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力:反思胡適一代的現代化追尋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2月27日 12:31 經濟觀察報 | |||||||||
何力/文 胡適不容易。自去年尾讀了唐德剛先生的《胡適口述自傳》和《胡適雜憶》,一直想有個機會學習一下胡適這一代知識分子思考中國現代化的心路歷程。新年之后身遇車禍,有機會看了何炳棣的《讀史閱世六十年》、余英時的《重尋胡適歷程》和《梁漱溟晚年口述》。作為普通讀者,除了頗為感慨之外,實在無力梳理出個一二三。于是慫恿我們觀察家版的
一 這100多年來,中國人追求現代化的努力,雖有仄小和高亢之別,但腳步始終未歇。特別是改革開放這20多年,中國實現現代化的速度大大加快了。就連“超英趕美”也并非遙不可及(有說去年已超英,還有說按購買力平價中國人均GDP已達5000美元)。不過幾乎所有人都認識到,眼下又到了一個十字路口,為什么呢?因為現在是人均不到2000美元的“危險期”,容易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往A走會更好,而往B走就有可能出問題。學者們對此也有很多討論,看了《胡適口述自傳》我才發現,為了這場“中國現代化運動”,長輩們的思索與實踐,很是辛苦。他們的分歧有的時候大得令人吃驚,有的時候你又發現爭論的背后露出孩子般地負氣。舉個例子,有人主張“中學為體”,有人說要“西學為體”,各不相讓100年。我說點外行話:既不要“中學為體”,也不要“西學為體”,應該是“好學為體”。“好學”的標準是什么?是實踐。 胡適這一代文人令人唏噓之處還有他們個人的命運,在社會歷史不可阻擋的滾滾洪流中跌宕起伏得令人眼暈,讓人想起史景遷(Jonathan D.Spence)在他的《天安門:知識分子與中國革命》一書中富有感情地描述:“這些人從整體上生動地表現出了中國人在面對時代危機時是多么靈活、多么勇敢、多么敏銳”。“在我考察的這些中國人身上,可以反復看到,明知政治行動充滿危險卻義無反顧,明知希望沒有結果仍一如既往。生活在一個四分五裂、險象環生的世界上,他們表現出了非凡的生存能力和勇氣。這也許有助于清除我們西方主流意識中長期存在的關于中國人‘冷漠’、‘狹隘’的陳詞濫調。” 費正清曾說,“五四運動”是“中國對西方的反應”。其實,這種“反應”往前有戊戌維新,往后有一波又一波的革命,50年代的大躍進,寬容一些看,還不是要快點來一個“反應”。這種“反應”在當代的一個高潮便是中國加入了WTO和簽署了一些聯合國的公約,自此成為國際社會負責任的一員,初步完成了歷時百年的“融入”。 二 胡適關于中國現代化路徑選擇的主張,被批最多的可能是主張“全盤西化”。這四個字其實在1929年胡一提出就引發批評。事后胡作了解釋,如果大家看過《胡適論學近著》,就會發現他的解釋:“全盤西化”一個口號所以受了不少的批評,引起了不少的辯論,恐怕還是因為這個名詞的確不免有一點語病。這點語病是因為嚴格說來,“全盤”含有百分之一百的意義。我可以說我自己的原意并不是這樣。所以我現在很誠懇的向各位文化討論者提議:為免除許多無謂的文字上或名詞上的爭論起見,與其說“全盤西化”不如說“充分世界化”。 “充分”作數量上即是“盡量”的意思,在精神上即是“用全力”的意思。我的提議的理由是這樣的: 第一,避免了“全盤”字樣,可以免除一切瑣碎的爭論。第二,避免了“全盤”字樣,可以容易得著同情的贊助。第三,我們不能不承認,數量上的嚴格“全盤西化”是不容易成立的。文化只是人民生活的方式,處處都不能不受人民的經濟狀況和歷史習慣的限制,這就是我從前說過的文化惰性。況且西洋文化確有不少歷史的因襲的成分,我們不但理智上不愿采取,事實上也決不會全盤采取。 引了這一長段,連我自己也發笑。