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洛華:中國貨幣發行機制究竟是什么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2日 02:41 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
◎周洛華 上海大學金融學副教授 拋開了盯住美元的政策之后,不解決貨幣發行機制這個最緊要的問題,貨幣政策幾乎是無效的。拿到一美元,就可以發行相應的人民幣,這個制度本身不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中國的貨幣政策,不能是唯美元主義,而是要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原理和中國改革的具體實踐相結合。有了我們自己的貨幣發行機制,人民幣匯率改革就水到渠成、順理成章了,對經濟長期健康發展是絕對的保證。 讓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總體思路,我相信是落實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科學發展觀的必然選擇。針對經濟發展過程中的波動,有學者提出可以通過提前實施相應的貨幣政策來熨平經濟周期,防患于未然。這樣的想法如果真能落實,那當然再好不過,可惜,貨幣政策并非總如那么如教科書中的圖形那樣有效。當學者們所建議的貨幣政策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時,他們總是提出貨幣政策的實施還需要加大力度,再觀察一段時間;等到實在沒有辦法交代了,學者們又會說這是由于市場非理性因素造成的。 暫且把我與經濟學家們的分歧擱置起來。我想起祖父周谷城曾經對我說過,如果你的老師上課講的內容讓你聽不懂,那只能說明他自己對講課的內容沒有理解透徹。我覺得祖父說得對,我聽那些得過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老教授們上課時,覺得金融學無比清晰,甚至是無比快樂的。他們講著新奇好玩的故事,漸漸引導著學生進入新的思維方式,眼前豁然開朗,仿佛進入了自由王國。據此,我揣測國內有些經濟學家可能自己并不真的明白他們說了些什么,他們只是憑著書本造就的感覺在預測未來。但貨幣政策既不是占星術,也不是某些學者的讀后感,應該是圍繞著本國經濟運行的實踐操作。 若把當今世界上主要國家的貨幣政策分分類,歐盟、美國和日本的貨幣政策基礎完全不同,加息政策的效果自然也大不同。歐盟以共同條約的形式規定了貨幣投放的方法和標準,比較著名的就是“三駕馬車”理論。如果經濟增長率、就業率和通貨膨脹率這三個指標在預先設定的范圍之內,就向市場提供流動性,如果高于預先設定的范圍,就實行緊縮政策,減少貨幣投放量;如果低于預先設定的范圍,就實行擴張政策,增加貨幣投放量。 美國的情況比較特殊,我倒是認為美聯儲其實并不是貨幣發行機構,美國的貨幣發行權在資本市場。如果有公司股價大幅上升,美國就相應地投放了虛擬的美元以表現這部分增加的價值。因此,美國資本市場越發達,其貨幣發行規模也越大。他們的理念似乎也有一定道理。比如:埃克森美孚公司新發現了個油田,儲量驚人地達到了1000億桶,公司股價立馬上升,市值相應增加了500億美元,相當于投資人的財富增加了500億美元,如果有人要兌現利潤,只要市場上的投資人普遍認同美孚公司的新估值,就會有人愿意向該投資人提供充足的流動性使其兌現。在這個過程中,美聯儲并沒有投放貨幣,美國財政部也沒有印更多的美元。所以,如果美國資本市場對某項資產的定價出了錯,那么,經濟就會遭重挫。2001年,納斯達克對科技股定價錯誤就導致了經濟衰退和通貨膨脹,如今的次級債也是相同的問題,市場對于借款人的還款能力和房地產價值的錯誤估值,導致市場原先發行的貨幣都錯誤地表現了不存在的價值。 再有就是以日本為代表的用匯率來發行貨幣的機制。日本基本上實施的是在一段時間一定范圍內盯住美元的貨幣政策,每收到一個美元,就發行一百日元。這個政策的效果短期很穩定,而長期則導致國內積累巨大的外匯儲備。中國和日本的貨幣發行機制有些類似。我國曾經實施了將近10年的匯率穩定政策,無論美元如何漲跌,中國人民銀行每買入一美元,就發行8.2765元人民幣。 各國在發展過程中,選擇符合自身歷史情況、現實需要的貨幣政策,其實都是正確的。我的觀點是:先要有個貨幣發行機制,然后才有貨幣政策,這才有機會談匯率水平。當然,對于日本和中國香港這樣的貨幣機制,其貨幣發行機制就是匯率機制,兩者是統一的。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