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志武:重新思考“中國奇跡”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17日 04:40 經濟觀察報
李利明 僅僅模仿是不夠的 經濟觀察報:最近各界討論最多的有幾個話題,一是圍繞新《勞動合同法》的爭議,二是中國經濟正在出現的新一輪國有化,三是在宏觀調控中,很多政府機構的行為又退回到強制性的行政手段,包括對一些競爭性產業的價格上漲進行直接控制。我們希望你能結合自己的調查和思考,談談對這些問題的看法。 陳志武:改革開放30年,到今天經濟成就很大,這是世人所見、世所公認的,中國人的勤勞終于有了成效。但是,我們也看到了許多問題,特別是因為體制改革相對滯后,各種問題開始表現出來。也因為過去只顧經濟發展而忽視體制改革,忽視對過去30年經濟成功背后的真正原因的研究與認識,在今天的具體政策制定上,極容易做一些搬石頭砸自己腳的事情。比如,重新國進民退,重回強制性行政干預,以各類名義過度征稅,強化政府作為投資者和消費者的角色,推出備受爭議的新《勞動合同法》,等等。表面看起來這些現象互不相關,但卻都是中國式漸進改革的必然結果,如果再繼續下去,可能到哪一天經濟倒退了,還不一定知道是怎么回事。 實際上,從改革開放30年的成就和問題中,我們更能理解幾年前楊小凱與林毅夫關于“后發劣勢”與“后發優勢”的爭論。林毅夫的“后發優勢”論指的是,后發展國家可以從先發達國家那里很快模仿到技術,不用重復先發達國家走過的彎路。而楊小凱的“后發劣勢”論指的是,正因為后發展國家可以輕便地模仿技術、快速發展經濟,所以會缺乏改革自己的制度的動力,結果犧牲了長久繁榮的機會,后發便利反成了“劣勢”。 幾年前,人們更多看到的是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所以,那時不少人認同林毅夫的“后發優勢”論。但是,現在,我們的確正在經歷楊小凱講的“后發劣勢”。我真希望更多人能認識到這一點,以糾正“后發劣勢”。 經濟觀察報:那么在你看來,中國過去30年經濟改革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陳志武:過去30年的經濟成功,是中國通過“改革”(市場化、民營化)和“開放”充分利用了后發的“優勢”所致。 我要強調,僅僅“改革”和“開放”是難以造成這些成就的,因為晚清、民國時期是私有市場經濟(所以,那時不需要做市場化、私有化“改革”),而且也是 “開放”(盡管晚清是被迫 “開放”),可是那時的“改革開放”沒有產生這種經濟成功。另外,單憑中國人的勤勞也不足以產生這種經濟成就,因為不只是今天的中國人才勤勞,晚清、民國時期的中國人也照樣勤勞。如果說今天的成功是因為“人多力量大”使中國成為世界工廠,這也站不住腳,原因是1830年時中國人口占世界的五分之二,而今天只占五分之一。 客觀講,中國經濟成就至少包括兩個主因:已成熟的工業技術和有利于自由貿易的世界秩序。這種發展條件或者說機遇來自于世界,具體講來自西方,而非源自中國。“改革開放”的貢獻在于讓中國加入了起源于中國之外的世界潮流,讓中國搭上了全球化的便車。后發之所以有“優勢”也在于這種“便車”已經存在。如何理解這點呢? 首先,我們看到,根據英國著名經濟史學家安德森·麥迪遜的估算,從公元元年到1880年左右,世界人均GDP花了1880年時間才增加了一倍。然而,從1880年到2000年,這短短120年里,全球人均GDP就增加了近5倍。也就是說,過去120年所完成的人均收入增幅,是1880年之前近兩千年人類所完成的增幅的5倍。這種發展發生在中國之外,在中國積極加入全球化之前,世界潮流也想把中國卷入,但中國要么拒絕、要么不情愿地介入。 從19世紀到20世紀,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發展?到1880年,工業革命已經過一個多世紀的發展,全面進入新的高潮,特別是從那以后,電氣技術、汽車技術、飛機技術、電話技術相繼出現,1940年代后又出現電腦和互聯網。工業制造技術越來越成熟,而交通運輸和通信技術的發展使這些技術的跨國移植變得可行。這些發展使世界人均GDP自1880年后飛速增長。這是中國在1978年甫一實行改革開放即能快速發展的重要前提,沒有這種工業革命背景,就不會有中國目前的成就。 經濟觀察報:你能否舉幾個例子。 陳志武:例子太多了。比如,中石油去年的營業額超過8000億,利潤將近2000億元人民幣,對中國GDP貢獻10000億以上(包括間接貢獻)。仔細想一想,中石油對中國GDP的貢獻是源自哪里?這10000億的產出,在100年以前是不可能有的。換句話說,100年前的晚清政府,不管它有多能干,也不可能出現中石油這樣的大企業。據我了解,地下鉆油技術在1859年的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發明,而石油行業真正有規模地發展還是1900年后的事。原因主要有幾個。第一,汽車業在1900年之后才開始出現,到了1910、1920年代在美國才有比較快速的發展。