胡適滿腹經綸,在基本邏輯上竟犯了低級錯誤。“化”這個字即有全面之意再加上個“全盤”,邏輯上這是“全稱陳述”,只要有一個例外,觀點就不成立。好比說,你說天下烏鴉一般黑,我只要找出一只白的,你就錯了。“全稱陳述”還容易引發爭論。事實上,說“充分世界化”也不嚴謹,因為每個人對“充分”的理解不盡相同。 應該說“學習和吸收世界上一切人類文明的成果”,并“融入世界”。也就是說,我們中華民族有足夠的胸懷,世界上好的東西我們都要學,只是湊巧,過去這100多年,西人對世界的貢獻相對較多。但是不要忘了,我們中國人歷史上也有對人類貢獻比西人多得多的時代啊。比如在中世紀,就是西不如東。我不懂歷史,那個時候西方人是否也有過小心“全盤東化”的擔憂呢? 唐德剛說:我們從魏源(1794-1857年)的“師夷之長技”,到張之洞(1837-1909)的“西學為用”,到胡適(1891-1962)的所謂“全盤西化”,是歷史上我們向先進國家、先進文明學習的三個階段。我們要首先“趕上先進”,繼而“超越西方”,然后才能鑄造一個有自己內容的“現代化運動”。眼下應該說中國還是處在“趕上先進”的時段,要真心學,用功學,不能光說不練;但有心人也應開始多想想“超越西方”一事,絕不僅僅是GDP上的,我記得一位企業家很真誠地說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正在創造一種新的文明。 在21世紀,東西文明之間本著相互學習的精神開始新一輪對話的條件正在成熟。其實,誰也“化”不了誰。就像梁漱溟說的,儒家文化的傳承雖多遭破壞,“但不能說一掃而光啊。”“中國人還是中國人,他還有一種中國人的氣味吧。”這位24歲即執教于北京大學的“最后的儒家”,在他28歲寫就的成名作《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中就預言,世界的未來是中國文化的復興。他的理由是,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人之于自己是人類面臨的三大問題。人類文明的演進就是依次來解決這三大問題。前兩個問題眼下已基本解決,人與自然的問題西人貢獻較多,但他們“征服自然”的思想也帶來了負面效應,他們自己也在反思;第二個問題應該說,東西皆有貢獻,西人可能在制度建設層面做了不少事情,中國人在倫理道德層面多有建樹。至于第三個問題,我樂見梁先生預言的實現:人自己和自己的問題,要靠中國文化來破解。 在《我們對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態度》一文中,胡適也表達過類似的看法:“東方文明的最大特色是知足。西洋的近代文明的最大特色是不知足。”胡在1923年12月16日的日記中,提到他和王國維的一次談話,王也表達過差不多的意思:“西洋人太倡欲望,過了一定限期,必至破壞毀滅。”幸好,后來西洋人也在不斷學習調整,在上帝的幫助下,也注意自己的欲望不可太倡。 三 對我們這輩60年代出生的人,初聞胡適的名字是作為一個批判對象,且是一個很大的批判對象。后來知道他是一個很有學問的人,再后來關于他的東西多了,從學術、文化直到他的博士學位真偽、性格、私人生活領域。胡適這個名字最早進入視線是和作為被批判的一個句式相關聯的,即“問題與主義”。關于他那篇《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胡在口述自傳中也有一番解釋:“我的意思是想針對那種有被盲目接受危險的教條主義。”他還說,“一切主義都是某時某地的有心人,對于那時那地的實際問題所提出的實際的解決方案。我說如果我們不去實地研究我們自己現有的社會、政治和文化的需要,單會空談一些外來進口的抽象主義,是毫無用處的。”讀史、讀舊人的文字觀點,要緊的是對當時環境的體會和感悟,若少了這份體察之心,很容易簡單以今人的眼光看問題。