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查子安 趙耀
前一段,國內銀行案件頻頻曝光,理論和實務界對于操作風險的探討不時見諸媒體報端。對于國內商業銀行來說,如何看待自身面臨的風險狀況,如何認識并采取措施切實防范操作風險?本刊記者為此采訪了中國農業銀行行長楊明生。
記者:楊行長,前一段國內銀行大案、要案屢有發生,造成了大量的資金損失,也嚴重影響了銀行自身信譽和社會形象。有人把銀行內部的風險隱患視為隨時可能爆炸的地雷,這說明了我國銀行業防范風險的形勢異常嚴峻。您對銀行業的風險狀況有何看法?
楊明生:事實上,一切行業的所有企業在運營過程中,都必須面對特定的風險。但是對于銀行來說,面臨的風險種類更多、范圍更廣、重要程度更高、影響也更大。可以說,銀行自古以來就是一個高風險的行業,這是由銀行經營的性質和發展狀況決定的。
首先,銀行將社會上的閑置資金集中起來,再運用到社會中去,為存款人、借款人提供服務,并使借貸雙方和銀行從中獲益。在創造信用、繁榮經濟的同時,也將各行各業的風險都吸納到銀行中。其他企業都拒絕、排斥和回避風險,而銀行主動接受風險,并力圖在防范化解風險的基礎上生存和發展。可以說,銀行業的歷史就是一部銀行管理風險的歷史,銀行的所有經營活動都必須考慮相應的風險。
第二,銀行經營的對象是貨幣資金及其衍生產品和服務,這意味著銀行業面臨的風險具有易發性和易損性的特點。
第三,隨著世界金融一體化趨勢的加強和金融市場的迅速發展,銀行間競爭日趨激烈,金融創新日漸活躍,先進技術不斷應用,業務品種越來越多,這為銀行經營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同時也使銀行業風險更加多樣化和復雜化。
另外,銀行業往往是社會經濟領域的核心,其經營活動的影響具有很強的外溢性,潛在風險一旦形成巨額損失,將直接影響到銀行體系乃至整個社會的穩定。
銀行業的高風險特征決定了銀行從誕生的那一天起就時時刻刻與各種各樣的風險相伴并在控制、防范、化解風險的過程中不斷成長、壯大,銀行經營狀況的好壞終將取決于其風險管理水平的高低。正如我國《商業銀行法》所規定,商業銀行的經營原則是“安全性、流動性、效益性”。三原則中,追求經營的安全是第一位的。當前,國內銀行業大案、要案接連發生,一方面說明我們對風險防范的重視程度還不夠,內部控制存在漏洞和不完善的地方;另一方面也正是我們健全制度、完善管理、加強內控、提高風險防范能力的契機。
記者:操作風險是近期監管層與商業銀行實務操作部門非常關注的問題。2004年6月,巴塞爾監管委員會發布了《巴塞爾新資本協議》,將操作風險納入商業銀行的最低資本要求。您認為這對于國內商業銀行有何借鑒意義?操作風險是否已成為商業銀行面臨的最主要風險?
楊明生:巴塞爾監管委員會是一個協調跨國銀行管制活動的國際性行業組織,自其產生以來一直致力于制定適于各國銀行管理當局的統一管理規則和標準。在其發布的一系列巴塞爾協議中,一個突出貢獻就是資本管理與風險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創新。根據巴塞爾協議,銀行在安排資本規模和結構時必須考慮資本充足性約束,實行包括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和操作風險在內的全面風險管理。同時,巴塞爾協議還針對各種風險提出了一整套循序漸進的資本金計算方法。這些理念、標準和方法來源于對世界銀行業數十年來慘痛教訓和實踐經驗的研究和總結,已成為當前各國銀行進行管理和運作的必要借鑒。
