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濟學人 > 經濟學人--溫鐵軍 > 正文
 

溫鐵軍:農民工年創財富5萬億回報不足40%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2月17日 01:24 第一財經日報

  

溫鐵軍:農民工年創財富5萬億回報不足40%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院長溫鐵軍(資料圖片)
點擊此處查看全部財經新聞圖片

  學者憂慮農民利益分配現狀

  本報記者 石玉 發自鄭州

  “近年絕大部分出讓交易的土地是從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征用來的集體土地,但是,在收益分配中農民僅得10%到15%,政府及其機構得60%到70%,以地生財成為地方政府的重要籌
資手段,卻使許多農民成‘種田無地、就業無崗、社會無份’的三無人員。”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張曉山說。

  15日~17日,“全球化與農村發展、新農村建設國際研討會”在鄭州召開,來自中國社科院、國務院政策研究室等機構的官員和專家就如何找到失地農民長期受益的辦法等問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農村要進行土地制度改革,土地增值部分應該更多留給農民。”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高尚全認為,應該想法提高對失地農民的補償,如農民可以進行入股,實現利益長期化,從而讓他們更多地分享改革成果,而非像過去的一次性買斷。

  

清華大學教授孫立平說:“城市和農村儼然兩個不同的時代和不同的世界;但這兩個世界又是同一個市場、同一個價格,農村人在醫療和教育上的價格和城市基本一樣,如做個大手術花費基本相同,但城鄉收入現在相差6倍,這必然使得農民的生活艱難。”

  而進了城的農村勞動力,也因為工資收入太低,一直無法融入真正的城市生活。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院長溫鐵軍舉了一串數據:進城務工農民人均每年創出不少于2萬元的財富,按全國2.5億農民工來計算,一年創出財富5萬億元,但他們得到的回報不足40%,其余的則被轉化成資本收益。

  “我們的勞動力成本低廉的競爭優勢,在很大程度上擠壓了農民工合理的勞動待遇和基本的社會保障的形成。”張曉山說。

  針對農村公共投入(教育、衛生、基礎設施)不足的問題,農業部產業政策與法規司巡視員張紅宇表示,建設新農村要加強農民的社會保障。現在上海市就在探索,計劃利用15年時間建立農民生活保障體系,首先從低標準的200元開始,幾年后提高標準,十幾年后實現城鄉一體化。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2,310,000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