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QFII好榜樣 基金集體頓悟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16日 14:48 經濟觀察報 | |||||||||
本報記者 申興 深圳、北京報道 QFII和基金,是中國資本市場兩個不同境遇的機構投資者。 發行規模銳減、凈贖回加劇、渠道壟斷、人才匱乏等四大因素令基金業“生態環境”惡化,中小基金公司開始遭遇生存的艱難。
而在基金業“生態環境”惡化的同時,QFII卻在中國順風順水。QFII們獲得的不僅是投資的利潤,更多的是對中國資本市場話語權的擁有。10月8日,中國證監會批準高盛國際資產管理公司QFII資格,至此擁有QFII牌照的境外機構已達27家。 在近兩年的“中國生存”后,QFII們開始更加游刃有余地運用國內游戲規則,它們懂得在遵循政策、監管層劃定的范圍內,如果實現自己的商業利益。 今年8月,深圳市證券業協會組織了深圳地區基金從業人員后續職業培訓。在培訓后的考核中,對于“與QFII市場理念比較,我國基金經理投資理念有什么不同?你覺得有什么經驗可以吸取?”這一問題,來自12家基金管理公司除高管外的所有崗位的402位學員,均稱思想在受到QFII沖擊的同時也得到了啟迪。 心服口服 接受調查的基金公司人士普遍承認,QFII的引進很成功,他們不僅帶來了資金,更帶來了成熟的投資理念和先進的方法論,不乏來自南方基金這樣的國內大基金公司的溢美之詞。 “中國引入QFII時間不長,但其先進的投資理念已為中國帶來一縷清新的空氣,成為內地基金管理可資借鑒的榜樣。” “就現狀來看,QFII是惟一清醒的中國市場投資力量。” 在推出股權分置改革試點后,眾多國內基金經理一度在“堅持價值投資”上方寸大亂,而QFII給國內基金上了生動的一課。在股改試點初期,境內投資者一度拋棄試點股,甚至拋棄了手中的優質股票,而QFII積極吸納。 “他們不被市場氣氛所左右,認為中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宏觀調控只是為了燙平經濟周期,經濟不會出現大幅波動,況且股市已對宏觀調控做出了反應,許多優質上市公司也給出了較優的對價方案,若市場整體估值水平進一步下降,他們認為是進入A股市場的良機,所以沒被市場的恐慌氛圍所左右,大膽進場。”景順長城基金人士如是描述。 諾安基金人士因而感嘆,“對中國股市來說,QFII是一股反常的力量。他們的投資著眼于長遠,反而給市場帶來穩定。他們對個體公司研究并不如國內基金深,但眼光長遠,所以在市場下跌、某些周期性行業股被拋棄時,他們反而敢買。” 如國內基金公司2004年三季度報告中顯示,燕京啤酒是基金減持的重要股票之一,但同期瑞銀華寶等QFII卻一直在買入。國內基金公司拋售的理由是其漲幅較大,但QFII買入的理由是從長遠來看,燕京啤酒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類似的案例在長江電力、寶鋼股份等股票同樣上演。 “QFII在個股上常選擇兩種類型,一是具穩定收益增長的藍籌股如長江電力、寶鋼、上港集箱等,二是產品具獨特性質,其所處行業競爭地位較突出的中小盤股,如龍溪股份、瑞貝卡等相對冷門的股票。”南方基金人士總結。 在“瑞貝卡”公布的2005年半年報中,其前十大流通股東中有6家QFII。報告期內,該公司實現凈利潤3769萬元,同比增長37.28%,凈資產收益率為8.08%,每股收益0.293元。 巨田基金人士認為,QFII更關注所投資行業中地位獨特或有特質的公司,不像中國基金經理那樣太注重核心行業,所以像“瑞貝卡”、“南海發展”這樣的股票也被QFII持有。 