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能源探營之電力篇:短缺之傷與流通之迷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6月27日 11:34 中國經營報 | ||||||||||
崔毅 繼6月16日發改委發布通知,平均上調南方、華北、華中、華東四大區域電網的銷售電價2.2分/千瓦時后,各省紛紛出臺電價調整方案。電,再一次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電力短缺與電價上漲已不再是懸念。在本期專題中,我們試圖從一個尚未被人們所特別關注的角度——電力流通,再一次觸及中國的電力短缺之傷。
盡管持續近一年的“電荒”已從最初的結構性短缺演變為日益嚴重的總量性短缺,即我們通常所說的“硬缺電”,但與結構性短缺息息相關的電力流通環節中的種種矛盾與問題,卻在不折不扣地惡化著本已嚴峻的“硬缺電”。 中國電力體制正處于史無前例的改革的動態過程中,電力流通渠道與流通價格,自然成為本期專題關注的焦點。 與普通商品一樣,流通環節,是電力在生產與消費之間的必經之路。而不易儲存、逐級消減、轉瞬即逝的電,卻在流通渠道與價格上,與普通商品有著本質不同。 首先,電網作為電力流通的唯一渠道,在中國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中國有著世界上最復雜、最龐大的電網,僅國家電網公司下屬就有五大區域電網公司,而各區域電網公司旗下,各省電力公司也在電力體制改革后,向著省網公司的身份加緊轉變。 就在此時,全國性的“電荒”逐漸蔓延。而“廠網分開”后,原則上已對發電企業沒有了控制權的電網企業,似乎只能以省際或區域間調電,來應對“電荒”,業內戲稱為“臨時抱佛腳”。 國家電網公司有關人士不愿透露當前公司內部省際或區域間的電力調配數量。但從零星的報道中,我們大體可以看到:經濟發達的華北、華東、華南各省,是絕對的電力調入省份,其電力分別來源于電力相對富余的東北、河南、貴州等地區。而6月初,由東北通向華北、由華中通向華南的兩條區域電力傳輸線路的竣工,也預示著更大規模的電力調配即將開始。 然而,正如國家電網公司人士所言,無論是省間,還是區域間的電力調配,其作用充其量只是“調劑余缺”,不可能根本緩解當前“電荒”。況且,正在進行的電力調配中的許多經濟關系還未根本理順。 比如:隨著“電荒”的加劇,原先許多電力輸出省在相繼出現電力短缺的情況下,被迫停止電力輸出的做法,進一步激化了電力交換雙方的矛盾。再如:大規模的電力調配,只有在規范的、雙方都能接受的交易規則下,才能長久進行。而現實是,除長江三峽的電力輸出,在國家政策下核定了“輸電費”之外,其余的電力傳輸均無“價”可依,只是納入電網公司的內部核算而已。 如果說,電網的割裂與 "輸電費”空白的事實,阻礙了電力流通,從而加劇“硬缺電”的話,那么,區域電力市場建立的嘗試,則是管理層在當前形勢下的一次“冒險”之舉。 繼今年1月和5月,東北與華東區域電力市場先后建立以來,對這一市場建立時機的爭論,一直沒有停止。事實上,電監會選擇在電力相對富余(東北)與絕對短缺(華東)的兩個地區先后建立區域電力市場,正是 "相信市場能夠有效調節供需”的信心的體現。 但是,從電力流通的角度講,在一個電力絕對短缺的地區,用最多15%的發電量進行“競價上網”的嘗試,其可行性到底如何?更現實的是,這種無形中增加電力流通成本的做法,究竟能為緩解當前的電力短缺,提供哪些有益的經驗? 其實,影響電力流通的根本問題,在于以電價為核心的利益主體間的“剪不斷,理還亂”的矛盾,而這也正是本期專題的重點所在。 一個有意思的事實是,當前,無論是電廠、電網、還是電力消費者(企業和居民),對于此次發改委的電價調整方案,都不買賬。電廠認為,此次銷售電價上漲主要是為疏導電網企業上網電價與銷售電價的矛盾,電廠受利有限。而電網企業則“老生常談”,認為前些年進行的“兩網改造”造成電網企業的大面積虧損,難以在此次調價中得到補償。消費者更是怨聲載道,認為“自己不應為國家宏觀調控失誤買單”。 事實上,面對上下游(電煤與電力下游產品)眾多產品都已先期市場化的現實,電力的市場化呼聲由來已久,并在2002年末電力體制改革開始后,取得實質性進展。然而,隨著電力價格矛盾的出現,電力市場化的步伐也走到了關鍵的“拐點”,再進一步,則海闊天空。 需要注意的是,電力價格與其他商品價格不同,其基礎性的地位決定了其“牽一發而動全身”。而其本身包含上網、輸配、銷售三部分的結構,也預示了電價的復雜性。對于復雜而又事關全局的電價,其市場化進程慢一些,抑或出現停滯,甚至暫時倒退,在現實的中國,都合情合理。 總之,電網、電力市場及電價的復雜,使得任何一個政府部門都很難統領電力的全局,而眾多與電力相關的利益主體(包括既得利益者,也包括利益受損者)間“拉鋸式”的博弈,也無形中激化了電力短缺的矛盾,并正在延宕緩解“電荒”的時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