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鋼權證狂飆備兌權證欲出 多數基金借勢大甩賣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8月28日 10:13 21世紀經濟報道 | |||||||||
本報記者 汪濤 上海報道 大部分基金已出局 8月24日,在1.8元左右的價位,上海某基金經理將手中最后的寶鋼權證(資訊 行情 論壇)全部拋掉。
引發基金最后出手的是國泰君安發行備兌權證的消息。國泰君安已經向上證所申請發行寶鋼備兌權證,以通過放大市場供應量來抑制權證惡炒之風。 “如果不是發行備兌權證,我可能還會再等等,繼續看到2塊以上。”該基金經理表示。 相對別的基金來說,該基金經理的出貨時間比較晚,記者了解的普遍情況是,基金在1.2元到1.5元左右出貨。 截至8月26日,寶鋼權證還保持其強勢,累計漲幅已達163%,共成交3086萬手,換手率超過400%。 基金二季度報告中所披露的前十大重倉股統計顯示,截至6月30日,基金持有的G寶鋼(資訊 行情 論壇)總計占其流通股的44.52%,再加上各大機構分散持有的G寶鋼,預計寶鋼權證70%的份額在機構投資者手中。 基金作為厭惡風險的機構投資者,在權證超出其理論價值的價位上,選擇的策略是高位兌現。 寶鋼權證集盤小、價低、漲跌幅放大、T+0這四種因素于一身,其已經淪為一種投機工具。 正因為如此,介入的資金才可以不考慮該權證本身所具有的市場意義。因而其價格的變化在這種高度投機氛圍下,將在一段時間內保持獨立性。 據悉,寶鋼權證是由上交所的國際發展部牽頭展開的,其連續的瘋狂已經引來監管層的關注。上交所人士在接受采訪時曾表示,交易所會監控權證的異常交易,并會果斷采取臨時措施。 寶鋼權證發行商——國泰君安新產品開發部總經理章飆,在權證上市第二天給寶鋼權證下了投機的定義,并表示已不適合中小投資者參與。 但8月26日,章飆表示暫不方便接受記者采訪。同時,國泰君安的有關人士表示,國泰君安正在著手備兌權證的發行。其發行申請兩周前已遞交上海證券交易所,發行時間與首期發行規模將視權證市場狀況而定。 他指出,寶鋼備兌權證的發行規模取決于市場需求,理論上只要券商有資金和盈利空間,就可以不停地發,直到權證的發行價格逐漸回歸到券商發行權證的成本線時,一般情況下在券商只有4%-5%的收益率時才會削弱券商發行權證的動力。 寶鋼備兌權證的發行從單次發行的規模來看是一定的,但由于權證發行的審批程序簡易,所以供給增加會很快,理論上第一期和第二期權證發行之間的間隔可能縮短到1-2天的時間。 據悉,正在申請的寶鋼備兌權證行權價、行權比例、到期日與現有寶鋼權證完全一樣,價格則定于0.95元左右。 “現在發行備兌權證比較適合!焙8煌ㄊ找嬖鲩L基金經理張煒認為,“備兌權證可以持續發行,并使得權證價格逐漸趨于理性,與寶鋼的基本面相吻合。從某種意義上說,權證有價值發現的作用,讓市場認識到寶鋼的價值,寶鋼權證在一定價位還是合理的! 同時,張認為,不應該對寶鋼權證的風險過于悲觀。 寶鋼權證總共才3.877億份,按8月25日1.808元的收盤價計算,整體市值才7個億,只相當于一只中小盤股,炒作需要的資金量也不大。 滬深交易所的《權證管理暫行辦法》規定,按照有關條件進行篩選,滬深A股公司只有不到40家公司滿足發行權證的資格。其中絕大多數為中國石化(資訊 行情 論壇)、中國聯通(資訊 行情 論壇)等基金重倉持有的大盤股。 轉戰G股 在寶鋼權證中,基金應該說是獲利出場,并且得到市場的認可,同時回顧7月以來的股改行情中,基金卻是全面跑輸了大盤。 從7月12日到8月12日的24個交易日中,上證綜指上漲15.46%,同期開放式基金的凈值增長則僅為大盤同期上漲幅度的一半,95只開放式股票型基金平均凈值增長率只有7.96%。 天同基金研究部總監潘江認為,出現這種情況很正常。上漲的股票并不都是基金重倉股,比如上海板塊行情,根本就不是基金關注的重點。 潘江表示,從目前來看,股權分置改革能夠給投資者帶來盈利的預期并不持久,決定股票價格長期走勢的還是公司的基本面。 基金倉位較重也是原因之一,在二季度末基金的平均倉位在70%左右,可以動用的資金有限,因此基金不是本輪反彈的主力資金,潘江表示。 統計數據表明,雖然基金可能有主動性的持倉結構調整,但不是發動股改行情的主力資金。 潘江介紹,相對來說,指數基金的漲幅在股改行情中表現反而不錯,由于指數基金都是滿倉操作,不做積極的調整,因此取得和大盤一致的業績。 基金的投資策略比較被動,與股改行情擦肩而過,不過,最近基金開始逐漸進行調整。 市場分析人士表示,股改概念股是基金近期增倉的主力,如G金牛、G紫江、G敖東、G傳化、長江電力、寶鋼股份、中孚實業等個股,在上海本地股中,第一食品、三九發展、氯堿化工等個股,基金的增持較為明顯。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