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欣:取消人口流動限制 城市化是剩余勞力出路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03日 17:09 《財經時報》 | |||||||||
中國的城市化程度滯后,造成中國經濟和就業結構中第三產業的滯后。中國需要盡快取消人口流動限制,推動和加速城市化,促進非農業和服務部門吸納更多就業人口 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城市化滯后的問題,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到。對中國城市化滯后的嚴重性及其惡果,很多人認識不足。我認為現在不能消極等待,需要政府拿出辦法來積極推動城市化。其中一個核心就是快速改革戶口制度,允許遷移和居住自由。
按其他國家的經驗,中國現時的城市化程度應該在42%到46%之間。用數字來說,中國的城市本來應該容納另外1.2億到1.8億的農村人口。但是由于行政的限制政策,這部分人口仍然留在農村。從整個國家來看,推動城市化,鼓勵農民進城,是解決中國就業的有效戰略,也是根治不發達國家類型失業的根本手段。 剩余勞力需要出路 中國目前失業問題比較嚴重,城鎮估計有2千萬下崗待崗勞力,目前農村有1.5億剩余勞力。中國的失業有轉型經濟和不發達經濟的雙重原因。在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轉型過程中,失業大量增加。這是因為:第一,經濟結構的調整使生產面向市場,從而使原來指令計劃體制下缺乏市場需求的盲目生產下馬,造成這些部門和企業的職工失業。第二,競爭和私有化使企業勞動生產率提高,企業為在市場競爭中生存不得不裁減冗員。這類失業主要發生在城鎮。 除了轉型國家的通病以外,與東歐蘇聯不同,中國還處于經濟發展的低級階段,資本不足。城市和現代經濟規模太小,不足以大規模吸收農村的轉移勞力。在中國農村,商品經濟和服務業落后,第三產業部門創造的就業很少。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沿海地區的帶動下,特別是在港臺資本的直接投資下,發展了出口導向的勞力密集工業,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大量農村剩余勞力流向沿海地區,大城市,以及其他城鎮,大大減輕了農村剩余勞力的壓力。改革的20年中經濟發展已經吸收了近2億的農村勞力。即便如此,中國農村仍有1.2億到1.5億勞力。靠鄉鎮企業發展來解決就業的潛力已經有限。 城市化促進第三產業就業 要解決這些剩余勞力的出路,按照世界其他國家發展的歷史來看,隨著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要靠第三產業部門的發展以及該部門就業的增加來吸收勞力,而發展第三產業或服務業部門,一個關鍵的要素是城市化。 中國過去長期以來實行戶口政策,管制人口流動,強迫人口留在農村,這種政策阻礙了城市化進程。中國的城市化滯后,相應地也造成了中國經濟和就業結構中第三產業的滯后。 中國非農業部門的就業比重是比較低的。印度的人均收入低于中國,但是在非農業部門、在服務行業的就業比重,比中國高。1990年中國人均產值按購買力平價(以1987年價格為基數)算是1376美元,印度是982美元,中國高。但是,中國在非農業部門的勞力就業比重僅為27.8%,而印度為36%。中國服務部門就業的占全部勞力的12.5%,而印度占17.5%。 從世界各國發展的經驗來看,城市化是決定發展過程中經濟和就業結構改善的重要組成部分。城市化程度提高一個百分點,非農業就業可以提高0.72個百分點,約增加490萬非農業就業機會。 假如我們能夠按照上述比例調整就業結構,非農業部門就業可以增加十個百分點。這就意味著可以從農業剩余勞力中轉移7000萬。這遠遠高于單靠增加固定資產投資的方式。因此說,促進就業結構的調整的最有效的方式是推進城市化。 應取消人口流動限制 和中國城市化密切相關的是有步驟地發展城市,鼓勵農民進城。中國目前6000萬流動人口中,估計有3000萬已有相當固定的工作城市。其中很大部分在同一地點已工作多年。 從世界發展的經驗和城市工程技術的發展來看,城市的規模效應超過了它的負面影響,現代技術甚至可以使城市的污染處理比分散農村的處理更為有效。 因此,大城市包括上海北京,都可以有計劃地讓已有穩定工作多年的移民定居下來。其它中小型城市也可以積極擴大規模,讓農村人口向城市集中。 加速城市化本身是一個巨大的基建投資,并以乘數效應創造就業。發展城市要對交通,住宅,通信,水電供應,教育服務設施等等進行巨大投資。這些建設本身就需要雇傭大量人員。對城市化在財政、信貸上加以扶植,可以大大加快就業機會的創造。 外來勞力對城市就業市場有兩種效果,一是互補效果。外來勞力增加了對管理人員和消費的需要,給城市居民創造了新的就業機會。二是競爭效果。外來勞力在低工資、強勞力、不怕臟累等方面比城市勞力更有競爭力,可能對城市中非熟練工人造成競爭壓力。 總體上說,農民進城對經濟發展和就業創造一定是正面的,但是各城市出于本地居民的壓力,自然會采取種種限制措施。中央政府必須在對城市居民提供社會保障的條件下,盡量取消這些限制。 (作者為美國俄亥俄州立托列多大學亞洲研究所所長,經濟系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