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榮概念:不能回避的話題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28日 15:01 匯榮概念 |
在外匯交易中我們最不愿意對人民幣問題妄加評論,尤其在人民幣升值壓力空前高漲的時候,但是日圓的趨勢讓我們無法回避人民幣問題,11月25日上午,中國銀行報出的現鈔買入價為1美元兌換7.9997元人民幣。這是人民幣兌美元匯率11年來首次突破8元大關。事實上,11月23日、24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兌美元便連續兩日創出新高。而在遠期外匯市場上,6個月期限的人民幣兌美元報價為7.9550元,1年期限的報價為7.7900元,而同時我們也許沒有注意到美元兌日圓升勢進一步接近了10余年的壓力線。對于人民幣來說,匯改壓力是明顯的,自今年7月21日人民幣出其不意對美元一次性升值2.1%,人民幣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機制以來,匯改成為一個敏感而微妙的話題。每逢重大財經外交場合,如G7會議、斯諾訪華等等,它似乎總是繞不開的主題。到11月19日布什訪華之際,這一輪新的升值論浪潮再次達到了高峰。國外經濟學家認為“人民幣匯率存在至少20%的低估”,人民幣正在成為出口商品價格低廉的替罪羊,這也正與中美和中歐頻繁出現的貿易摩擦不謀而合,而我們更加關心中日!顯然,在明年底兌現WTO框架下的金融業開放承諾前,邁開匯率改革的步子,形成合理的貨幣定價機制,進而在合理的定價基礎上進行優化資源配置,早已是央行迫在眉睫的事情。 在有關人民幣升值與否的爭論中,中國貿易順差一直是美、歐等經濟體施壓的主要借口,但實際上中國的對外貿易有55%是由外資企業出口的,其中主要是韓資、日資等外企及臺資、港資企業。對于中國來說,盡管美國貿易逆差,但美聯儲不斷加息,使得更多外國資本流入美國,其在資本項目上是順差,這可以部分地彌補貿易逆差。而美元對日元、歐元等正處在升值趨勢中,由于人民幣與美元聯動,相應地人民幣對日元、歐元等也升值,這可以抵消人民幣對日元的升值壓力?傮w來看,中國不僅為美國買單,似乎為全世界買單,尤其為日本買了重要的一單!中日貿易,誰占得便宜?改革開放20多年來,日本在我國的發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這是不可爭辯的事實。中日貿易額是巨大的,日本早就成為中國最大的貿易伙伴。中國為日本第二大貿易對象國(美國是日本的第一大貿易國);日本是中國吸收外資、技術引進的主要來源國之一,也是向中國提供政府貸款最多的國家之一。 2001年中日貿易總額達到創紀錄的857億美元,占到了日本對外貿易總額的10%以上;其中日本對華出口304億美元,比上年增加30%;對華進口553億美元,增加29%,這些都是近20年來增長最快的。這個數據表明,中國是出超的,也就是說,這一年,對日本貿易順差是49億美元。從貿易內容來看,日本對華出口的一半是電器、機械、半導體等電子制品;從中國進口的產品中,纖維紡織品占到30%、機械類產品占26%、食品占11%。在日本的對外進口總量中,中國纖維服裝制品占其進口量的70%、蔬菜類占其進口量的50%,兩國經濟關系密切。今年日本財務省發表的貿易統計速報顯示,今年1-6月中日貿易額達95,358億日元,同比增長11.8%。其中日本出口39,322億日元,增長3.6%,進口56,035億日元,增長18.3%。貿易逆差16,713億日元,同比增加77.5%,中國成為日本最大的逆差來源國。1-6月日本貿易總額571,069億日元,其中中日貿易占16.7%,僅次于日美貿易(103,556億日元、占18.1%),居第二位。日本同香港地區的貿易額為19,016億日元,包括香港的中日貿易額為114,374億日元,超過日美貿易額,居第一位。從中日貿易的地位不難看出日圓/人民幣匯率的重要性,我們如果看到人民幣/美元升值不斷,美元兌日圓升值不斷,那么人民幣/日圓的升值將是恐怖的,同時也減緩了日美的貿易摩擦。而人民幣升值如果演化成面向亞洲貨幣的全面升值,則后果是難以預料的,我們捫心自問現在中國的經濟狀況能夠為全世界買單嗎?盯住美元的政策是我們長期以來執行的模式,而期望在一年以后的改革中誕生完備的自由匯率機制嗎?日圓的不斷貶值應該給我們敲響警鐘,我們是地大物博,增加內需是必然的選擇,但美國的復蘇、日本的復蘇、甚至世界的復蘇不應該以中國的代價來實現,其實中國的經濟地位也不應該如此。在年初許多人都預期,人民幣升值給日圓升值帶來壓力,但是我們現在看到了完全相反的結局,如果人民幣升值趨勢和日圓貶值趨勢相同,則我們將看到什么局面呢?人民幣幾乎面向所有的貨幣升值,那貿易的壓力來自全球,靠誰買單,龐大的中國自己?我們的企業怎么競爭?把公司都遷到海外去?我們的改革已經到達這么成熟的程度了嗎?顯然不是。技術上看美元兌日圓如果不能在120.70-122.00這一區域見到重要頂部,則后市不堪設想,真的向數年后的160而去了嗎?連日本的財務省和央行都為經濟和匯率問題進行爭論,有時矛盾還很尖銳!我們諾大中國的頂級經濟學家這么多,為什么不出來爭論一下呢?難道意見都這么統一?難道真讓萬千農民的中國給美國人、日本人買單嗎??我靠! 分析師:宋德才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