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維迎:今年很大問題是制度性的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4日 18:06 《英才》
張維迎精彩觀點 經濟學家之間的分歧絕對不是立場的分歧,不是說有一些經濟學家是代表窮人,另一些經濟學家是代表富人,經濟學家的分歧是因為他們對政策的效果達到的目的的效果不同的分歧。只有在這個層次上討論問題的人,才能稱得上是真正的經濟學家。 張維迎 今年很大問題是制度性的 什么是當前中國宏觀經濟所面臨的最大挑戰?當《英才》記者帶著這個問題對話張維迎時,這位善于思考的經濟學家從另一些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將這一命題通過體制改革來解析。 應該說2008年中國經濟還是面臨著一些新的問題。第一個問題,中國經濟漸漸成為全球經濟的一部分,這就使得全球經濟的震蕩和波動必然會越來越影響到中國,就像美國的次貸危機所引發的沖擊一定會對中國有所影響,這是不容質疑的; 第二個問題,我們已經是一個開放的經濟體了,但在開放當中怎么去實行宏觀政策,可以說我們是非常沒有經驗的。好多我們在封閉體制制定的政策,在開放經濟中帶來的效果,并不會很理想。比如,開放經濟中,匯率就會變成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我們現在用提高利率的辦法抑制通貨膨脹,但美國擔心經濟蕭條,要降低利率,這樣中美利差會越來越大,就會有利用匯率的差距進行套利的行為發生,從而引起中國貨幣供應量的增長,影響到控制通脹的效果。所以,還要考慮別人在實行什么政策,政策之間有一種互動的關系; 還有就是從2008年之后的很大問題是制度性的,比如我們過去推行市場化改革,比較明顯的勞動力市場,中國現在實行比較靈活的勞動力市場價格,但現在實行新的《勞動合同法》之后,人為的把勞動力成本提高,會使得勞動力市場變得僵化,好多企業的競爭力因此就成了問題,在雇用勞動力的時候企業會變得謹慎,同時,這可能引起大量的新的勞動力無法找到工作,使社會失業率上升,引發社會矛盾的加劇。這進一步是對中國經濟在國際上的競爭力會形成一些負面的影響,因為我們目前所依靠成本優勢主要來自于勞動力價格比較便宜,如果我們急速地把勞動力成本推上去,短期內不可能在技術方面有飛躍發展,這就會導致中國的國際競爭力下降。這樣,出口和國內增長的問題都將面臨很大考驗。總體來看,2008年中國經濟面臨很大挑戰,這個挑戰有過去若干年積累下來的問題,也有我們政策處理不當帶來的因素。 對于更加開放了的中國經濟,政府行為政策的隨意性或者不確定性顯然是會帶來很大傷害的。張維迎認為,作為經濟學家是有責任提醒政府規避這種行為所帶來的風險。 政策處理不當是源于政府政策的不確定性,導致企業的短期行為。比如,我們要建立創新型國家,必然是在大家對未來有一個穩定預期的基礎之上。如果政府政策的不確定性,企業只追求短期利益,那么企業可能在廣告上投入巨大,而在研發上沒有足夠的投入,經過若干年后,我們就會發現原來有利的優勢將消失殆盡。現在,我們從各大商場和家電制造商情況來看,好多國外家電企業勁頭比我們更大,而我們原來的市場份額在不斷縮小。 這其實涉及到一個長期的制度建設,體制改革的問題。現在有人提到憲政改革,憲政改革的核心就是產權制度,就是規范政府行為,將政府行為約束在法律框架下。因為法律本身就是政府對民眾的承諾,有了這個承諾,民眾才能合理的預期政府的行為,知道這種行為的后果,民眾才能進行合理的選擇。憲政改革,就是怎么使得政府不能因為一些短期利益,而采取一些不當的措施。政府本身也和普通人一樣,如果只考慮眼前的問題,那么就很容易積累下長期問題,這是我們需要提醒政府要避免的。政府無論是什么民主體制,當前的政府一定有短線行為的趨向,美國也是如此。重要的是要劃定政府的活動范圍,政府的活動范圍過寬,那么政府的短期行為對經濟發展,社發展會影響比較大。但如果政府的行為范圍比較窄,嚴格控制在法律跨度之內,即使有追求短期行為,那么對社會經濟的傷害也不會很大。這是我的看法。(整理|本刊記者 嚴睿) 最新學者書柜 《2010商業模式(企業競爭優勢的創新驅動力)》(作者:張維迎/孔翰寧[德]/奧赫貝[德]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本書特別關注的是,在很多行業中,新的商業模式如何取代傳統的產品成為企業競爭優勢的驅動力,尤其是從提供產品向提供解決客戶問題的增值服務轉型的商業模式。作者把中國市場和西方商業理念的知識相結合,同時把實踐中的商業經驗和堅實的理論背景相結合。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