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8月22-23日,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CCER)和英國倫敦經濟學院(LSE)在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共同舉辦了“全球化和中國經濟增長”研討會。與會的中、英兩國學者圍繞貿易政策、人民幣匯率、經濟增長模式、金融發展、私有化改革等問題展開討論。第五期簡報報道有關中國經濟增長模式、亞洲金融合作機制、貿易政策等內容。
Bert Hofman博士(世界銀行北京代表處):中國經濟增長模式
以官方匯率衡量,中國還是一個經濟小國,中國GDP只占全球GDP的4%;以購買力平價匯率衡量,中國GDP大約占全球GDP的12%;中國人口占全球的21%,盡管中國的城市化率僅 40%,遠低于OECD國家70%的平均水平,中國仍是世界上城市居民最多的國家;中國的貧困人口占全球貧困人口的1/5;中國的用水量與美國相當,是全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費國,美國能源消費占全世界的22%,中國的能源消費占12%;中國的外匯儲備僅次于日本,位居世界第二。此外,中國在國際組織里也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今后中國如何繼續保持快速增長?1994-2003年,中國經濟年均增長9%,其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貢獻了7.8個百分點,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來源于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和人均資本量的增加,其中人均資本量增加對GDP的增長貢獻了5.1個百分點,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對GDP的增長只貢獻了2.7個百分點。中國的投資占GDP的比重高達45%,人均資本量的增加非常可觀。中國工業工人的勞動生產率是農民的勞動生產率的9倍,一般發展中國家的這個比例是3、4倍左右。為什么中國工人、農民的勞動生產率的差距會如此大呢?這主要是對工業的投資規模較大,使得工業的人均資本量相對較高,從而工人的勞動生產率遠高于農民的。問題在于,高度依賴投資的工業化創造的就業機會相對有限,從而勞動力向城市的轉移相對比較慢。
更嚴重的是,這種資本密集型的工業化是很難持續的。目前中國工業增加值占GDP的比例大約是55%,這也高于其他國家;中國投資占GDP的比例僅次于七、八十年代的新加坡。“索洛詛咒”指出,如果增長高度依賴投資,投資的邊際報酬遞減將使得,投資增速不變條件下經濟增速會放緩。我們的模型表明,假設未來20年中國的增長方式沒有轉變,仍然高度依賴投資,則為了使GDP達到8%的增長率,投資占GDP的比例必須提高到55.7%。這是一個前所未有,而且是不現實的比例。中國現在的儲蓄率已經相當高了,預計中國的儲蓄率將逐步降低。2020年后,中國勞動力占總人口的比例將會顯著下降,隨著人口老齡化,居民的總儲蓄率將會大幅降低;隨著中國各個行業競爭的加劇,企業利潤率降低,企業的儲蓄率也會降低;所以我們認為中國55%的投資率是不可行的,也是不合適的。出路在于加快發展服務業,降低經濟增長對工業、投資的依賴;服務業的發展還將創造更多的非農就業機會,從而使中國經濟的增長更加平衡。
中國居民的收入差距有所加大,基尼系數增到0.45。僅從經濟效率角度看,就會有三方面負面影響:(1)人們的不滿情緒積累,會影響社會穩定;(2)如果一些富人獲得了政治權力或支持,有可能去影響政策以維持特權和財富,巴西就出現了這種情形;(3)收入差距和社會保障體制的不健全,有可能使兒童失學,使有工作能力的病人不能及時獲得救治,這些都是一種經濟上的損失。