抽象看,胡的話并無錯,但我們看問題除了要看當時的歷史的“學術環境”,也要看“歷史的檢驗”。從“學術環境”角度看,胡的看法除了有一些實用主義色彩外,應該是可以理解的表述。但從“歷史的檢驗”看就有問題了,上個世紀初,還是知識分子的陳獨秀、李大釗等人把馬克思主義介紹到了中國,其實和馬克思主義一同來中國的還有其它不少主義,比如無政府主義等。當時這些主義尚未在中國實踐,還多少屬于學術討論。后來的歷史證明,馬克思主義成為中國革命成功的理論基礎。批胡也就是自然的事了。 胡的“自由主義”也有點這個味道。在讀到他在1948年寫的那篇文章之前,我們這代人的語境里,“自由主義”主要就是不守紀律,就是中學時代班主任期末評語里說的:希望今后克服驕傲自滿和自由主義傾向。 胡適的自由主義,他在1948年自己概括的四點是自由、民主、容忍和漸進的改革。胡先生這些相對溫和理性的主張,放到今天,可能影響力沒有若干年前那樣大。今天是信息過剩的網絡時代,要會“惡搞”。正像有人說,胡適如果還活著是不適宜開博客的,即便開了,罵帖也會比較多。 四 今天看來,盡管學習人類所有文明成果的工作還在進行,可并不妨礙我們開始思考現代化的多樣性和新選擇的可能。因為我們有13億人口,13億人的現代化世界沒經驗。我們當然先要“充分的世界化”,也就是承認現代化過程的普遍性,但在這一進程中,我們也應開始對技術社會導致的現代性的反思。如果已經工業化國家還要過度發展,而我們也決心來個差不多的工業化,那實在是令人擔心。 2002年秋天,我在華盛頓用一周時間訪問了若干家非政府組織,“左”的“右”的,“民主”的,“共和”的都有。與他們談話的最后都會問一個相同的問題:你們認為中國將來會和美國有一樣多的汽車保有量嗎?答案大體兩種:會,不會。說“會”的理由是,技術在發展,我們現在擔心的環保、能源等問題到時都會解決。持這類看法的NGO一般背后有大公司的背景,且共和黨人居多;說“不會”的理由自然是地球的資源無法支撐一個13億人口的國家實現美國這樣的“現代化”。13億人民究竟能否實現今天美國人的物質生活水平?對這個問題,安德魯·芬伯格在其《可選的現代性》一書中是有過闡述的:難道中國就注定要貧窮?完全不是。他說:“西方資本主義模式也許并不是現代技術社會惟一合理的體制。至少可以希望有一種新的社會主義形式能夠代表一種可選擇的現代性。”杜維明也說過,從實證上不能不考慮西方現代性之外的其他形式。事實上,人是聰明的,環境與社會的發展會使人們對包括對富裕的看法等價值標準也會改變。也許用不了多久,每天駕駛汽車將是一件羞于開口的事情——觀念會變。于是,“中國將以一種與其真正的發展可能性相適應的方式確定自己的富裕模式。” 遺憾的是,中國知識分子為此想出的辦法還不多,我們今天的發展,對中國現代化特色的創造性依然不足,對西方模式的模仿卻到處可見。對這類困惑,已經故去的梁漱溟和還活著的杜維明都是持比較樂觀看法的人,在杜維明看來,必須超越傳統與現代、西方和東方、本地和全球的兩分法,而中國文化,特別是儒學,在突破這種兩分法上會起到關鍵作用。 世事在變遷。唐德剛回憶說,他1970年去臺灣,林語堂在一家酒店請他吃飯,他來到后問領位,林語堂先生請客的桌子在哪里?領位大聲反問:林語堂是哪個公司的?越來越多信息表明,中國的經濟規模在本世紀上半葉的某一天將會成為世界第一,我們這一代人終將面對這樣一種歷史的變局:在學習人類所有文明成果的同時,有機會開始以一種新的精神面貌和世界其他文明展開對話,而不僅僅是在網上謾罵。 歷史有時真的就像是在輪回。當年胡適一代用庚子賠款搭船過海,或登上曼哈頓42街的碼頭,或來到巴黎塞納河畔,都是為了找中國的現代化之路。今天,來自大陸的留學生懷揣他們父母辛苦積攢的路費,在銀行換成靠中國制造換來的順差——美元,又一次來到了大洋對岸。新一代任重道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