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學者隨筆 > 正文
 

時代人物周報:20年前國際專家談中國經濟改革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8月16日 11:23 時代人物周報

  郭樹清

  (本文是作者在參加 “巴山輪會議”研討會之后寫的綜述,曾發表于《經濟社會體制比較》1985年第3期。有刪節。——編者注)

  九月上旬(1985年)在我國召開了一次宏觀經濟管理國際討論會。一批國際知名的宏觀
經濟理論和實際方面的專家學者出席了會議,并與中國同事們就共同關心的問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外國代表們盡管來自不同的國家,有著不同的思想理論背景,但是在對

中國經濟改革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上卻取得了出乎預料的一致。

  獨特的改革具有世界意義

  不論是來自東方還是來自西方的學者們都高度評價了中國的經濟改革,認為這是世界范圍內的一件大事。如果中國的經濟改革取得成功,必將對世界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發生巨大的影響作用,特別是將為社會主義國家和所有發展中國家的現代化進程提供寶貴的經驗。

  對西方經濟體制有著深刻的切身體驗的經濟學家們,反復強調中國的經濟改革一定要汲取西方國家現代化進程中的種種教訓。他們特別指出,中國不應該照抄任何一個發達國家的經驗,相反,應該走出一條獨特的新道路。

  有宏觀控制的市場協調

  與會代表在最一般的意義上討論了中國經濟改革應當選擇的目標模式。

  科爾奈教授首先就此做了較為系統的發言。他把一切現實的經濟體制劃分為兩大類型,用圖表示如下(略):

  其他與會外國學者在原則上一致肯定了科爾奈教授的意見,認為中國改革的目標應當選擇類似于2B的模式。

  改革分階段與“一攬子”

  改革可以而且需要設計。來訪的學者們認為,首先必須有一個較為明確的目標藍圖,舍此無從設想行動的步驟。但是目標的描繪不應該也不可能一開始就搞得很細,需要在實踐中補充完善。

  經濟改革是逐步前進還是一次解決問題?與會學者一致認為后者是不可取的。布魯斯教授說,中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很低,存在著許多落后的因素,因此,中國的改革只能循序漸進。

  雙重價格與分塊解決問題

  布魯斯教授對雙重價格很感興趣。他說,生產資料的雙重價格(即計劃價格與市場價格),是中國的一個發明。但也產生了一系列必然會產生的問題。布魯斯的結論是:雙重價格是有用的辦法,是一種橋梁,但有一個重要的條件,即不能存在太久。否則后果會很不利。

  經濟“過熱”弊大于利

  國外學者一致認為,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存在著一種嚴重“過熱”狀況。信貸過分擴大,重要原料、能源和交通出現短缺和緊張,導致許多產品國家牌價和市場價格之間差額巨大。科爾奈教授就此做了專門的發言。他說,社會主義國家普遍存在著系統化的強迫化的增長。經濟過熱、增長過高是反復出現的現象,這既有數量擴張,又有投資饑餓。增長越快,越想更快,最后事與愿違。為此,科爾奈說,他要滿懷敬意地提出一個警告:過高的增長是有危險的。

  改革中要保持經濟穩定

  凱恩克勞斯教授認為為保證總需求與總供給的平衡,改革初期仍然需要保留相當一部分直接控制,特別是對

銀行貸款的控制。

  布魯斯教授談到改革中的宏觀控制時,提出一種設想,即一般說來要先運用貨幣政策手段,如果這些手段不能成功,那么可以再使用行政手段。為達到經濟目標,不同的部門可以在不同的時期使用不同的手段。

  喘息時機與不停頓的改革

  托賓教授說,中國目前需要一個喘息時機。但是所謂喘息時機,并不意味著要使改革停頓下來。

  綜合各位學者專家的意見,在加強宏觀控制方面應做好以下工作:①加緊設計銀行體系,為建立真正的中央銀行和商業銀行制度準備條件。②重新加強對外貿外匯的行政控制。③加強對工資水平的控制,已制定的獎金稅、工資稅政策一定要堅決保證實行。④一定要建立起強有力的監督檢查體系,其中特別重要的是

審計機構。⑤對統計、會計、市場預測等信息部門要給予高度重視,沒有及時準確的經濟信息,宏觀控制就談不上。

  改革需要巨大的耐心和勇氣

  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都遇到種種困難和阻力。布魯斯教授分析,這些困難和阻力來自多方面,既有經濟方面的傳統因素,也有社會、文化、政治方面的因素。東歐各國的改革中,都經常出現某些社會力量來阻礙改革。因此,改革要取得成功是非常不容易的。

  但是盡管如此,來訪的學者和專家們對中國的改革抱有極大的希望。正如托賓教授所說,中國比任何國家都有理由犯錯誤,但是中國是一張白紙,完全可以畫出最美麗的畫圖,因此對中國也應比對任何國家更有信心。

  愛問(iAsk.com)
  郭樹清 相關網頁約2,16,,000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