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濟學人 > 正文
 

美元貶值背后的美國國家利益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01日 07:02 第一財經日報

  禹鐘華

  美元以強勢進入新世紀,其后便是一個持續的貶值過程,這種貶值的勢頭至今沒有扭轉的跡象,而學者們普遍認為美元將在中長期內呈弱勢。相關分析很多,多以美國居高不下的“雙赤字”、經濟復蘇乏力、較低的利率水平、戰爭、石油價格以及金融丑聞等因素來解釋美元的跌勢,這些因素固然可以解釋美元的短期走勢,但是,我們更應該從一個長期的、
綜合的角度來審視美元的貶值,從而認清美元貶值的實質及其根本原因。我們的分析將從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瓦解開始,對美元進行一次全息描述。

    現行國際貨幣體系是個“叢林體系”

  現行國際貨幣體系——牙買加體系是在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廢墟上建立起來的,它只是事后追認了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這一事實,承認了黃金的非貨幣化和浮動

匯率制度。而在當時,黃金的非貨幣化以及隨之而來的浮動
匯率制度
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和不可阻擋的,人們對這一事實的承認更像是給自己的臺階,反映出人們在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這一巨大歷史變革面前的無能為力。

  布雷頓森林體系尚屬人為的國際貨幣秩序,其人為成分主要體現在“雙掛鉤”(美元與黃金掛鉤、各國貨幣與美元掛鉤)這一國際貨幣制度的安排上,這一安排既保證了貨幣的價值基礎,又保證了國際范圍的固定匯率制度,具有較強的人為設計因素。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的主要原因在于該體系最終不能保證貨幣對黃金的兌換,所以,該體系瓦解的實質是其人為秩序的瓦解,其后的牙買加體系是對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后形成的事后追認,而幾乎沒有任何人為主觀設計的成分,因此,牙買加體系是個純粹的自然秩序,學者們稱其為“無體系的體系”。自然秩序是以勢力為基礎的,從而,現行的牙買加體系成為弱肉強食的“叢林體系”,美、歐發達國家在現行國際貨幣體系中獲得了巨額壟斷利益,缺乏公正性成為現行國際貨幣體系的主要特征。

    美元霸主地位的財富效應

  筆者定義匯率制度的財富效應為:通過匯率制度本身直接帶來的、各國間的財富再分配。例如美國得自于現行體系中的利益,都是來自于匯率制度本身,而非技術水平、產品

競爭力、資源稟賦等其他方面。僅僅匯率制度本身就能直接給美國帶來巨大的利益,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只享有權利,不承擔義務。當美國于1971年8月宣布停止美元兌換黃金時,這意味著一個單方面“撕毀合同”的逃債行為。“黃金非貨幣化”解除了美國作為國際金融霸主的唯一一項義務。由于歷史的慣性,美元仍是世界貨幣,但是已經沒有了兌換黃金的義務。同布雷頓森林體系中的地位相比較,現在的美元只享有權利。

  二是世界范圍的鑄幣稅收入的大幅增加。作為世界貨幣的美元始終為美國帶來巨額的鑄幣稅收入,在牙買加體系中,美元和黃金的脫離使得鑄幣稅收入大幅提高。用黃金保證貨幣價值和用信用保證貨幣價值對美國而言其間所負擔成本的差異是無比巨大的。美國只付出了發行信用貨幣的成本就獲得了美元作為世界貨幣的利益,可謂無本萬利。

  三是利用匯率浮動擺脫債務。浮動匯率制度下的牙買加體系更像一個角斗場,完全靠政治經濟實力來決定利益分配。美國自然在這樣的博弈中收益最豐,日、歐緊隨其后。從總體趨勢來看,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以后,美元始終處在跌勢之中,從布雷頓森林體系規定的35美元兌換1盎司黃金到目前國際黃金市場上400多美元兌換1盎司黃金的變化,可以清晰地看出,30年間美國的債務縮水了10倍多。

  各國用實體資源換取的美元在不斷地貶值,美國以低廉的成本在世界范圍內掠奪了大量的資源。所以說相對于美國的國際收支理論與其他國家比較是不同的,其他國家進行國際貿易所需的世界貨幣需要用實體資源換得,進而其逆差的彌補也是需要用實體資源換取世界貨幣來彌補。對于美國而言,美元就是世界貨幣,美國可以用自己的信用貨幣進行世界支付,也就是“印刷機”在支付。在這一過程中幾乎沒有貨幣成本或貨幣成本十分低廉,貿易逆差對美國而言絕對沒有像對其他國家那樣壓力巨大,甚至具有明顯的好處。

  至此,我們找到了美元貶值的根本原因,即符合美國的利益。美國擁有“世界貨幣”美元的發行權,因此美國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匯率水平。回顧歷史,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后,實行浮動匯率制度以來,美元的走勢始終是符合美國利益的。

    多極均勢:建立公正的國際貨幣體系

  由于存在巨大的財富效應,使得現行國際貨幣體系具有明顯的不公正性,進而效率低下,金融危機頻發。匯率制度的財富效應成為萬惡之源。而美國作為最大的既得利益者,是現行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的最大障礙。

  貨幣制度的主要功能應該是提供服務和便利,而不應該成為獲利的機制。現行國際貨幣體系之所以具有明顯的財富效應,其原因在于權力分配不均。美國壟斷著世界貨幣的發行,而美國只根據自身的利益決定世界貨幣的發行。因此,現行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的前提、關鍵以及難點是國際金融領域中權力的建立和分配。超然權力的存在才能使改革的原則得以貫徹、改革的方案得以實施。

  在目前缺乏秩序的國際金融領域中,權力結構是根據實力對比形成的,超然于國家之上的權力的形成仍不具有現實性。然而,可以以“多極均勢”為首先的努力目標,只有在勢均力敵的情況下,才會有公正的談判,體現公正效率原則的改革措施才能得以實施。具體而言,就是形成幾個貨幣方面的國家集團來制衡美國,打破美國一超獨大的局面。這個思想在國際貨幣領域中的體現就是目前十分流行的最優貨幣區的思想。這里,筆者有幾點補充:①美、歐、日“穩定三島”的思想需要進一步深化,理想的體制應該是一個開放的體制,以“三島”為基礎,但不應局限于“三島”,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還應包括“四島”或“多島”,最終形成“多極均勢”。②以最優貨幣區的方式對各國的金融實力進行重新整合,這樣可以比較迅速地形成可以制衡美國的幾個貨幣集團。最優貨幣區的建設范圍要廣泛,這樣公正的原則才能最大程度地體現,否則被排除在外的國家將沒有機會或很難爭取自身的權益。③打破美、歐、亞的格局。在建立貨幣區的問題上,人們已經形成了美、歐、亞這樣的思維定勢,即貨幣區的建設要根據美元區、歐元區和亞元區這樣的思路進行,這種思維一旦形成就裹足不前。貨幣區的建立主要根據經濟條件,而不是地緣政治,應該打破洲際的界限,根據經濟條件和利益原則,在全球范圍內結成數個貨幣聯盟。就中國而言,應該進一步加強中俄和中韓的貨幣合作。(作者為遼寧大學經濟學院金融學博士)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