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史蒂芬-羅奇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接受新浪財經獨家專訪時對未來做出了很多前瞻性預測,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最終會有那么一天,美國可能會意識到,最符合美國利益的還是主動參與這樣多國共同努力的事情,而不是孤立在外。”
如果中國能轉向消費推動的增長模式,那么這將會創造人類現代史上最為龐大的中產階級和規模最大的消費市場。
如果中國改變了讓人民幣升值的政策,我覺得這會影響到改革,甚至會刺激其他國家的貿易保護主義情緒。
從生產率的角度看,美國經濟是在變弱。如果美國不能有效提高其生產率,那么這對美國的長期潛在增長率會非常不利。
馬歇爾計劃是美國對歐洲的一系列金融和人員支持計劃,當時的歐洲到處是戰爭廢墟。今天的亞洲并沒有經過世界大戰的嚴重破壞。
史蒂芬-羅奇,美國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曾為摩根士丹利亞洲區主席,被稱為“華爾街經濟學家”。他的大量時間花在對中國相關問題的研究上,其與眾不同之處在于,他是極少數既能夠讓華盛頓的議員傾聽其看法,又能夠同中國的政府高官們把酒言歡的人。
中國還正處于關鍵的轉型期。新常態應該有一個依靠服務和國內創新的增長模式。中國或許還要十年甚至十五年才能到達新常態。
改革會觸及到中國國內某些團體的利益,因此可能會產生某些壓力來阻撓或拖延改革。這才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最大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