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報系列之四:貨幣市場基金難逃雞肋境地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8月05日 00:16 北京現代商報 | |||||||||
一方面貨幣基金的總規模不斷提升,另一方面基金收益卻出現顯著下降,貨幣基金已經從投資者心目中的理財“金礦”變成了不折不扣的“雞肋”。 半年報數據顯示,從基金資產的分布看,今年上半年市場銷售最為火爆的貨幣市場基金資產已達到1803億元,占開放式基金總規模的比例已上升到51.6%,同時,凈值增長率平均達到了1.42%。而根據昨日公布的中國銀河基金研究中心開放式基金表現動態監測,24只
這樣的收益只能用“今非昔比”來形容。今年4月1日之前,貨幣基金還處于高收益的時代,而在《關于貨幣市場基金投資等相關問題的通知》等文件出臺后,3%的高收益就一去不回了。隨著貨幣市場基金投資的主要品種央行票據的收益不斷下降,有專家指出,下半年貨幣市場基金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很可能跌破2%。 業內專家表示,本質上,貨幣市場基金是一種現金管理工具,其收益率并不是主要考核指標。但是,貨幣市場基金經理們在兼顧流動性的同時,也不得不注重收益性。因為,當初很多厭惡風險、渴望穩定收益的持有人就是沖著貨幣市場基金在低風險基礎上有較高的收益而來。在這些持有人看來,如果收益太低,那還不如存銀行呢!雖說這樣喪失了流動性,但收益穩定,而且無需冒任何風險。 有關專家提醒投資者,個別貨幣市場基金為了追求高收益而在犯規的邊緣行走,例如,投資于有爭議的金融品種,這導致其收益率出現忽高忽低的怪狀。這種危險的行為卻對整個市場而言意味著極大風險,更不利于貨幣市場基金的健康發展。(商報記者 柏丹) | |||||||||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