預計到2035-2045,以PPP匯率衡量的中國經濟總量將排在世界首位;到2080-2090,以官方匯率衡量的中國經濟總量將超過美國,世界第一。
何帆博士(社會科學院):亞洲金融合作與中國的作用
亞洲金融危機引發了大量關于亞洲金融合作機制的討論,隨著亞洲各國經濟的恢復,關于亞洲金融合作機制的探討逐漸減少。我們認為,亞洲金融合作機制仍是一個重要的議題,亞洲應該建立預防金融危機的合作機制。
首先,亞洲經濟仍面臨較大的外部風險。如果缺乏有效的合作機制,美元貶值、美國利率上升、油價高漲等外部風險仍有可能在亞洲引發金融危機;其次,2000年東盟以及中、日、韓所簽署了《清邁協議》(Chiang Mai Initiative)擴大貨幣互換規模,可以在此基礎上向全面的金融合作發展;第三,亞洲國家匯率方面的合作仍是金融合作的重點。
以匯率風險為例,亞洲各國都積累了巨額的經常項目順差,有大量以美元計價的外匯儲備,而美元趨向于貶值,這使得亞洲各國的匯率機制陷于兩難境地。如果盯住美元,則外匯儲備隨美元貶值而貶值,同時會產生本幣升值壓力,引來大量投機性流動資金;如果放棄盯住美元,則匯率波動會損害貿易,并可能引發美元進一步貶值,從而也會使外匯儲備貶值。以利率風險為例,美國升息同樣讓亞洲國家感到為難,亞洲國家經濟剛剛從危機中恢復過來,升息對經濟的負面影響是多數亞洲國家不愿承受的,但若不隨著美國升息而升息,則部分資本會流出亞洲流回美國,對亞洲國家的經濟同樣有沖擊。這些外部風險,若是缺乏區域內部的金融合作,就很有可能引發金融危機。
而且這些外部沖擊對亞洲國家的影響是非對稱的,從而使合作成為互惠互利。如果外部沖擊對所有亞洲國家的影響程度都是類似的(對稱的),那么彼此的合作并不能消減多少風險,這時候我們只能求助于區域外的援助。實事上,在金融危機過程中,亞洲不同國家受到的沖擊差異較大,這樣總是會有些國家有能力幫助其他國家。無論是外部供應沖擊還是外部需求沖擊,它們對中國的影響與其對亞洲其他國家的影響的相關性都較弱;換言之,中國在亞洲經濟中起到了穩定器的作用。
《清邁協議》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仍有一些不足之處:首先,缺乏一個核心的主體,依靠雙邊談判往往會使談判成本較高,而且容易在談判中錯失良機;其次,《清邁協議》可以提供的資金有限,相對于流動性危機不過是杯水車薪;再次,《清邁協議》中 90%的資金與IMF提供的資金是掛鉤的,即與IMF援助條件相聯系,但IMF援助條件并不一定適用于亞洲國家。
我們建議,第一,確立一個核心主體,作為執行機構進行管理、運作貨幣聯盟;第二,建立一個有效的預警機制,用以預防各國的流動性風險,以及時應對外部沖擊;第三,亞洲金融危機是一種流動性危機,可以考慮匯集亞洲各國的外匯儲備,作為穩定匯率的基礎;第四,亞洲貨幣合作機制應當考慮亞洲國家的特殊性,應逐步解除與IMF援助條件的聯系。
Razeen Sally(LSE):中國、印度、東盟的貿易政策
印度在很多方面與中國很相似。2003年印度的貿易依存度(外貿總額/GDP)是23.9,中國是60.4,東盟6國是134.5,其中新加坡的貿易依存度接近300,馬來西亞的貿易依存度也高達200多。但印度勞動力密集型的制造業遠沒有中國發達,印度正式制造業部門的就業人口不到1000萬,而總勞動力人口多達4.5億。貿易政策是一個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對勞動力市場的限制。印度農業的生產率也非常低,農業增加值占GDP的20%,農業人口占總人口60%。印度在勞動力密集型的服業行業上有優勢,但印度服務業的工作機會往往是高收入高技能的,提供的工作機會相對有限。最樂觀的預測認為,到2010,印度將會增加100萬的服務業工作機會,相對于總的勞動力人口,這仍是相當少的。
自1994年以來,中國貿易自由化迅速推進,對外商直接投資的管制也急劇減少。1997-2000年,中國進口的非貿易壁壘大幅削減,削減幅度高于東南亞其他國家;平均關稅稅率從1992年的42.9%降到2001的16.6%,加入WTO后進一步降到了9.8%。中國主要的貿易自由化發生在加入WTO之前,是一種單邊自由化,當然,加入WTO也加快了貿易自由化進程。加入WTO之前,正式的貿易壁壘就已經開始瓦解或者轉化為非正式貿易壁壘,貿易自由化所帶來的產業結構調整也已經深入開展。
