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報訊 (記者 肖瑋)繼宣布今年鐵礦石談判工作已經暫停后,中鋼協原常務副會長羅冰生昨日又在今年的第一次行業信息發布會上表示,現在鐵礦石的定價完全由三大礦山說了算,國內鋼鐵行業已被迫全面推行鐵礦石指數定價。這一表態意味著持續多年的鐵礦石談判機制正式宣告結束。
這也是剛剛卸任中鋼協副會長一職的羅冰生第一次以中鋼協特約分析師身份露面。經歷了鐵礦石從年度定價到指數化的羅冰生,對于現在的定價模式顯得非常憂慮。他指出,三大礦山使用的現貨指數定價透明度不強,對中國鋼企較為不利。此前,中鋼協副秘書長吳新春也表示,指數定價在核算方法上存在缺失,并不能真正反映市場真實的交易狀況。
同時,羅冰生還指出,2月17日,三大礦山之一的必和必拓向中國鋼廠發出2月度鐵礦石報價,為168美元/噸,比上月提價8%,再加上海運費,鐵礦石到岸價約達175美元/噸,創下新高。而且三大礦山一向聯合行動,所以必和必拓此舉可以看做是三大礦山開始向中國強推月度定價。“現在,三大礦山倚仗自己的壟斷地位,根本不與鋼企進行價格談判,而是自己單方面制定了價格通知鋼企執行,這讓鋼企非常被動。”
由于礦價不斷攀升,使得我國鋼鐵企業背負巨大的成本壓力。數據顯示,2010年大中型鋼鐵企業全年平均銷售利潤率只有2.91%,低于全國工業行業平均利潤水平。
對于中國鋼企如何扭轉在鐵礦石進口中的被動挨打地位,羅冰生稱,今年隨著國產礦的加大開采,我國對進口礦的依存度將繼續降低,在這種情況下有利于使下半年供需態勢相對緩和。隨著供需關系的發生變化,那時候才有可能做好鐵礦石價格談判工作,才有可能取得自己的定價權和發言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