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學界動態 > 06中國經濟學教育回顧與展望 > 正文
 

黃海洲:經濟學家關鍵在于認識和觀察問題角度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18日 13:40 新浪財經

  

黃海洲:經濟學家關鍵在于認識和觀察問題角度

  由人大經濟學院、人大財政金融學院和梁晶工作室共同主辦的中國經濟學教育回顧與展望系列之二——現代經濟學教育:共性傳承與個性彰顯研討會于3月18日在人民大學舉行。圖為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特聘教授黃海洲教授。
點擊此處查看全部財經新聞圖片

  由人大經濟學院、人大財政金融學院和梁晶工作室共同主辦的中國經濟學教育回顧與展望系列之二——現代經濟學教育:共性傳承與個性彰顯研討會于3月18日上午8:30-12:00在人大明德主樓舉行。新浪財經獨家圖文直播。以下為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特聘教授黃海洲教授演講實錄:

  黃海洲:首先感謝人民大學邀請我參加這個很有意義的會議,我覺得中國經濟學教育
在這些年取得了相當大的進展。國內在經濟學教育方面,林毅夫教授所做的貢獻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梁晶工作室在經濟學出版方面的貢獻也是非常令人贊賞的。

  我理解我為什么是最后一個發言,我是

清華大學的特聘教授,但是兼職的,其他的發言者都是全職教授。我現在的全職是巴克萊大中華區經濟研究主管。今天前,我不知道是先有需求,還是先有供給。今天的觀察告訴我是先有供給,后有需求,而且需求是不足的。我希望通過我自己的研究,還有金融市場一些同仁的研究,逐漸提高對
中國經濟
學家和經濟學教育的需求。

  我想從需求方面談幾點看法。大家都是培養經濟學家的,我是應用經濟學的,用經濟學的方法分析中國經濟和國際市場的問題。從需求方面看,我講三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從需求方面,經濟學教育應該怎么做,這個問題是很大的問題,林毅夫教授剛才也說了,本科生教育要教他們怎么樣看問題,研究生教育可能要重視政策上的問題,還有對大的事實的觀察。我非常認同這樣的觀點,從需求方面看,這是非常值得推薦的模式,就是大的事實要清楚,對大的問題的觀察視角要清醒,對政策的把握力度要清晰。尤其是中國的問題。很多跟政策有關系的,中國的特性也表現在中國的政策方面。

  我在清華教銀行與金融機構方面的課,我告訴學生,要想成為銀行家和經濟學家,最難的就是認識和觀察問題的角度,但這方面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觀察問題的角度沒有看對的話,做的數學模型再漂亮,可能也是垃圾。

  除了這個之外,就是關于歷史、哲學等方面的問題,大家也認識到了重要性。實際上國外也有好的成功經驗,比如說英國牛津大學的PPE項目,即政治、哲學和經濟學培養計劃。在國際金融機構里,世界銀行、IMF和WTO,牛津大學PPE培養出來的人占了重要的地位。另外就是倫敦經濟學院。從需求方面講,我非常贊同林毅夫教授的觀點。

  第二,關于中國經濟共性的問題也很重要,中國經濟的增長非常迅速,實際上過去五年最精彩的故事就是中國。中國的故事也非常的復雜,不容易講清楚,在這方面世界經濟學家和國內的經濟學家做了很多的工作,林毅夫、胡鞍鋼等教授都做了很重要的貢獻。在金融市場上講,我需要經常把中國的精彩故事講給我的客戶聽。比如說中國所謂的雙軌制,外國人也不容易明白。經濟學本身是一種提供分析邏輯的方法,從共性上講的話,是可以把中國復雜的問題講清楚的。中國經濟的增長,我覺得可能有三方面起著很重要的作用。第一是市場化(Marketlization),第二是城鎮化(Urbanization),第三是國際化(Globalization),可以稱為MUG模型。我后來發現,用類似于MUG模型這類非常簡單的語言,可以把中國的情況講清楚。

