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慘淡的就業形勢,為今年的大學畢業季蒙上一層陰云。本期“企業家分享”與三位老總回顧了他們的畢業選擇。雖然環境不同,路徑不一,心境各異,但傳達出的開放、務實、獨立異曲同工,構成了一堂生動的畢業選擇課。
意外的精彩:聯想集團[微博]副總裁兼中國區總經理陳紹鵬
我的職業生涯,并未按照大學畢業時的選擇延伸,但生活為我鋪開的另一條路充滿了意外的精彩。
我就讀的是北京輕工大學(現北京工商大學),這并非我首選。高考報志愿時,我一心想上長沙的國防科技大學,希望將來從事與國防相關的科研工作。但由于志愿填報的“技術性失誤”,我的第一志愿最終落空。
1992年大學畢業時,我以全系第一的成績進入了輕工部下屬的一個計算中心。農村孩子憑借努力在北京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我心里很高興。7月3日離校,第二天我就早早去上班了。但生活又轉了個彎兒。工作不久,我發現這與理想的職業生涯相去甚遠。而此前我經常去看聯想的展覽,就向聯想投簡歷,開啟了新的職業生涯。
糾結的選擇: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執行總裁陳向東
小時候家里窮,我初中畢業上了師范,17歲參加工作。1998年,考上人民大學國際經濟系研究生。這個系是留學先鋒系,我也蠢蠢欲動。課余時間,就做兼職為留學做積累。當時在新東方教GRE邏輯,做得很開心,賺錢也多。2001年畢業時,新東方向我發來邀請,那時它還不像現在這樣有氣候。我很糾結,也像很多人那樣跑過人才市場,看過公務員考試,申請過留學,最后都放棄了。
下定決心去新東方,是切身體會到英語培訓的巨大市場。當年大學生排長隊報班,幾百人如饑似渴地聽你講課,我經常被自己感動……移動互聯時代,信息獲取、資源配置更加有效,未來真正有生命力的就業會在市場競爭中形成。如今的大學生應該不會像我曾經那樣糾結。
偏愛小公司:易寶支付CEO唐彬
1991年,我從南京大學物理專業畢業。我讀的是少年班,畢業時才18歲,就和很多同學一樣繼續讀研。上大學時,很崇拜楊振寧,夢想著留學深造。那時留學政策還沒放開,我就選擇了本校的碩博連讀。讀研第二年,我申請到了去斯坦福大學讀博的機會。那里重理論也重實踐,讓人思路很開闊。
1996年從斯坦福大學博士畢業后,我放棄了去英特爾[微博]、IBM[微博]等大企業的機會,選擇了硅谷一家未上市的小公司。我覺得在這里成長更快,并且公司上市后會有不錯的回報。很多美國大學生和我的選擇類似。在硅谷我結識了很多創業者、投資人,勾起了創業激情,2003年回國創業。
中國很多大學生往往只盯著公務員、大企業,其實思維可以更開放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