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偏小成主要矛盾 證券業翹首待迎對沖基金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23日 09:42 《財經時報》 | |||||||||
證監會基金部官員稱,目前國內基金業的主要矛盾并非發展太快,而是基金規模偏小 本報記者 鄧妍
被業界許多人譽為“超常規”發展的基金業,在2005年會否被踩“剎車”?《財經時報》近日在采訪中國證監會基金部一位官員時,獲得否定答案。 該官員強調,目前基金業主要矛盾不是發展太快,而是基金規模偏小。無論與中國股市流通市值,還是與中國經濟發展的速度、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的比例相比,基金規模都較低。 他指出,短時間業界或許會討論基金可投資的品種不多等問題,但這些困難會在更多的大盤藍籌股上市后,得到解決。作為一個僅有6年歷史的行業,基金業的主基調不會大變,而是延續發展。他強調,證監會永遠不會放松加強監管。 主要矛盾是規模偏小 2004年,開放式基金首發募集規模達1860億元左右。而過去5年,基金首發規模約2000億元左右,由于幾年熊市,存量已無1860億元。 該官員指出,上述數據不能就此簡單定義為“超常規”發展。而過去一年中,基金在創新方面取得了不錯成績,繼推出兩種創新產品——ETF(交易所交易基金)和LOF(指在深交所發行和上市交易的開放式基金)后,基金業已將國際上主流的開放式基金產品俱收囊下。 由于2004年基金業的迅猛發展,業界一直存有基金公司成立過快、基金產品發行過快、導致行業內競爭過于激烈等論調,一些人甚至預言2005年將成為基金“淘汰年”。 “應從長期和短期不同的眼光來看待。”這位官員承認,競爭激烈的現象確在基金業局部地方存在,如銷售。目前不少基金公司都推出申購費率打折等促銷活動,尤其是在年初,基金發行情況較好時。但他也強調,現在基金業的主要矛盾還是基金規模偏小。 競爭壓力客觀存在 華安基金管理公司總經理韓方河向《財經時報》坦言,基金管理公司在2005年面臨壓力非常之大。 這些壓力主要來自基金公司投資主體的變化。作為中國基金業最早的從業者之一,韓依然記得1998年基金業剛開始時,全行業高度壟斷的情景。經過近6年的發展,目前基金業投資主體由券商壟斷的局面已不復存在。 在他看來,除基金業本身的發展因素外,商業銀行正在積極開拓基金業務,保險業亦有加速涉足基金業的計劃,此外還有很多合資公司的出現,都給現有的基金管理公司造成巨大壓力。 記者注意到,在2004年12月,華安基金有90%的股權發生了變化。其中,天同證券、申銀萬國(行情 論壇)證券、上海國際信托投資有限公司、東方證券分別將20%的股權轉讓給上海電氣(資訊 行情 論壇)(集團)總公司、上海廣電(集團)有限公司、上海沸點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上海工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方正證券將所持10%的股權轉讓給上海國際信托投資有限公司。這意味著華安基金原股東中的四家券商已全部撤出,取而代之的是上海市四家大型產業集團。 一位基金公司副總分析稱,由于證券、信托公司等金融機構在最近兩年經營不穩,進而使得基金公司股權變動格外頻繁,一些證券公司為度過生存危機,不惜將所持基金公司股權拋售。比如,南方證券為應付短期風險,出售南方基金股權,其退出可謂情非得已。此外,券商對于基金公司的盈利要求更為強烈。 他強調,基金公司作為以長期經營為目標、遵從長期投資理念的公司,特別需要股東結構相對穩定。由于實業企業本身資金比較強勁,目光會較券商長遠,經營上會要求基金公司更平穩,也會給予基金公司更長時間的發展空間。 夾縫中尋找獨有優勢 商業銀行、保險公司大面積涉足資產管理業務后,基金管理公司還能不能得到發展?這是現階段基金管理公司討論最頻繁的話題之一,韓方河的答案是肯定的。在他看來,基金管理公司自有特點。比如,老牌基金管理公司已經有6年發展,積累了相當投資經驗。他們經歷了整個股市的周期,既有熊市、亦有牛市,“這很重要”。 在和投資者、客戶的交流中,韓能明顯感覺到自身的相對優勢。他坦言,投資者的傾向非常明顯,他們會選擇銀行、保險公司,也會選擇基金公司,因為各有所長。 韓開出的“藥方”是基金管理公司要發揮優勢,比如推出更多更細的產品。他解釋說,現在很多投資者追求絕對收益,這不是中國的特有情況,美國亦如此。以往,評判基金業績主要將相對收益與比較基準相比,超過比較基準的相對收益,這只基金就能得到認可。 但從最近兩年開始,這種衡量基金業績的方式在美國已經變化。相當多的投資者開始追求絕對收益,這種變化對于中國的影響,是出現了低風險的保本基金產品;在美國,則是推出了另一種產品——對沖基金。 韓告訴記者,對沖基金和共同基金有完全不同的業績衡量標準,共同基金按比較基準衡量,對沖基金追求的則是絕對收益。目前,對沖基金已在美國市場大行其道,且逐步向歐洲、亞洲擴展。在韓方河看來,對沖基金的發展趨勢,讓國內基金管理公司深信自身的發展余地很大,他們亦會根據市場情況推出同類產品,以獲得新的升值。 【版權聲明】本文為《財經時報》授權刊登之作品,其他網站不得轉載本文全部或部分內容,除非經和訊網-《財經時報》授權許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