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濟學人 > 正文
 

張曙光:中國經濟2006年可能會怎么走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06日 09:16 新浪財經

  

張曙光:中國經濟2006年可能會怎么走

新浪專欄作者張曙光。(新浪財經資料圖片)
點擊此處查看全部財經新聞圖片

  張曙光,經濟學教授。1966年研究生畢業,現在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天則經濟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席,中山大學、浙江大學等兼職教授,北京大學法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浙大天則民營經濟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席,《中國社會科學評論》主編。

  4月3日-4月9日,新浪財經把一周的時間留給張曙光。----編者按

  點擊進入張曙光的BLOG

            中國經濟2006年可能會怎么走     4月6日  星期四

  文/張曙光

  2005年的中國經濟在高增長、低通脹中平穩地走過,經濟增長率達到9.8%,消費物價上漲不超過2%,整個經濟運行比年初人們普遍預期的要好。

  2006年的中國經濟會怎樣發展?普遍認為,仍會保持較好的增長態勢,但分歧也很明顯,主要是會不會出現通貨緊縮?增長動力靠什么,是穩投資、緊投資還是松投資?雖然擔心通縮和主張緊投資的政策趨向不同,甚至相反,但其主要依據可能都是前兩年投資快速增長造成的產能過剩。與此相適應,在政策調整上也會有不同的選擇和安排。

  要對06年的經濟走向做出判斷,需要對05年的經濟運行做些進一步的分析。由于按支出法進行國民經濟核算,最終消費和資本形成要經過一系列調整才能最后確定,目前還得不到這方面的數據,我們只能根據貿易資料進行推算。國家統計局公布了經濟普查后調整的GDP數據,2004年中國的經濟總規模達到159878億元,按此計算,2005年的GDP大約是175546億元(未考慮價格因素)。在新增加的15668億元GDP中,貨物凈出口(1018.8億美元)比上年(319.8億美元)增加699億美元,合人民幣5669億元,即使減去服務貿易的逆差部分,其貢獻度也超過了30%,成為拉動05年經濟增長的一大力量。剩下不到70%的份額是投資和消費增長做出的貢獻。

  國際貨幣基金預測,06年世界經濟增長4.3%,保持了05年的增長態勢,世界銀行預測(2.9%)稍低一些。這就是說,外部需求不會有太大的變化。但是,由于人民幣緩慢升值和貿易磨擦加劇,中國的出口增長會回落,進口增長會加快,有人估計前者會回落到15%,后者會加快到40%,這樣,貿易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將是一個負值。這種情況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因為從歷史經驗看,貿易的波動是很大的,就是05年,進口增幅同比減少一半多,從36%下降到17.6%。但從國際國內的實際情況看,如果沒有重大事件發生,06年的進口不會大起,出口也不會大落,保持20-25%的增長率是完全可能的。按此計算,凈出口在892.5-1603.6億美元。如果取中間值,則是1248億美元,比上年凈增299億美元。如果今年的GDP增長9-9.5%,貿易的貢獻度將為10.99-11.61%。也就是說,06年經濟增長的90%要依靠投資和消費來拉動。由此可見,要保持今年中國經濟的快速穩定增長,消費的增長要有所提升,投資的增長也不能放慢,但結構需要調整和改善。這是形勢使然。

  在這種情況下,政策是否恰當就是一個重要問題。政府明確提出要繼續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和穩健的財政政策,這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問題在于具體操作。