對于國內商業銀行來說,要達到世界先進銀行的管理層次和發展水平,關鍵同時也是難點就在于經營理念的更新、運作機制的變革以及科學方法的恰當運用。近期,國內商業銀行因操作風險引發的案件不斷爆發,損失巨大,這表明了我們在操作風險管理方面存在諸多問題。積極研究和借鑒國際上對于操作風險管理的最新理念和方法,可以指導國內商業銀行在經營實踐中防范和控制操作風險。
至于操作風險是否是商業銀行面臨的最主要風險,我想最好不要做這樣的界定。人們的一個慣常思維就是在強調一方面的同時往往會不由自主忽視對另一方面的重視。1999~2000年四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成立,剝離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貸款近14000億元。時至今日,又有數千億元不良資產沉淀下來。可見信用風險和不良貸款問題始終是困擾國內銀行特別是國有商業銀行發展的最大問題。市場風險一直是國際銀行業遭受重創的一大因素。對國內銀行業來說,金融衍生工具的運用和金融創新活動遠未及跨國銀行發達,資金交易大多集中在各家銀行總部或分行層面,并且限制較多,這使得現階段國內銀行的市場風險尚未充分顯露。但是隨著金融市場的發展以及同業競爭的加劇,市場風險所帶來的問題必然日益嚴重。值得注意的是,信用風險和市場風險發生的同時往往因操作風險結合其中而大大加重了對銀行的沖擊力度。例如,巴林銀行原排名于世界先進銀行之列,如果嚴格執行其風險管理和內控制度,下屬公司一個執行經理的交易失誤最多只能使銀行的報表不太好看。但在越權操作和違規交易的情況下,損失被無限放大,最終造成了銀行倒閉。再比如,如果債務人出現信用問題無法償還到期債務,可能造成一筆壞賬,但如果出現內外勾結,銀行的損失就要大得多了。對于信用風險,我們要嚴格控制;對于市場風險,我們要未雨綢繆;對于操作風險,我們要高度重視、切實防范。三種風險都要嚴格防控,不能有所偏廢。
記者:國內許多案件大多由于操作風險沒有控制好而發生,您認為國內商業銀行操作風險控制不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楊明生:操作風險涵蓋范圍廣泛,既包括內部程序、人員和系統方面的損失,也包括難以估量的外部影響,對操作風險的控制囊括銀行經營的各個方面。綜合國內案件情況,最突出的問題在于制度沒有得以切實執行。國內商業銀行都制定了一定的操作風險防范和制度約束措施,例如各行普遍實行授權復核制度、崗位分離制度、重點環節控制制度、對賬制度、審計稽核制度等制約機制,在業務流程操作和系統開發運營方面也有嚴格的制度規范,但是這些制度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出現了偏差。
一是制度本身存在一些問題。例如:有些制度不夠精細化,對某些關鍵控制點的規定存在遺漏;部分制度更新遲緩,未能與業務發展、技術進步和產品創新保持同步;制度之間不能很好地銜接,甚至有的規定相互矛盾;許多制度沒有進行應有的整合。
二是對于執行制度的認識不夠。制度是員工行為的準則和業務操作的規范,商業銀行的一切活動都要嚴格按照制度的規定執行。但是不少員工缺乏遵守制度的觀念和風險防范意識,往往有章不循、麻痹大意,加大了銀行的操作風險。
三是制約機制不夠嚴密,監控不嚴,事后監管和審計防線作用沒有充分發揮。
四是懲罰措施較輕。如果沒有造成損失或案件,對違規人員往往只采取教育和限期整改等措施,很少進行嚴厲處分;對于造成損失或釀成案件的人員,處罰也不夠嚴厲,懲戒作用有限。
五是經營指導思想有誤區。例如:許多營業機構目光局限于完成考核任務,甚至不惜冒著違規操作的風險以實現短期業績;有的營業機構出現犧牲內控管理為減員增效讓路的情況;許多員工在操作崗位,卻被迫承擔了大量營銷任務。
記者:您認為商業銀行要防范操作風險,應做好哪幾個方面的工作?農業銀行在這些方面已采取或計劃采取哪些措施?
