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基金評論 > 基金2004年年度報告 > 正文
 

機構大量贖回 個人投資者成穩定基金規模主心骨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4月04日 08:38 證券時報

  由于機構投資者大額贖回導致個人投資者比例上升——個人投資者成穩定基金規模主心骨

  □ 海通證券 袁克

  日前153只基金年報顯示,個人投資者持有的基金份額比例明顯超過了機構投資者。
去年基金中報數據顯示,機構投資者持與比例與個人投資者比例不相上下,機構為50.46%。而到年報,153只基金的總份額為3180億份,其中個人投資者持有1858億份,所占比例為58.4%。值得注意的是,股票與混合型基金與債券基金中,由于機構投資者的大額贖回使個人投資比例被動上升。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在弱勢中,個人投資者相比機構投資者來說更加穩定。

  股票基金:

  個人持有比例上升3%

  而對股票與混合型開放式基金來說,個人投資比例略高于機構投資比例,兩者分別為55.93%和44.07%。與2004年中期相比,個人投資比例上升了3個百分點,而機構投資比例下降了3個百分點,使得基金單戶規模從6.28萬元下降到5.93萬元。但股票混合型基金個人投資比例的上升是一種被動式上升。這是因為在2004年年末股票型基金的贖回潮中,機構贖回93.77億,個人贖回28.41億,機構投資者贖回遠遠超過個人投資者。正是由于機構投資者的大額贖回使個人投資比例被動上升。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在弱勢中,個人投資者相比機構投資者來說更加穩定。

  從封閉式基金與股票混合型開放式基金持有人結構來看,兩類基金持有人結構相差不大。但我們也看到,雖然股票混合型開放式基金的個人投資比例更高,但其單戶規模卻更大。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投資者對股票型開放式基金的持有意愿較強。

  債券及保本基金:

  個人投資比例上升14%

  對債券和保本型基金來說,個人投資比例遠遠高于機構投資比例,兩者分別為83.53%和16.47%。與2004年中期相比,個人投資比例上升了14個百分點,而機構投資比例下降了14個百分點,使得基金單戶規模從3.91萬元下降到3.23萬元。但債券型基金個人投資比例的上升是一種被動式上升。這是因為在2004年年末債券型基金的贖回潮中,機構贖回34.92億,個人贖回11.53億,機構投資者贖回遠遠超過個人投資者,正是由于機構投資者的大額贖回使個人投資比例被動上升,成為債券型基金的主體。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在弱勢中,個人投資者更加穩定。

  貨幣基金:

  戶均規模上升1倍

  對貨幣市場基金來說,個人投資比例也高出機構投資比例較多,兩者分別為68.27%和31.73%。與2004年中期相比,個人投資比例上升了1個百分點,而機構投資比例下降了1個百分點,但基金單戶規模卻從4.79萬元上升到10.31萬元,說明個人投資者主動增持意愿非常明顯。很顯然,在2004年年末貨幣市場基金的申購潮中,個人投資者的申購遠遠超過機構投資者。兩者申購份額分別為224.04億元和98.57億元.

  封閉基金:QFII增倉

  對封閉式基金來說,04年年底持有人結構較04年中期沒有較大變化。封閉式基金單戶規模為2.7萬元。機構和個人投資者持有比例分別為50.39%和49.61%,機構投資者與個人投資者幾乎平分秋色。

  從封閉式基金持有人結構變化上來看,保險公司持有基金的份額基本保持穩定,僅比中期小幅增加0.88億。這表明保險公司在操作上相對比較保守。相應地,QFII在年末卻大幅的增持了封閉式基金,由年中的1.85億份增加到5.32億份,增倉3.47億份。

  從QFII增倉的結構來看,小盤基金是其增倉的重點。與中期相比,QFII增持了2.84億份小盤基金,而大盤基金僅增持0.64億份。QFII增持小盤基金主要是質地相對好、臨近到期的基金,如基金科訊(資訊 行情 論壇)、基金景陽(資訊 行情 論壇)、基金金元(資訊 行情 論壇)等。QFII對小盤封閉式基金的增持也在一個側面反映了小盤基金的投資價值。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基金新聞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熱 點 專 題
日本謀任常任理事國
第24屆香港金像獎
2005中國國際時裝周
房貸利率上調
本田雅閣婚禮門事件
騎士號帆船歐亞航海
房價高難道錯在百姓
京城1800個樓盤搜索
《新浪之道》連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