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冬:銀行業革命悄悄來臨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03日 11:37 《財經時報》 | |||||||||
短期融資券的出現,實際上代表著公司債券市場的啟動。它打破了銀行對融資的壟斷,使企業直接與資金接軌,對中國的銀行業和資本市場可能帶來革命性的沖擊 文 陶冬 如果說中國的銀行業進入了一個變革的時代,相信多數人都會同意。在WTO協議下人
中國人民銀行于5月24日發布《短期融資券管理辦法》,允許符合條件的企業在銀行間債券市場向機構投資者發行短期融資券。這項政策舉動并未引起媒體多少關注,但是它對中國的銀行業和資本市場卻可能帶來革命性的沖擊,只不過這場革命是靜悄悄的,其結果也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體現出來。 簡單地說,短期融資券的出現,實際上代表著公司債券市場的啟動。目前這個市場只對機構投資者開放,只做短期債券,但是意義極為深遠。它繞過了各個行政部門的審批門檻,打破了銀行對融資的壟斷,使企業直接與資金接軌。 短期融資券發足伊始,已有中國聯通、中石化等大型企業對此表示濃厚興趣。筆者估計今年短期融資券發行金額會達到1000億元人民幣,明年應可以超過5000億元。比起銀行現有的八兆六千億元短期貸款余額,融資券市場只是一個區區小數,不過它卻拉走了各銀行最優質的客戶,因此對銀行業的沖擊甚為深遠。 從宏觀角度上看,短期融資券市場的啟動,起到了一石三鳥的正面作用。 首先對企業來講,融資成本大幅降低。銀行的一年期流動資金貸款基本利率為5.58%,而短期融資券利率不到3%。中國的資金流動性泛濫,銀行同業拆借利率長期低下,不過企業籌資卻必須進銀行的門,還不時受信貸調控政策的干擾。資本市場融資為高信用度優質企業提供了新的選擇,可以大大降低它們的融資成本。 其次,債券市場的發展有利于降低金融風險。中國金融市場上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比例嚴重失調。公司債市場的欠缺和A股市場目前的困境,使95%以上的企業資金依賴于銀行貸款。這在世界各主要經濟體系中絕無僅有,也十分危險。通過融資券,將部分資金風險轉移到非銀行機構投資者,對于維護金融穩定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再者,這樣做有利于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中國的銀行利率本質上還是由國家決定的。理論上講,銀行在利率上下浮動方面有一定的酌情權,但是債券市場并不成熟,利率曲線也不完善,銀行很難據此進行風險管理。沒有以市場供求為依據的商業利率,就沒有有效率的資金分配,在某種程度上導致產業結構的失調。 發展公司債市場,在宏觀上是正確的。它對減低企業融資成本、控制金融風險、優化資源配置都會起到正面效果,但同時也對銀行形成重大沖擊。銀行們也許現在還沒意識到優質客戶流向債券市場對它們的影響,可能不亞于外資銀行的侵入。只是這場革命在“潤物細無聲”中展開。 近來銀行改革如火如荼地展開。從國家注資到接納國際戰略投資伙伴,再到海外上市,主基調似乎是集資、增強體力。對于早前不良資產高企的銀行,集資無疑是必要的,不過銀行改制成功與否,取決于贏利能力和風險管理。有貸款必然有風險,關鍵是風險管理。至于贏利水平,則取決于留住優質客戶和開發新產品(如消費信貸、非利率產品)。 且把來自債券市場的挑戰看成外資侵入前的一場演練。秋季感冒一次,或許可以免掉冬季一場大病。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