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大煥:乞討村折射小農經濟現實困境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8月26日 10:10 南方日報 | |||||||||
甘肅省岷縣小寨鄉(現改為中寨鎮小寨辦事處)是全國有名的“乞丐鄉”,小寨村和虎龍村則是兩個典型“乞丐村”,兩村十有八九的人都有過外出乞討的經歷。在這里,乞討是公認的“致富捷徑”,看到外出乞討的家庭生活改善,未出去的家庭不禁心動,而孩子們則成為乞討的主要“工具”。 很多人會指責“乞討村”的人們好逸惡勞、不勞而獲,有人甚至認為“乞討村”的
貧困和簡單的生活本身并不是乞討的充分理由,只有在貧困中看不到出路的人們才有可能最終選擇乞討。所以,當乞討取代了勤勞而成為人們的“致富捷徑”時,我們首先要檢討的是,為什么在當下許多農村,勤勞已經不再能夠跟致富劃等號?我們首先要做的,也絕不是在各繁華都市劃定所謂的禁討區,更不是在“乞討村”、“乞討鄉”里搞什么“禁討教育”。 以暫時的隱忍和尊嚴為代價,通過乞討換來家中可以頑強抵擋風雨的小樓,換來家人的醫療保障、孩子的上學費用、大齡青年的婚姻甚至孩子未來的前途時,其在村里、鄉里獲得的,就不僅僅是體面和尊嚴;其個人和家庭,也因此獲得了改變命運的可能以及對于未來的希望和信心,這自然是一種選擇;死要面子活受罪,滿足自給自足、自生自滅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種選擇。體面地勤勞地務農,到頭來窮得抬不起頭,更看不到一家人“翻身”的希望,那又有什么尊嚴可言呢?在這里,“道德”和“文化”是如此蒼白無力,有時候,現實處境就像鋼鐵一樣冰冷、堅硬而實在。 “說實話,乞討比種莊稼輕松多了,而且來錢還快。”這名乞丐的“實話”應該很有代表性。一村民甚至說:“實在不行把地扔了,也出去!”設身處地,如果我們在他們那樣的位置上,你又能作出什么樣的選擇呢?作出類似選擇的,還有諸如“賣血村”之類,河南的那個賣血村早已名揚中外,不是因為幸運地致富了,而是因為非常不幸地成為艾滋病肆虐村。恕我不忍心說它的名字。 勤勞不如乞討、不如賣血之類,折射的是當今中國小農經濟的現實困境:他們只能維持最簡單的自生自滅式的簡單再生產,而外界的洶洶壓力如醫療、孩子教育等卻撲面而來,想躲也躲不掉。 當我們的某些專家還在那兒高談闊論“土地是農民的社會保障”的時候,他們應該去問問這些“乞討村”、“賣血村”的人們,應該想想當今農業的現實處境:一年辛苦,一畝地能掙多少錢?平均每個人有多少耕地?傳統的小農經濟必須轉型——我們要做的該是如何應對這個時代的命題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