  從貨幣政策看,05年M2增長17.57%,比年初計劃調控目標高2.57個百分點,M1增長11.78%,比上年末低1.8個百分點,人民幣貸款增加2.35萬億元,同比多增871億元,呈現出一種“寬貨幣”的態勢。央行對今年貨幣政策調控的預期目標是,M2和M1分別增長16%和14%,全部金融機構新增人民幣貸款2.5萬億元,基本保持了05年的態勢。不過,這并非央行的主動選擇。現在的問題在于,一是由于匯率浮動幅度過小,外匯儲備增長過快,不僅貨幣投放是被動的,央行實際上決定和控制不了M1和M2,而且對沖操作也是被動的,現在更是到了央票的集中兌付期。與此密切相關,二是商業銀行的流動性過大,貨幣市場利率偏低,加劇了銀行惜貸、慎貸,再加上股市低迷,資金流到貨幣市場,而未進入實體經濟,存貸差擴大,M2和M1增速差距擴大均證明了這一點。可見,貨幣政策趨緊是不大可能的,不使其過分擴張還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問題的關鍵還在于匯率,如果能夠擴大匯率浮動的區間,或者今年使匯率升值3-5%,壓力也許會小一些。

  我們反復說過,政策是重要的,但作用是有限的,政府干預的有效性也是可質疑的。決策部門要盡快確立相信市場作用勝于相信政府權力的信念。就以貨幣政策而論,通貨膨脹主要是商品價格上漲,經濟過熱有可能表現為資產價格泡沫,貨幣政策操作要關注資產價格,但緊縮貨幣能否抑制經濟過熱,現在還缺乏理論支持和經驗依據。日本的教訓是,緊縮貨幣刺破了泡沫,造成了巨大的經濟衰退。對于CPI,特別是核心CPI,運用貨幣政策調節是有效的,而對于產能過剩,能否用貨幣政策解決,也需要觀察和研究。對于市場的波動要有正確的認識,市場的調整是正常的,給市場調整以時間和空間是必要的。不相信市場,迷信政府干預,特別是一些救火式的粗暴干預,不僅成本極高,而且負作用太大。這是值得決策者認真思考和真正轉變的大事情。

  從財政政策看,近幾年財政收入增長很快,05年的稅收收入已達30866億元(不包括農業稅和關稅),這就為財政政策的調整奠定了基礎。收入政策調整的問題比較清楚,主要方向不是保證國家稅收的穩定較快增長,而是減稅。減免農業稅、個人所得稅起征點的提高符合這個方向,但數量和作用有限,關鍵還是企業所得稅和增值稅改革。內外資企業所得稅統一問題,去年由于商務部官員的阻撓,未能列入立法議程,但內外經濟失衡加劇和外匯儲備猛增的事實再次說明,商務部的政策立場是錯誤的和短視的,是以犧牲國人福利而保本部門政績和利益。今年有關方面不應再出此下策,如果再不修改稅法,用財政去補貼外商,政府是沒有辦法向老百姓交待的。增值稅轉型也可選擇適當時機在全國推行。

  與收入政策相比,支出政策的調整可能更加重要。應當明確,提升消費并不是只有增加收入,穩定投資也并不是只能增加政府投資。如果增加政府在基礎教育、公共醫療、廉租屋建設、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支出,就可能穩定和提升居民預期,使消費進一步活躍。目前,政府在這方面開始做了一些安排,如,“十一五”時期計劃五年新增農村教育經費2180億元,建立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但這還不夠。從國家財力來看,步子還可以更大一些。另一方面,要通過進一步打破壟斷,活躍民間投資,允許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原來的壟斷行業和基礎設施部門。要知道,壟斷既是造成某些部門產能過剩的重要原因,也是抑制民間投資的重要障礙,打破壟斷,讓市場發揮調節作用,既能抑制壟斷部門的過度投資,又能促進結構調整。如果不打破國有部門對重要服務業的壟斷,不是千軍萬馬擠進制造業,就是大家都炒房地產,經濟運行的過大波動就無法避免。不僅如此,解決好以上轉移支付問題,不僅為減免農業稅政策的真正落實奠定了基礎,也為在省以下各級推行分稅制改革創造了條件,同時,還為建立公共財政找到了可行的道路。

  只要這樣做了,消費會有所提升,投資也會穩定,不僅今年的增長目標會實現,消費物價進一步下跌的可能性也會排除,也會有利于長期經濟發展。

  2006-01-18,于北京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27,100,000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