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學界動態 > 緬懷經濟學大師薛暮橋 > 正文
 

薛暮橋:兩本書了結宿愿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24日 09:09 《財經時報》

  本報記者沈小雨 龐湖

  2003年6月,中國價格協會開啟了“薛暮橋價格研究獎”的第三次評選和頒獎,預計年底評出。這項以中國著名經濟學家薛暮橋名字命名的經濟學獎項,可以說是中國價格研究的最高獎項,獎勵那些對中國價格理論、價格政策以及價格管理工作的研究有重要貢獻的論著。該獎曾于1998年和2001年兩次頒獎。在該獎1998年第一次頒獎時,當時的國務院總理朱镕基曾專門寫信給時任國家計委主任的曾培炎同志,對這一獎項的設立給予充分肯定。

  實際上,在中國,以仍健在的經濟學家的名字命名的經濟學獎項并不多見。今年(2003年)已99歲高齡的薛暮橋曾是新中國計委、物價委、統計局的最早領導人之一,他自上個世紀30年代起就研究和宣傳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經濟學,并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分析中國社會中的實際問題。數十年來,他在擔任領導工作的同時,一直堅持理論研究,政績卓越,著作等身,成為被經濟學術界仰慕的一代宗師。

  但從1999年7月起,嚴重的帕金森病已使薛暮橋成為北京醫院的長期病號,4年多來,薛暮橋安靜地躺在病床上,全身退出了世俗的喧嘩,不再寫作,不再發表觀點,不再參加會議,用經濟學家吳敬鏈的話說:“薛老被隔離了”。但病房的監護儀器告訴人們,薛老仍在思考,他的腦波仍在活動……

  薛老的女兒薛小和告訴《財經時報》記者,令人欣慰的是,在父親重病之前,他已完成了《薛暮橋回憶錄》和《薛暮橋晚年文稿》的出版工作,了結了一生的宿愿。

  據薛小和介紹,1986年,當時薛老的秘書李克穆(現任中國保監會副主席)就曾萌生為薛老撰寫回憶錄的念頭,此后,吳敬鏈以及薛老的學生吳凱泰(《薛暮橋傳》作者)等也都勸薛老寫回憶錄,但當時薛老尚在一線工作,時間緊張,所以一直沒有重視。秘書就手持一臺錄音機,抽空就請薛老回憶往事,并由女兒小沂、小和協助李克穆整理成稿,這應該是回憶錄的第一稿,但后來并沒有采用。

  1989年下半年,改革形勢出現曲折,面對理論界爭論,薛老不想重復說過多次的觀點。一天中午,小和看見應該午睡的薛老站在窗前沉思,就走過去說:“爸爸,你寫回憶錄吧!”薛老沒有說話。但幾天后,薛老坐在桌前,攤開一摞稿紙,寫上了回憶錄第一章第一節的題目:“走出破落的地主家庭”。

  《薛暮橋回憶錄》出版于1996年,這本回憶錄從他85歲那年開始動筆寫作,87歲時因身患帕金森病,在別人的幫助下予以修改,前后歷時7年。寫作過程中,有人認為薛老是學者,但也有人說薛老是政府官員,而這實際關系到回憶錄的取向。對此,小和曾問父親如何定位,薛老說:“我很想做個學者,但我首先是個共產黨員。”

  小和告訴記者,就個人性格而言,父親不是性情中人,他平時的話也很少,所以,他的內心世界、心路歷程并沒有在回憶錄中流露出來。如果是細心人,也許還能看出一點痕跡來。加之他的語言非常簡單樸實,不擅描述,更不會渲染,所以,這本回憶錄如果讓圈外人看,可能會覺得比較枯燥。

  而《薛暮橋晚年文稿》則是在吳敬璉建議下由三聯書店于1999年出版的。薛老曾是當年三聯書店前身——新知書店的創辦人之一,其最初的兩本書《農村經濟基本知識》、《中國農村經濟常識》就是1937年在新知書店出版的,而他的最后一本書也由三聯書店出版,算是一件非常圓滿的事情。

  這本書收錄了薛暮橋晚年所寫的20多篇重要文章、信件、報告,其中最關鍵的是他1990年9月給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一封信和《關于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的若干問題》,這兩篇文章把有關中國市場取向改革的理論和政策論述,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這本書出版后,薛老的家人向薛老以前曾工作過的國家計委、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社科院經濟所以及經濟界人士贈送了近200本樣書,為薛暮橋畢生的經濟思想畫上了一個句號。

  薛小和說:“父親的人生定格在潔白的病床上,聽任生命之河靜靜地流淌。在護理他之余,我時常看著他那彌陀佛般安祥的面容想,他還在想什么呢?想起克穆說的,薛老是神仙級的人物。神仙的意境又是什么樣的呢?是不是就是這樣平靜如水的生命狀態?”

新浪財經調查:首屆中國經濟學獎出爐

1.您是否關心國家宏觀經濟發展:



2.您是否了解為國家做出凸出貢獻的經濟學家:



3.您是否支持國家重獎做出凸出貢獻的專家:



4.您認為我國目前人才外流狀況:
依然緊張
得到緩解

5.您認為是否應出臺更多相應政策獎獎勵有凸出貢獻的各類人才: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