坦陳差距 巨田基金人士認為,中國基金與QFII相比有擇股理念、投資模式的差異。國內的價值投資理念是近1-2年才確立的,從前各種投資思路與理念魚龍混雜,并存于市,且明顯以投機思路為主流,諸如炒重組、炒殼概念及協助上市公司造假等,實際上都是對價值投資的漠視。這種以投機為主的理念導致市場陷入“上市公司造假-市場追捧-泡沫產生-泡沫破裂”的惡性循環中,整個市場每況愈下。QFII則強調對優質公司長期持有,這對上市公司、證券市場及投資者都是良性循環。 具體而言,國投瑞銀人士指出,“中國基金經理更看重市場的投資機會,看重選時,而QFII看重選股;QFII對看好的股票長期投資,中國基金經理則追求短期投資利益最大化,總想低買高賣,每一個市場波段都要把握,股票換手率很大,效果卻不一定好。” 以“上港集箱”為例,瑞銀集團從QFII資格獲得認可到現在,一直持有該股,反而獲利超過經常波段操作的國內股票基金;QFII敢于在市場低迷時將看中的公司大膽買進,中國基金經理則“羊群效應”明顯,一家基金經理賣股票,大家都跟著一起賣。 問題的癥結被國內基金業人士歸結為“這可能跟國內的基金經理追求相對排名有關,客觀上往往形成追漲殺跌效果,加劇市場波動。中國基金經理應該看重公司基本面,而不是把精力放在市場波動上,多學習QFII的股票估值方法,避免短期行為。” 除了在長期投資上的欠缺,深圳的基金經理們還發覺到自身投資視野上的狹窄。 “與QFII比較,我們的基金經理投資理念落后,視野不如人家開闊,跟在人家之后甚至更為偏頗,典型的例子是國內基金經理對所謂周期行業的集體誤判,而QFII看中的A股,最多的一類就是周期行業公司,它們是具有特殊資源優勢的企業,如新鋼釩、錫業股份等。國內大多數基金經理不分青紅皂白,一概拋棄。看來中國基金經理還有一個學習過程,我們應從實際投資中找出差距。”寶盈基金人士在答卷中寫到。 接軌國際 對于國內基金經理跟QFII的差距,招商基金分析,“作為新興行業,中國基金經理從1998-2002年都是本土培養的,此時的基金經理并非完全意義上的基金管理者,只不過是證券公司的另一個操作賬戶而已。” “現在國內基金經理的投資理念也在變,初期他們習慣于聽消息,做波段,對上市公司研究不細,出現過頻踩地雷現象,現在則開始認同價值投資理念。隨著QFII越來越多地進入中國,中外合資基金公司也不斷成立,這種投資理念的滲透會加速。”景順長城基金人士以自己公司為例,“作為中美合資基金,我們的投資由外方主導,在組合管理、公司研究,風險控制等方面,外方給了我們很多指導,業績也證明,這些理念是正確的。” 在對QFII不吝贊美之辭的同時,國內基金業人士也保留了一份懷疑。有人認為,“QFII與中國基金業在投資理念上沒有顯著差異,都是遵循價值投資這一國際較為通行的投資理論,差異主要體現在對價值的理解和具體判斷上。” 一位南方基金人士強調,QFII不見得永遠是穩定中國市場的力量。資本是逐利的,QFII只為逐利而來,他們放膽投資中國,包含人民幣升值預期等各種復雜目的。而且,并非QFII的所有技術操作都值得中國基金業無條件地學習,譬如其對中國房地產等富有“國情”產業的判斷,畢竟中國股市有其特殊性,應具體事情具體分析。 “由于缺少對當地的了解,一些QFII有可能經歷一些投資失敗,但是深度研究和豐富的投資經驗有望降低他們的風險。”一家日資背景QFII的投資人士解釋。 深圳的基金人士認為,“目前中國基金的投資研究能力正不斷增強,并與QFII等國際資金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接近。相信隨著中國基金市場的發展,中國基金經理的投資理念和操作手法必將與QFII趨于一致。”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