  市場化把經濟里剛性的東西降低了,增加了經濟的靈活性,顯然能提高經濟增長速度。只要是受過現代經濟學訓練的人,這一點能講清楚。另外是城鎮化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也很清楚,城鎮化的過程必須伴隨工業化,收入的增長自然帶來經濟的增長。

  另外是國際化,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也越來越大,中國既有大量的進口,也有大量的出口。中國在國際原材料市場是最重要的進口國家,在石油市場成為第二個最重要的進口國家。中國的出口影響全世界的金融市場并降低全世界的通貨膨脹。中國的出口幫助了發達國家和許多發展中國家,這對中國也有利,對國外也有利。我每次演講的時候都帶一個中國的茶杯(MUG),茶杯是陶瓷(China)做的,在美國和英國見到的茶杯也經常是中國制造的(Made in China)。我的MUG模型只是拋磚引玉,類似比較簡練的東西,可以把中國經濟增長的復雜精彩的故事抽象出來,用簡單的語言講清楚,這即是經濟學中的共性。

  大家也提到了華盛頓共識,實際是強調了三方面,一方面是資本賬戶的開放(Liberalization),另外是私有化的問題(Privatization),第三是

匯率政策的穩定(Stabilization),用英文可以縮寫為LIPS。類似的簡單模型可以把復雜故事講得清楚,這些都是共性的東西。

  共性的東西,我的理解,是可以用經濟學的邏輯語言和分析方法分析中國的復雜問題,幫助我們用簡練的語言把中國復雜的問題給國外的人講清楚。

  第三,我認為中國經濟確實有很多個性的東西。我們從國際金融方面看一個中國經濟的個性問題。中國經濟在過去五年里,為全球經濟增長貢獻了25%,而美國貢獻50%,可以說全球的經濟增長主要是美中兩個國家決定的。雖然美中經濟增長是經濟增長的中心,但是國際金融里討論的中心問題是什么呢?目前討論的最大問題就是全球失衡的問題,全球失衡問題是不是重要,當然重要。比如說美國第四季度經常賬戶赤字超過其GDP的7%。全球180幾個國家里,只有28個國家全年的GDP大于美國一個季度的經常賬戶赤字,如果以美國全年的經常賬戶赤字來算的話,全球只有包括美國在內的九個國家GDP大于美國一個國家的經常賬戶赤字。這對美國是非常重要的問題。中國的經濟學家很多人也討論這樣的問題。但我認為這個問題不是共性的問題,也不是個性的問題。對中國而言,國際金融最大的個性問題是什么問題呢?國際金融過去五年發生最大的事,不是全球失衡(失衡早已存在,也將繼續存在),而是全球的原材料市場價格猛漲。最大情況是過去五年里有國際財富大轉移,財富從中國,從亞洲國家轉移到石油輸出國,轉移到俄羅斯,轉移到巴西、阿根廷。所以說巴西、阿根廷和俄羅斯都提前還了IMF的貸款。財富的轉移給中國帶來的效應是什么呢?中國在國際金融市場上面臨的外部環境在惡化,這是中國應該注意的問題。

  我很高興李稻葵教授回到清華大學發起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中國面臨的問題是中國個性的問題,也是國際體系里重要的問題。這個問題是值得研究的,這樣的問題如果研究清楚了,對中國非常重要。實際上,我覺得從中國大國崛起的角度出發,對這類個性的問題要有相當的重視。

  林毅夫教授對中國經濟學發展充滿了希望,我自己對中國經濟學的發展也充滿期待。中國名義的5%的GDP卻貢獻了世界25%的經濟增長。在大的投資銀行的經濟研究中,如巴克萊,他們只考慮四個區,分別是美國、歐元區、日本和中國。在未來國際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里,會有大量的對中國經濟學家的需求。我希望供給方能提供更好的產品。我也希望21世紀最好的產品里,包括有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中國人。謝謝大家!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