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胃口越來越大 賣身或死亡基金公司日子難熬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05日 10:32 中國證券報 | |||||||||
記者 徐國杰 上海報道 繼摩根、美林等巨頭布局內地基金業后,意大利倫巴第銀行,美國獨立資產管理公司——諾德·安博特公司等一些在中國市場知名度不高的外資機構,近期也紛紛涌入中國基金市場淘金,并直奔相對控股而來。除此之外,國內一些特大型企業集團也開始將收購視線投向了基金業。這對于目前一些沒有雄厚股東背景,業績平平,期待合資的小基金公司不啻是
外資胃口越來越大 基金業目前面臨的窘境并沒有嚇退那些持幣待購者。今年以來,許多中外合資基金公司的外方股東紛紛提高持股比例,有的公司還進行了增資擴股。 根據2002年7月1日起實施的《外資參股基金管理公司設立規則》第八條規定,“外資持股比例或者在外資參股的基金管理公司中擁有的權益比例,累計(包括直接持有和間接持有)不超過33%,在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三年內,該比例不超過49%”。到今年,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已滿三年,根據上述規定,基金公司外資持股比例可以突破33%,達到49%的上限。 隨著法規的放開,新成立的合資基金公司在股權結構設置上大都是一步到位,股本結構也比較簡單,多為兩家股東,51:49的股權結構。幾天前剛剛獲準設立的匯豐晉信基金公司,匯豐在基金公司的持股達到了49%的上限。 較早時間成立的中外合資基金公司的外方股東則在近期紛紛提高了持股比例。國投瑞銀、景順長城、上投摩根、友邦華泰等基金公司外方股東都紛紛將持股比例提高到49%的上限。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景順長城和友邦華泰的外方股東還因此與中方股東同持49%股份,成為公司的并列第一大股東。雖然景順和友邦還未實際控股該公司,但第一大股東的地位已使他們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中外雙方在基金公司內原有的格局,隨著外方股權的上升開始被打破。外方在董事會中的地位得到加強,也加強了它們的發言欲。 “我感覺現在他們(中外方高管)的關系很微妙,”一家外方正準備提高持股比例的基金公司員工告訴記者,中方股東背景雄厚,不是省油的燈,而外方意欲將基金公司納入外方的全球體系中。 有個小插曲或許能反映出合資基金中外雙方間一些微妙態勢。日前,一家合資基金公司準備組織員工外出游玩,在中方看來,這有利于企業文化建設。出于控制成本的考慮,還決定帳篷住宿,公司開車。但結果外方否決了這一提議,理由是壓縮開支,保護股東利益。這在該公司內部引起了不小的反響。“老外也不一定就控制到這種程度,但老外想施加自身的影響力,而且雙方在理念上的差異,的確造成了隔閡。”業內人士分析道。 老外想掌控公司,而中方股東也沒有理由放棄,合資基金的一場裂變隨著市場的進一步開放指日可待。 很顯然,更多的外資對未來仍有期待。在繼續探路合資公司的同時,獨立控股的想法仍是不少國際金融巨頭的首選,尤其是一線的資產管理機構。一些躍躍欲試地進入中國的外資機構毫不掩飾地亮出了他們的底牌:非控股不談。雖然外資在基金公司的持股目前仍受制于49%的比例限制,但可以通過合理設置股權結構,使外方成為相對控股股東。 消息人士透露,目前正在籌建的中歐基金公司和諾德基金公司等幾家合資基金的股權結構便可能會設計成外方“一股獨大”模式。外方持49%股份,剩余股份由中方瓜分,這樣外方便成為第一大股東,實現相對控股。一家合資基金公司人士表示,外方進入中國基金市場,謀求控制權是分階段來實現的,外方拿到控股權的時間點取決于中外雙方的談判,這一方面說明中國基金市場在經歷了一輪合資基金熱潮以及法規進一步開放的背景下,目前外資提高了談判的籌碼,有了更多的主動權。