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多年來鐵礦石談判成為國人關注的焦點,從1981年以來一年一度的鐵礦石談判都會如期舉行,直到2010年4月沿用了40年的年度長協價格被顛覆,取而代之的是以現貨市場為基準的季度定價機制。2011年鐵礦石談判則徹底被叫停,中國不得不卷入一場持久的鐵礦石話語權之爭。 [微博熱議] [評論] [相關報道] >>查看更多財經視點
三大礦商往往都是聯合行動,他們的基本模式都是指數定價,定價模式不透明,所以在世界各大鋼企中并沒有得到認可。
羅冰生表示受鐵礦石供求關系的影響,中國鋼企在談判時沒有任何發言權,只能被迫接受三大礦山給出的價格,所以只能暫停,而以后鐵礦石談判并非完全沒有,只不過是不會統一去談。
中鋼協副秘書長吳新春表示,目前,鐵礦石價格被操控的跡象明顯,去年9月以后,我國進口鐵礦石數量不斷攀升,然而生鐵產量卻處于低位,與鐵礦石進口量不匹配,超量進口明顯。與此同時,國際上不斷炒高中國的粗鋼產量,鐵礦石價格也從去年年底開始被推漲,目前鐵礦石現貨價格正攀升至200美元/噸的歷史新高,指數價格也達到約180美元/噸。
中鋼協原常務副會長羅冰生昨日又在今年的第一次行業信息發布會上表示,現在鐵礦石的定價完全由三大礦山說了算,國內鋼鐵行業已被迫全面推行鐵礦石指數定價。他指出,三大礦山使用的現貨指數定價透明度不強,對中國鋼企較為不利。此前,中鋼協副秘書長吳新春也表示,指數定價在核算方法上存在缺失,并不能真正反映市場真實的交易狀況。
由于原來價格的大幅上漲,僅進口鐵礦石這一項,2010年中國進口鐵礦石6.18億噸,平均每噸鐵礦石上漲48.51美元,全年多付了外匯300.1億美元,按照匯率1:6.6計算,折合人民幣1980億元,要全部進入鋼鐵生產的成本,是2010年中國大中型鋼鐵企業全年實現利潤897億元的2.21 倍。
中國鋼鐵行業盈利水平不斷下降,2010年大中型鋼鐵企業實現利潤897億元,銷售利潤率2.91%,遠低于全國工業企業6.2%的平均水平,成為全國工業行業中利潤率最低行業。大多屬企業處于微利或虧損狀態,行業盈利水平總體不容樂觀。分析稱進口鐵礦石成本大幅上漲是利潤率最低的主要因素。
2010年中鋼協77戶大中型鋼鐵企業平均利潤率只有2.84%,基本呈逐年下降趨勢,77戶總利潤利897億元不及世界三大礦業公司任何一家的利潤。邵安林認為,造成鋼鐵企業盈利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鐵礦石等原材料價格大幅度上漲,特別是進口鐵礦石費用大幅增加所致。
由于國內價格倒掛,鋼鐵需求削弱以及基數較高等原因,短期之內,日照港的發展也存在著變數。按工信部對今年我國粗鋼產量6.6億噸的產量估算,今年中國鐵礦石的供給將會出現7000萬噸以上的供給過剩。
鐵礦石現貨指數有三:環球鋼訊TSI指數、金屬導報MBIO指數與普氏能源資訊普氏指數。報價各不相同。
金融能力決定鐵礦石定價權,金融界只研究金融的問題,產業界只研究產業界的問題,裹足不前,那么中國鋼鐵工業的原材料市場我們就永遠沒有話語權。中國鋼鐵產業如何提高核心競爭力,尤其是在目前國際原材料市場上的價格話語權,以及鐵礦石市場金融化這兩個方面,亟須深入研究。
發改委、工信部和商務部等相關部門正在聯合研究應對鐵礦石的相關政策措施。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昨日獲悉,工信部對鐵礦石進口的監管政策目前已修訂完畢,并移交給工信部原材料司鋼鐵處負責監督執行。而此前國家發改委向三大鐵礦石的巨頭之一力拓發出警告。
中鋼協特邀分析師羅冰生3月17日表示,考慮全面推行進口鐵礦石代理制,合理控制港口進口庫存。經過中鋼協與五礦商會協商,國內主要鋼企一致同意全面實行進口鐵礦石代理制,有效杜絕目前國內市場進口鐵礦石雙重價格問題,防止人為炒作,從而進一步規范進口鐵礦石市場。
國內各大鋼企也有所行動,使得一些鋼企開始積極地投身海外開礦建鋼廠,國內鋼廠此前也有過海外建鋼廠的計劃,因沒有經驗始終沒有成功。徐樂江表示,包括寶鋼在內,中國鋼鐵企業真正的國際化程度到目前為止還是零,沒有一家鋼鐵企業曾成功在海外生產鋼鐵。
