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學者隨筆 > 正文
 

李華芳:資本價格發出什么信號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12日 07:15 第一財經日報

  李華芳

  比爾·蓋茨最近宣稱,中國創造出一種以消費者為中心的“嶄新的資本發展形式”。無獨有偶,《紐約時報》、《時代》雜志也紛紛刊出文章力捧“中國概念”。“中國熱”在美國方興未艾。而實際上,這股熱潮主要是經濟增長的帶動下,文化和政治一并突進,顯示出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越來越舉足輕重。但通常越是這個時候越需要冷靜和清醒。

  從2003年下半年一直到現在,盡管有宏觀調控,但中國經濟仍然飛速發展,國外和國內民間資本的投資沖動一直存在。所以蓋茨之言,權當他是客套話為好,因為中國的消費額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一直在穩步下降。實際情況是:中國的增長大部分是靠投資拉動的,尤其是靠FDI來拉動。而這種單純靠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情況很難持續長久。

  現實也的確不容樂觀。從資本市場放出來的信號也并非全是好消息。且不說

證券市場6年熊途不斷,單看香港資本市場上的“中國概念”,從神華
能源
、交通銀行到中遠控股,市盈率都遠遠低于預期。例如神華能源IPO雖然集得29.5億美元,但是離最初集資36億美元的目標相去甚遠。根據效率市場假說,所有市場上的信息都已經被“消化”,價格反映的就是市場的真實情況。也就是說,在自由的香港資本市場,市場對中國概念的看好程度已經下降。這一跡象背后說明中國熱已經開始降溫。

  資本市場是冷暖自知的。資本的價格是整個經濟的指示信號。因此,當一個經濟體的邊際收益與其他經濟體相比較,并不具有優勢的時候,資本就會朝其他經濟體轉移。從FDI的下降到中國概念股在香港資本市場被看低,對

中國經濟來說,這或許正是一個來得非常及時的信號。

  或許經濟是否開始變冷,經濟學家有不同意見。但是對于決策者而言,如果不能準確把握經濟到底是處于高峰還是低谷的情況下,出臺政策應該相當謹慎,盡量避免政策時滯效應對經濟運行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作者為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