雖然這種外資相對控股的模式能否最終獲得監管部門認可尚不得而知,但這種苗頭無論是對于已進入市場中的先行者,還是觀望者都是一種鼓勵。 小基金公司無奈“賣身” 除了一向對中國市場充滿興趣的外資外,現階段另外一個引人矚目的動向是國內一些大型企業也起了收購基金公司的念頭。消息人士透露,有一家中字頭的特大型國企正在與一家小基金公司股東接觸,據透露,第一步該集團計劃先行參股,成為二股東,介入公司實際運營中,第二步再視協議和當時市場情況,考慮直接控股。 從時間上來看,一批股東背景平平、業績平平的小基金公司成立至今,資本金已消耗殆盡,旗下基金規模持續縮水,在渠道和客戶的雙重流失壓力下,不改換門庭已是難以為繼。有家小基金公司高管毫不掩飾對強勢背景的渴望:“他們的網絡資源和強大的公司背景對基金公司發展都極為有利,我們當然希望能有強勢股東。” 事實上,不光是小基金公司面臨窘境,基金業整體在金融生物鏈上的地位也已經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 有一個細節很能說明基金業在生物鏈上的變遷。在基金業開始發行開放式基金之初,基金與主代銷渠道——銀行之間,基金公司明顯處于強勢地位,出外開會,基金公司代表到達機場后,多是由當地銀行派車前來接送,甚至還有銀行出錢替基金公司在各大媒體刊登廣告,宣傳基金產品;發行基金時更是動用行政命令,給各個分行下達發行指標,經常出現員工自掏腰包以湊足首發份額;有時對于完成任務不理想的分行,還會在全行內予以通報。這一切在現在的基金公司看來無異是天方夜譚。 現在的基金業仰人鼻息,回饋代銷渠道的花樣也弄得五花八門,別出心裁。如獎勵渠道的出境游,“賣到500萬就能歐洲游”。雖然近來基金公司生存境遇普遍不佳,許多公司都已暫停出境游,但仍有公司舍得在渠道建設上投入重金。有的還以抽獎等名義,向渠道送出轎車等各類獎品。 站到生死懸崖邊上 雖然基金公司想方設法提升規模,但從整體上看,扣除新發基金和貨幣基金因素,基金業資產規模仍在持續縮水。 今年以來,一些業績表現不佳的基金被持續贖回,規模一降再降,有的基金在三季度的贖回率高達66%。幾只債券基金的規模更是堪憂,統計顯示,份額最少的前五只基金中有四只是債券型基金。現在,已經出現了僅有1.04億份的股票基金和逼近5000萬份的債券基金;規模在1、2億間的股票和混合型基金已有約10只,如果這一態勢得不到扭轉,這些基金的生存狀況堪憂。 更值得基金管理人注意的是,與以往“凈值越低、規模越穩定”不同,有些凈值仍處于低位的基金一樣遭到投資者的贖回,當然其中不排除一些波段操作的資金。但投資者這種不計損失的贖回更值得引起警惕。在基金業績得不到有效改善的情況下,繼續遭到投資人的贖回,規模直線下降并不是沒有可能的。此外更可怕的一點是,在這個基礎上還有部分基金在整個三季度幾乎沒有資金進行申購,呈現一邊倒的贖回。這背后的原因更值得基金業認真思索,是不是已經喪失了投資者的信任,這才是基金業真正的大忌。 規模的變化使基金公司之間的貧富分化進一步擴大,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管理資產最少的基金公司旗下只有3億多資金,而大型基金公司管理資產都在300—400億。統計還顯示,披露季報的43家基金公司中,有29家基金公司出現規模縮水,多則縮水6、7億,少的也有數千萬。有的基金公司開業幾年來,管理資產仍徘徊在10億以下,這種在規模上鮮明的對比一方面強化了大公司的品牌效應,一方面凸顯了小公司的生存危機。 有基金公司總經理放言,現在基金業已經進入了內資、合資和銀行系的“三國時代”。如果算上以后的保險系基金,顯而易見,沒有強勁股東背景的小基金公司的生存空間面臨進一步的擠壓。求新圖變自然將成為他們未來幾年發展的關鍵詞。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