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哈僵局再現歐盟機制缺陷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30日 18:59 《財經時報》 | |||||||||
由于歐盟決策機制的缺陷,本來只是和歐盟的部分成員國的利益沖突,經過歐盟決策機制之后卻形成整個歐盟與中國的對抗。歐盟內部需要進一步一體化,并提高決策效率 □ 梅新育 看來,WTO多哈談判的命運要再次系于農業問題了。香港會議正日益臨近,但歐盟仍然
根據波特曼的這項提議,美國將削減60%以上的農業補貼,在未來5年大幅度削減農產品進口關稅,將發達國家的最高關稅限制在55%~90%之間,并在2023年取消發達國家一切扭曲貿易的農業補貼和關稅。兩項比較,無怪乎絕大多數貿易伙伴將歐盟看作談判僵局的癥結。 更糟的是,就是這樣一份不能令人滿意的方案,歐盟代表曼德爾森也要為此付出巨大努力,去說服某些持反對意見的歐盟成員國,特別是法國,因為法國是歐盟共同農業政策最大受惠國,每年獲得農業補貼近100億歐元,占歐盟農業補貼總額的22.1%、歐盟總財政支出的9%。歐盟若削減農業補貼,受影響最大的就是法國。“我們不接受曼德爾森在WTO談判中以任何形式討論農業問題”,法國農業部19日更發表了口吻如此嚴峻的公報。 民以食為天,農產品貿易向來是國際貿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發展中國家眾多農民安身立命的希望所在,但又是個難以達成統一貿易規則、經常爆發摩擦的老大難領域。 早在二戰之后關貿總協定起步之時,農產品就已經是國際貿易中的敏感難題,由于美國這個世界頭號農業大國的堅持,農產品貿易問題起初被排除在關貿總協定自由貿易體系之外。1994年結束的烏拉圭回合談判雖然歷經艱險達成了《農產品協定》,首次將國際農產品貿易全面納入關貿總協定/WTO這一全球多邊自由貿易框架之下,并于1995年1月1日生效,但《農產品協定》所構建的國際農產品貿易框架仍然存在眾多缺陷。 即使不考慮農產品市場準入中的眾多貿易壁壘、發達國家給予農產品出口的補貼和信貸,僅發達國家對國內農業生產的巨額補貼,就嚴重損害了發展中國家農業的發展機會。盡管《農產品協定》將國內農業支持政策劃分為“綠箱政策”和“黃箱政策”加以管理,鼓勵各國減少干預農產品價格、扭曲貿易的“黃箱政策”措施,盡量采用不與農業生產掛鉤的收入支持和其他“綠箱政策”措施,但發達國家能夠使用的“黃箱政策”補貼空間仍然相當大。 從2000年開始,至世貿組織新一輪談判達成新農業協定之前,歐盟每年仍然可以為農業提供769億美元黃箱補貼,日本為284億美元,美國為191億美元。而且美國、歐盟還將過去屬于黃箱政策的補貼措施轉化為綠箱措施支持,以此繼續支持農產品生產,增加出口。發展中國家在多哈回合談判中,通過集體行動要求在農產品貿易中的正當權益,實屬天經地義。 其實,相對于制造業和服務業而言,在法國這樣的發達國家,農業實在是一個太小的經濟部門,大可不必舍大就小。即使在歐盟內部,許多成員國也認為,法國主導的農業補貼機制花費了歐盟太多的財政支出,導致地區發展基金和科研投入捉襟見肘,嚴重阻礙了歐盟發展。 前幾天,英國發布的《世界研究開發排行榜》顯示,過去兩年內,歐盟企業研發投入僅上升2%,而美國和亞洲企業都增長7%,比過去4年的平均水平分別增長12%和8%。法國總統希拉克26日發表文章表示,歐盟發展不能局限于簡單的自由貿易區,應該加強團結并增加在科研和創新上的投入,以應對全球化挑戰。既然如此,法國就更應該反思自己的農產品貿易政策,是否正在為了過去而犧牲未來。 農產品貿易僵局再次凸顯出了歐盟決策機制的缺陷:歐盟既是一個單獨的政治經濟實體,又是25個主權國家;盡管歐盟在對外政策方面一直追求用一個聲音說話,但“歐洲利益”未必與國家利益完全重合;加之歐盟內部決策機制仍然存在缺陷,需要成員國一致通過的事項仍然太多,可以有效多數票表決的事務仍然太少;即使在可以有效多數票表決的事務中,表決票數分配方式也需要改進。表現在中歐關系中,往往是務虛的議題容易一致通過,務實的議題難以達成共識。 結果,在一些問題上與貿易伙伴存在利益沖突的本來只是歐盟的部分成員國,經過歐盟決策機制之后卻形成整個歐盟與中國的對抗。對此,我們希望歐盟內部一體化盡快取得更大進展,提高決策效率。畢竟,不僅多哈談判進展符合中國利益,而且一個決策效率較高的歐盟將大大提高其作為“全面戰略伙伴”的價值。 (作者為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