小、預期持續增長趨勢明確、估值合理的優質公司中線持有。而周期性行業中價值被低估的公司在基金半年報中被屢次提到將受密切關注。 另外需格外關注的一點是,對于穩定類資產,有些基金出現了分歧。如國聯優質成長基金在展望下一階段投資主題時認為,仍然應該把資產主要配置在穩定類資產上。在經濟周期波動的情況下,非穩定類資產由于前景不明朗,估值水平必然下移,而那些能夠持續穩定成長的上市公司就成為現階段的稀缺資源。一部分穩定類資產如水電、零售企業已經處在合理的估值區間的下限,國聯成長會在下一階段調整持倉結構的過程中重點關注。但有其他基金提出不同意見,“我們也會提醒自己:經過一年多的挖掘,許多防御性個股可能已經不便宜,防御在一定程度上也不防御了。”一位行業基金的基金經理這樣表述。富國天瑞也表示在目前宏觀背景下,配置資產時采取偏重對成長類和穩定類行業的投資,有別于過度偏重穩定類行業。對這類防御類個股看法的分歧會不會擴散,值得關注。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