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臨中秋又懷古 今年月餅格外貴(圖)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9月24日 09:34 南方日報 | |
作者:燕郊 趙曉蘇 過幾天就是傳統(tǒng)的中秋節(jié)了。南宋張掄詞曰:“光輝皎潔。古今但賞中秋月,尋思豈是月華別?都為人間天上氣清澈。”800多年過去了,中秋時的天“氣”依然清澈如故,但在人間,因為月餅——主要是包裝的日益高檔化備受抨擊并給人以種種猜想,這股“氣”已多少顯得渾濁。 “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馮夢龍語)不合時令的話此時還是不要多言。畢竟當(dāng)“圓月”被賦予“團(tuán)圓”的社會內(nèi)涵之后,其中的情感色彩還沒有濁氣在內(nèi)。有專家考證,中秋節(jié)雖然起源于先秦,添加賞月的習(xí)俗是到漢晉才形成雛形的;至于月餅,則是唐玄宗夢里飛到“廣寒清虛之府”,受到嫦娥的酥飴仙餅款待之后才仿制而成的產(chǎn)物。那一夢令明皇如癡如醉,根據(jù)對夢的記憶,還編成了著名的《霓裳羽衣曲》。李商隱說“嫦娥應(yīng)悔偷靈藥”,幸而是在玄宗之后,否則,就是跟皇帝抬杠了。 “聽月樓頭接太清,依樓聽月最分明。摩天咿啞冰輪轉(zhuǎn),搗藥叮咚玉杵鳴。樂奏廣寒聲細(xì)細(xì),斧柯丹桂響叮叮。偶然一陣香風(fēng)起,吹落嫦娥笑語聲。”當(dāng)中秋賞月的習(xí)俗勃興之后,古人留下的相關(guān)詩詞汗牛充棟。在一些地方,賞月也叫做玩月,唐代大詩人劉禹錫被貶到朗州(今常德)任司馬的那一年,寫有《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塵中見月心亦閑,況是清秋仙府間。凝光悠悠寒露墜,此時立在最高山。碧虛無云風(fēng)不起,山上長松山下水。群動悠然一顧中,天高地平千萬里。少君引我升玉壇,禮空遙請真仙官。云拼欲下星斗動,天樂一聲肌骨寒。金霞昕昕漸東上,輪欹影促猶頻望。絕景良時難再并,他年此日應(yīng)惆悵。”宦途上失意的劉禹錫,對著皎皎圓月仍然引起無限遐想,并把落魄之時稱之為“良時”,恐怕月光確有陶冶的功能,而不能認(rèn)為只是他一時的自我寬慰吧。 對月光,向來是“照之有余輝,攬之不盈手”(陸機語),所以在《望月懷遠(yuǎn)》里,張九齡詠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后,感嘆“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但《鐵圍山叢談》里的一則故事說,有位韓生夜不睡,抱個籃子,在院子里“以勺酌取月光,作傾瀉入籃狀”。人家問他在干什么,他說:“今夕月色難得,我懼他夕風(fēng)雨,倘夜黑,留此待緩急爾。”時人皆笑其妄。其實,國人向來缺少奇想,20多年前電影里還有個把科幻片,今天則干脆缺了這個品種。所以如此,在于如韓生之舉從來都是嘲笑的對象吧。 中秋月兒圓。每到中秋,最讓人期盼的該是圓月早一點露面,別讓天氣什么的給敗壞了興致。陸龜蒙有《中秋待月》詩:“轉(zhuǎn)缺霜輪上轉(zhuǎn)遲,好風(fēng)偏似送佳期。簾斜樹隔情無限,燭暗香殘坐不辭。”等一等,也無妨。蘇東坡的名篇“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從字面上看,大約也屬于等得心急的一類。他在該詞的小序里說:“丙辰中秋,歡飲達(dá)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弟弟蘇轍)。”度其語意,好像又是并非實指而是寓意了。 但即使在今天,不可抗拒的天公往往也有作梗的可能。不過,無月可賞的中秋也未必讓人遺憾。沈德符《萬歷野獲編》載,永樂時開中秋宴會,“月為云掩”,成祖命學(xué)士解縉賦詩。解縉是大才子,《永樂大典》的主編,“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就出自他那里。另外人們耳熟能詳?shù)膭t是那副對聯(lián):“門對千竿竹,家藏萬卷書。”據(jù)說,對門那家因此把竹子砍了,然這邊的聯(lián)立刻續(xù)成:“門對千竿竹短,家藏萬卷書長。”對門索性把竹子連根挖出,聯(lián)再續(xù)為:“門對千竿竹短無,家藏萬卷書長有。”解縉是很有些急才的,沒月亮這點小事難不住他,當(dāng)即口占一首《落梅風(fēng)》:“嫦娥面,今夜圓,下云簾,拼今宵倚欄不去眠,看誰過廣寒宮殿。”成祖大喜,再命解縉“以此意賦長歌”,把它展開。沈德符認(rèn)為,同樣是沒月亮的作品,金海陵煬王的《鵲橋仙》似更“雄快可喜”,詞云:“停杯不舉,停歌不發(fā),等候銀蟾出海。是誰遮定水晶宮?作許大、通天障礙。虬髭撚斷,星眸睜裂,猶恨劍鋒不快。一揮揮斷彩云根,要看嫦娥體態(tài)。”在此前弘治時,薛格也有閣試中秋不見月詩,考第一,傳誦一時。其中一聯(lián)云:“關(guān)山有恨空聞笛,烏鵲無聲倦倚樓。”沈德符認(rèn)為這些都相當(dāng)不錯,納悶成祖為什么對解縉的如此賞識。 近人樊增禮也有一首《中秋無月詩》:“亙古清光徹九州,只今煙霧鎖瓊樓,莫愁遮斷山河影,照出山河影更愁。”樊增禮的事跡不詳,但是顯然,1846年出生、1931年辭世的他,是在感懷“國破”,只不知在感懷哪一段。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fēng)采,盡在新浪財經(jīng)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jīng)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