如果沒有1930年代建設的美國高速公路網絡,汽車的普及就不可能。沒有汽車的普及,石油的需求就不可能大。第二,飛機是石油業的另一個推動力量,雖然萊特兄弟第一次試飛成功是在1903年,但航空運輸的真正興起是二戰以后的事。 從這個意義上說,即使晚清、民國時期的中國再能干,也不可能出現像中石油這樣的大企業。而相比之下,到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的時候,汽車在全球的普及程度已經非常高,國際海運、空運的規模已經非常大,石油行業規模空前,中國很快就出現了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大型能源企業。現在,這三家企業加在一起,對中國GDP的貢獻在10%左右。 再比如,電力行業等也是19世紀后發展起來的。簡單說,中國GDP的80%以上都來自現代工業和服務業。 經濟觀察報:中國經濟增長得益于世界發展的大潮流,這一點不會有爭議。但是,中國人均GDP從1978年到1998年短短20年間就翻了兩倍,這是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上所沒有的。 陳志武:這當然是很大的成就,值得我們所有中國人自豪、慶祝。但是,我們也必須看到其背景。從1880年到1978年,世界人均GDP翻了三倍多,而在此期間中國的人均GDP只翻了一倍,這等于是中國把工業革命帶來的發展機會留給了1978年以后。實際上,從1950年到現在,全球人均GDP翻了兩倍,而中國人均GDP從1978年到現在也翻了兩倍多。也就是說,全世界人均GDP花了50年才完成的增長,中國只花了30年,中國的速度不是更快嗎?表面上,確實是這樣。可是,50年前國際秩序和工業技術的發達程度,跟30年以前中國準備改革開放時的情況,是沒法比的。 比如,個人電腦和微軟這類軟件企業都是在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才出現,互聯網在1980年代以后出現。這些新技術使生產能力、生產效率大大提高,只要后發國家愿意模仿,越是后加入發展的國家,其追趕的速度就越快。此外,在過去30年,不僅通訊技術和運輸技術使各國的市場范圍迅速擴張,而且從美國的里根、英國的撒切爾夫人,到蘇聯的戈爾巴喬夫,到中國的鄧小平,這么多國家同時進行市場化改革、自由貿易改革,使市場全球化出現突破性進展,這些都加快了中國的追趕速度,肯定比50年前的日本等亞洲國家的趕超速度更快。 不要說中國,就連美國的UPS(聯邦快遞)公司也一樣。UPS是美國最早開展快遞業務的物流公司,1909年在西雅圖成立,二戰之前雖然有一些發展,但規模不大,可是在過去30年,這家公司的規模突飛猛進,去年的銷售額是492億美元。如果沒有這一期間的全球化和各國市場化改革,UPS的銷售額不可能達到這種規模。 從以上情形我們可以看到,第一,從技術發展角度講,晚清時候的中國不可能出現過去30年這種經濟增長,民國時期也不可能。第二,從國際秩序變遷角度看,情況也如此。1914年之前,全球貿易體系和世界秩序是以海軍實力為基礎,你沒有海軍實力,你就不能發展世際貿易。連當年的跨國公司也要有自己的海軍。晚清政府即使想把當時的中國變成世界工廠,也不可能,因為首先要有自己強大的海軍。但是二戰之后,新的全球秩序是以規則為主體,今天美國的跨國公司要聘請許多律師,而不需要養龐大的軍隊。這也就是為什么1978年后,在沒有強大海軍的情況下,中國馬上就可以開展國際貿易,迅速變為世界工廠。 在討論過去30年經濟增長的時候,我們往往只把注意力集中在中國的縱向發展上,拿今天的中國跟過去的中國比,這樣當然容易看到奇跡。但是,如果把中國過去30年的發展、過去150年的發展放在全世界的大框架做橫向比較,并考慮到同期間的科學技術水平和國際秩序狀況,我們會發現,過去30年的發展與其說是中國的奇跡,還不如說是世界帶來的奇跡。如果靠模仿也能給中國帶來奇跡,那恰恰說明西方過去500年發展的科學技術和所建立的世界秩序的重要性。 經濟觀察報:這就是所謂的“后發優勢”了。 陳志武:是的,越是往后實施貿易全球化、資本全球化和科學技術現代化的國家,在增長速度方面就越有優勢。到目前,中國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但對科技創新的貢獻、對建立并維系世界秩序的貢獻卻很少,低于五分之一,但這些并沒妨礙中國利用別人建立的技術和世界秩序發展自己。不過,正因為模仿也能一夜暴富,往往使大家產生錯覺,好像體制改革并不重要。他們沒有意識到,模仿對于一個處于發展初期的國家來說的確管用,但自身卻很難內生出持續增長的推動力。僅僅模仿是不夠的。 新浪財經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及音視頻)特供新浪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來源:經濟觀察報網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