中鋼協稱,中方在今年的談判中將堅持中國價格模式,雖然會很難,但這是中方應得的權利,不爭取就不可能得到。
今年的工作重點就是中國必須達成一個統一的鐵礦石進口價格,為保證談判成功,將整頓進口鐵礦石的市場秩序,對鐵礦石進口實行代理制。
三大礦不參與現貨市場也可以影響價格。但礦石的需求市場卻非常分散。大鋼企可能可以通過一些周期性的購買來部分的影響市場心態,但它們沒有礦山那么大的力量。
將逐步推行鐵礦石按市場需求每月調整定價的新機制,2010年4月份起開始實行的按季度調整定價的機制將被廢止。后該公司將盡可能多簽署短期供貨協議壓縮長期供貨協議。
中國基本上已經喪失了鐵礦石談判的資本和籌碼,短期內只能任人宰割。目前必和必拓正在大力推行月度定價制度,鋼廠生產成本將更加難以控制。
淡水河谷向記者表示:“淡水河谷已不再自己宣布定價。我們已經與全部的客戶達成協議,建立了鐵礦石季度價格機制,并以中國現貨市場價格指數為基準。”
既然定價權上“打不過”三大鐵礦石巨頭,要生產又“逃不脫”上游礦企的鉗制,鋼企所能做的,是迅速調整角色,接受并摸透新的游戲規則。
作為最大的需求方,為什么沒有定價權呢?在筆者看來,盡管三大礦山確實具有壟斷地位,但更多應該歸咎于我們自己。首先,行業格局造成力量分化。其次,各家鋼廠鐵礦石成本存在較大差距。
在分析人士看來,要想改變談判不利的局面,可不是那么簡單,供求關系擺在那,談判解決不了問題。
在鐵礦石價格談判中,三大礦山集團握有絕對優勢,礦石價格指數化和金融化的趨勢幾乎不可避免。中國鋼鐵企業與其消極反對,不如積極應對。在中國鋼鐵企業尚感陌生的金融衍生品領域如何取勝,將決定著鋼鐵企業的未來發展之路。
中鋼協去年曾就鐵礦石對鋼鐵行業安全所產生的影響,向國務院領導反映情況,得到了高度重視。鐵礦石保障被提升到國家資源戰略高度進行研究。或許,這是中國解決鐵礦石難題的一個契機。
可以說國內鋼鐵行業的整合和改革基本淪為“半吊子”工程。在全球鐵礦石資源日益集中的情況下,國內鋼鐵行業始終沒擺脫過于分散的被動局面,最后淪落到替國際礦商“打工”的結局也就并不令人意外了。
關于鐵礦石談判目前做的所有事情都可以稱為政府公共關系活動,于解決問題沒有什么幫助,最后是要看5年后我們手中的礦山有多少才有話語權的。
就是說鐵礦石漲勢還將延續,中國經濟增長將付出更加高昂的代價!
鐵礦石連年敗北,價格在2009年之前暴漲六年,累計漲幅高達400%,中國鋼企始終被他人尤其是被鐵礦石供應商牽著鼻子走的結果就是屢創新高的全行業的虧損。
三巨頭壟斷了全球75%以上的鐵礦石貿易。由于缺少有效競爭加上需求急劇增長,國際鐵礦石價格在過去兩年里幾乎翻了一倍。
全球鐵礦石價格連年暴漲,中國鋼鐵業的產能擴張已走到盡頭。事實上,自2007年后,中國鋼鐵業開始出現邊際利潤遞減的趨勢,至此,中國鋼鐵業已正式步入了微利(虧損)時代。
造成鋼鐵企業盈利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鐵礦石等原材料價格大幅度上漲,特別是進口鐵礦石費用大幅增加,不斷地擠占我國鋼鐵企業的利潤空間。
羅卡表示,由于鐵礦石轉而實行現貨市場定價機制,鋼鐵價格將會一直在高位上運行,行業的波動性也將明顯加大,而制定投資計劃將變得更加困難。
鋼去年利潤占70家大中鋼企總和26%,鐵礦石談判之所以屢戰屢敗,這就是原因。
年份 | 達成協議時間 | 談判雙方 | 鐵礦石漲幅 |
||
購買方 | 供應方 | 粉礦 |
塊礦 |
||
2009年 |
2009年8月 |
中鋼協 |
FMG |
-35.02% |
-50.42% |
2009年 |
2009年5月 |
日新鐵 |
力拓 |
-33% |
-44% |
2008年 |
2008年01月 |
寶鋼 |
力拓 |
79.88% |
96.5% |
2007年03月 |
日本日新鐵 韓國浦項 |
巴西淡水河谷 |
65% |
71% |
|
2007年 |
2006年12月 |
寶鋼 |
淡水河谷 |
9.5% |
9.5% |
2006年 |
2006年6月 |
寶鋼 |
必和必拓 |
19% |
19% |
2005年 |
2005年2月 |
日本日新鐵 |
力拓 |
71.5% |
7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