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偉:中國經濟增長能持續多少年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4日 00:24 《國際融資》
● 經濟學家談中國經濟 站在2008的起跑線上,中國將有一個怎樣的發展局面?今后還會保持怎樣的增長態勢?本刊記者兩次采訪了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劉偉教授,請他就我國宏觀經濟的未來走勢、所遇到的問題等發表看法 中國經濟增長能持續多少年——訪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劉偉教授 -本刊特邀記者 楊靜 經濟發展追平世界紀錄 1978年,在鄧小平的領導下,我們打開國門,施行改革開放的國策,到2007年已經是29年了。中國經濟從那時候開始,也已經持續增長了29年。劉偉提出:“如果2007年我國的經濟增長不低于10%的話,我們這29年的平均增長率就是9.7%以上,因為前28年的平均速度是9.7%。這就追平了一個世界紀錄。” 這個紀錄是日本連續29年創下的,平均增長率為9%。劉偉介紹說:“二次大戰以后,經濟高速增長保持最長時間的就是日本,日本9%的增長率保持了29年。從神武景氣到亞洲的‘四小龍’、‘四小虎’,都有一個經濟的高速增長時期:韓國大概保持了26年,新加坡保持了23年,我國臺灣大概保持了20年,香港地區大概保持了18年。我國從改革開放到今天,也有一個高速增長,這就追平了日本保持的世界紀錄。” 那我們是否就應該為這29年的高速增長歡呼雀躍了呢?或者就可以坐享其成,安享那“可預見的未來”?憧憬像哪怕僅僅是現在的新加坡人和韓國人那樣的生活? 問題不是這么簡單! 再持續增長幾十年 人們關注的是,中國經濟增長還能持續多少年? 劉偉接下來說到,沒有任何免費的午餐。特別像中國這樣的大國的發展,付出的的代價和成本將會比相對小的國家要更多。 “追平紀錄這個事實引出了一個質疑:別國高速增長,都收獲了一個果實,即成為了新興工業化國家,完成了市場化,完成了城市化,完成了工業化,成為了準發達國家。而我國呢?經過這20多年的發展,卻突然發現離真正的工業化還有很遠的距離。無論從城鄉結構、區域結構、產業結構、技術結構,還是就業結構、經濟的市場化程度,甚至對經濟的實際感受,我國離工業化都還有很遙遠的距離! “這樣一對比,就提出一個問題:是不是中國這二十幾年高速增長的質量比較糟糕?其實不是這么簡單。歷史事實證明,大國實現工業化遇到的阻力是小國無法比擬的!蔽覀儑胰丝诨鶖凳澜绲谝,并且城鄉差距大。要讓全中國都發展起來,是很大的系統工程。“我們國家,如果僅僅是城里人和城里人比,基尼系數是不大的;僅僅農村人跟農村人比,基尼系數也不大,但是要把城里人跟農村人都放一塊兒比,就很嚴重了,所以中共十七大提出:我們要縮小城鄉差距,這些都是很實在的問題!蔽覀兊墓I化遠還沒有結束,路程還很遙遠。 劉偉認為:“但不用為工業化的未完成垂頭喪氣,失去信心,因為這也給我們提供了一個絕好的契機:正是由于這二十幾年我們還沒有完成工業化,離工業化還有二十幾年的距離,所以中國的經濟至少還可以保持二十幾年高速的持續增長,這是一種可能,也是一種潛在機會。” 就歷史來說,日本在經歷了29年的發展之后便遭遇了持續衰退,韓國20幾年后也開始持久衰退,中國是否也要走這樣的路呢?劉偉認為:“中國不可能走這樣的路。因為中國經過這二十幾年的發展之后,離工業化和城市化還有很遠的距離。這意味著,中國在未來還能享受經濟持續增長的優勢。” 支撐未來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 對于看上去這么美的未來,當然不能空口無憑,劉偉提出了他對拉動未來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的看法。 “首先,固定資產投資不可能疲軟,到處還需要繼續投資。如果到發達國家去看,十年前是什么樣,現在基本上還是什么樣,沒什么變化;但到中國看,不要十年,就是十個月,就有變化。他們的狀態較發達,我們就是發展。我們羨慕他們的井然有序,他們羨慕我們的盎然生機。” 其次,是消費的增多。因為中國人多,消費自然大。人多雖然有它的缺點,但是人多也有人多的好處,特別是中國的新生兒,F在,每年中國的新生兒有1400多萬,這相當于歐洲一個中等國家的全國人口!拔覀兯氵^了,按照現在的生活水平,原有人口生活水平保持不變的話,僅僅滿足這些新生兒的生活條件,中國GDP每年就要增長4%。所以,中國經濟在未來一二十年里,經濟增長如果不出意外,4%的增長率屬于板上釘釘! 再次,出口需求!爸袊某隹谛枨笤鲩L很快的”。劉偉指出:別的不說,只要這三駕馬車——投資、消費、出口需求,就可以拉動中國經濟增長,“在2030年之前,我們算了一下,拉動中國經濟增長7%~9%。所以,中國經濟完全有可能在未來20幾年保持高速增長! 前有29年的高速增長,后面有二十幾年高速增長的可能性。如果我們把這種可能性變為現實,就等于中國經濟將要經歷一個長達50多年的高速增長! 保持持續增長的條件 但是,這種可能目前只是在經濟上有可能,F在,存在這樣一種共識,社會問題不僅僅是經濟問題;社會發展也不僅僅是經濟增長。所以要把這種可能變為現實,還需要創造很多條件,不僅包括經濟條件,更包括社會條件。 劉偉說:“就今天的經濟條件來說,關鍵就是發展方式的轉變。也就是將經濟增長從主要依賴要素數量的擴張,轉移到主要依靠要素效率的提高。否則,經濟繼續增長的可能性就沒有現實的基礎!倍实奶岣撸钜o的是要創新!鞍ㄆ髽I創新,也包括創新型國家”。沒有創新,就沒有技術進步,效率不可能改變,發展方式不可能轉變。但是技術創新業與制度的活力又有很大關系,而有競爭力的制度就是市場的制度。改革就是要在新的市場制度下,激發人們的競爭力。 只有在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兩個車輪的承載下,我們的增長方式才能轉軌,才能發生深刻的變化,才能使我們經濟繼續增長的可能變為現實。所以實現這個目標最要緊的就是要轉變發展方式,提高效率。 那我們要創造的社會條件是什么呢?僅僅是目前,我們要解決的突出社會問題就已經很多了。就人類歷史發展進程來看,在社會變革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會更多,對此劉偉認為,當代社會發展有三大難題:一個是平等和效率,一個是失業和空位,還有一個就是發展與環境。他們之間相互交織,造成很大的沖突。這三大矛盾,我們不可能完全解除,不可能根本取消,只能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特別是由于我國是一個注重平等和公平的社會主義國家,同時又處在發展階段的落后國家,再加上解決問題的資源又有限,在這個時候,效率與平等的矛盾更加突出!澳阋行示鸵懈偁帲懈偁幘鸵姓J人們之間的差別,承認了差別,人們之間才會有足夠的壓力和動力,但是這就犧牲了平等目標。” 所以,我們只能在兼顧效率與公平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在促進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著力解決社會問題,國家的未來發展才會有保障。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