印度的貿易自由化進程也有所加快,但相對中國還是較為緩慢,自由化程度也較低。1991年,印度平均關稅稅率是125%,同時存在大量的非關稅壁壘和嚴歷的FDI管制;如今,印度的平均關稅稅率降到了20%,大多數外貿配額取消了,其他如注冊方面的管制也大幅減少,絕大多數對制造業、FDI的管制已經取消,但對農業和服務業仍然維持高度的貿易保護。
相對于印度和中國,東南亞新興工業化國家的貿易自由化程度比較高,平均關稅稅率大約是10%,而且在不斷降低。
中國加入WTO的一個獨特性在于,政府希望通過加入WTO來推進國內改革。從很多角度看,中國都是相當信守承諾的,相對于印度、東盟國家,中國執行承諾更有力,在服務領域的承諾甚至比發達國家的承諾還要可信。
貿易談判的作用將越來越有限,未來WTO貿易談判將不再有明顯的突破性,談判進程將比以往更為緩慢。單邊貿易自由化是更為傳統的自由化方式,世界銀行最新數據表明,大約三分之二的發展中國家重大的貿易自由化政策是單邊的,只有三分之一是通過(雙邊、多邊)貿易談判達成的。中國在貿易自由化過程中獲得了快速發展,引導著更多的發展中國家走向貿易自由化。近年來印度快速推進貿易自由化,也是受到了中國的影響,這些貿易自由化都屬于單邊的,不是通過貿易談判達成的。
自由討論階段:
Razeen Sally(LSE):樊剛教授昨天提到,中國保護幼稚產業獲得了成功。我想補充一個觀點:中國國內市場龐大,國內貿易自由化對幼稚產業的發展極其重要,國內激烈的競爭能夠迫使幼稚產業發展起來;對于國內市場狹小的國家,保護幼稚產業很難獲得成功。
曾經有觀點認為,中國的發展會削弱東南亞新興工業化國家的制造業競爭力,甚至引發這些國家產業空洞化。實際表明,中國經濟與東南亞新興工業化國家存在較強的互補性,中國的發展促進了這些國家的發展。對相對落后的東盟國家,中國發展的影響也是積極的。一方面,中國發展了,這些國家可以向中國出口大量的原材料和農產品;另一方面,隨著中國人均收入的提高,中國有一些產業會轉移到越南、柬埔寨等國家。這些國家只要內部改革到位,也可以在勞動密集型產業獲得競爭力。我不認為貿易保護政策有益于這些小國,因為他們的國內市場太小,無法提供充分的國內競爭來促進幼稚產業的壯大。馬來西亞的汽車制造業在產業政策的保護下,就很失敗。
Xu Chenggang(LSE):向Bert提兩個問題。與您的觀察有所不同,我覺得中國改革開放這26年來的城市化進程是非常快的。此外,去年我走訪過一些企業,其中一個民營家族企業,據介紹是世界上最大的縫紉機制造廠,它的生產線高度自動化,某些車間甚至只有兩個工人在監控這些設備的運轉。正因為它的產品多數是銷往國際市場,為了保證質量,就必須全面實行自動化。盡管資本密集型的工業化使得新增就業機會比較少,但這正是全球化所帶來的,是市場趨動的,而并沒有受到產業政策的影響,您對此或許有些看法。
Bert Hofman(世界銀行北京辦公室):中國的儲蓄集中于銀行系統,銀行的貸款又集中于國有企業,使得國有企業能進行大量投資,在城市里發展了很多資本密集型產業。中國工業化過程,城市確實吸收了不少農民進城,但總體來說,民工的收入和地位都很低,并沒有完全融入城市。對這種工業化模式作適當的調整,可能會改善這種狀況。
相關的問題是,中國下一步如何進行產業升級。我認為,中國向高附加值產業的升級會遇到許多新問題,其中知識產權保護是一個挑戰,此外,產業轉移到哪里也是一個重大挑戰。沿海省份的工資在上漲,土地供應越來越緊張,環境壓力越來越大,如果一個企業不能在廣東擴大生產能力,它將選擇去湖南還是去越南?
陳平教授(CCER):企業選址除了關注要素成本,產業配套也是非常重要的,許多經濟學家沒有注意到這一點,但商人特別關注產業配套,生產基地的選擇與產業上下游配套是非常相關的。至于知識產權保護,如果某法律只維護一方的利益,則該法律的實施成本高不可攀,所謂“法不責眾”,這是眾多知識產權法規難以得到認同和執行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