楊明生:防范操作風險,要從文化理念、制度建設、機制創新、科技手段、案件查防等各方面入手,形成“文化約束+制度制約+系統制約+監管制約+違規懲戒”的風險防范模式,全方位構建并筑牢風險防范的“免疫系統”。農業銀行正積極采取措施,力爭通過三到五年的努力,建立起以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和先進的制度文化為基礎,以科學的內部控制綜合評價體系為核心,以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為保障,以嚴格的自律監管和審計監督為手段,以多層次的信息系統為支撐的內部控制體系,切實避免大案要案和重大違規問題的發生。
一是確立風險防范理念,使遵守規章制度成為一種文化。理念是行動的先導,文化是無形的約束。理念引發觸動,觸動促成行為,行為形成習慣,習慣久而久之凝聚為文化。文化一旦形成,就變為一種力量,直接指導、激勵和約束著員工的行為。孔子說過,“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如果周圍的人都恪守制度,按章行事,原先心存不軌的人也能變成循規蹈矩的模范,這就是文化的力量。銀監會決定將2005年作為以加強制度建設為主的案件專項治理年,我行將充分把握這一契機,通過進行操作風險專項檢查、嚴厲查處和整改違規問題、完善制度建設、加強員工教育培訓等措施,在全行樹立嚴防風險的理念,使遵守規章制度的觀念深入人心,最終形成為我行一項不可或缺的企業文化。
二是創新業務經營計劃管理模式和績效考評機制。為了真正強化資本約束機制,轉變業務增長方式,我行從今年開始實施經濟資本管理,引入經濟增加值指標考核,通過風險資本的計量與分配以及投資風險的彌補,從績效考核方面引導各級行關注風險防范,實現業務發展、風險控制和效益增長的有機統一。
三是深入推進基礎管理工程。做好規章制度的清理、修訂工作。重點抓好信息電子化條件下的規章制度建設、組織流程和系統平臺建設,抓緊建立與新產品、新業務發展相對應的制度規定,消除各種制度盲區。今年要抓緊制定好《領導干部道德風險防范指引》、《主要業務案件風險防范指引》和《經濟、刑事案件查辦工作指引》,增強案件防范的針對性。
四是加強對各類問題的查處和整改,加大違規處罰力度,提高違規成本。對于理性人來說,如果違規行為很容易被發現,并且違規成本足夠高,那么沒有人會選擇違規,所以解決違規問題的一個思路就是盡可能快地發現違規行為,并予以重罰。對近年來發生100萬元以上的案件,要由省級分行一把手任組長組織查處;發生1000萬元以上的案件,由總行分管行長直接掛帥查處。對已查實的問題,按照有關規定,從重、從嚴、從快、毫不留情地處理違規違紀人員,決不姑息護短,以保證每一項規章制度的約束都成為高壓線。在發現、深挖和處理問題的過程中追究各級管理人員、審計人員、監管人員的責任,加大處理處罰的力度。
五是對操作風險大檢查進行認真總結,建立操作風險防范的長效機制。前一階段,我行集中開展了對2.5萬個經營機構的操作風險專項大檢查。在總結整改階段,要對存在的各種風險隱患進行深入的梳理分析,歸納現象,找出規律,追根溯源,制定有針對性的管理辦法。
六是深化審計派駐制度。加大對省級分行的審計派駐工作,增加審計特派辦巡視、監視的職責和職能,發揮特派辦貼身監督和全方位監督的作用。加快推行一級分行以下審計體制改革,實現審計稽核的垂直管理,增強審計監督的獨立性和權威性。
七是借助科技手段,建立信息預警系統,研究建立全國數據大集中后的IT風險應急預案。發揮我行信貸管理系統、案件管理系統等信息系統在防范經營風險中的作用。今年年內完成財會監管系統的開發與運用,通過對業務運行風險點的全方位實時監控,實現風險隱患的及時預警。隨著我行數據大集中步伐的加快,從技術、設備、制度等方面,研究和落實計算機系統災難性風險的防范措施,確保計算機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
記者:前段時期,農業銀行進行了聲勢浩大的操作風險專項大檢查活動,網絡、媒體對此有不少評論。您如何看待這次檢查?
楊明生:今年4月份,我們出動8萬人次,對全行2.5萬個對公營業機構進行了一次拉網式專項大檢查。這次檢查工作,從組織規模、檢查范圍、人員安排、組織實施等各方面講,在農業銀行的歷史上都是空前的。網上的評論,我看過一些,其中有不少支持的聲音,也有一些非議和誤解。無需否認,這是一項付出巨大成本的工作,但是相對于產生的效益而言,這些成本并不足道。如果說這次檢查是對操作風險進行的一場戰役,那么絕對是一場勝利的、具有重大意義的戰役。
在全行開展如此大規模的操作風險大檢查行動,彰顯了全行上下對操作風險宣戰的決心和信心,不僅讓更多的員工增強了今后在加強操作風險管理上的責任感和緊迫感,而且起到了很大的震動作用,使更多的人員在這次大檢查中感受到了總行對防范操作風險的嚴肅性和重視程度。這是對全行員工的一次教育、警示和學習的過程,對于嚴守規章制度、防范操作風險理念和文化的形成起到了無可替代的促進作用。
通過這次大檢查,我們查找出營業機構在管理和系統建設方面普遍存在的27類135個問題,把一批已經發生的案件消滅在初期狀態,將許多可能發生的案件扼殺在萌芽狀態,挽回了數億元經濟損失。同時,全面揭示了營業機構存在的問題和風險隱患,找到了管理環節中的薄弱點和案件多發點,使我們能夠對全行內部控制是否科學嚴密、風險防范措施是否切實可行作出實事求是的評價,并為今后有重點地抓好監控和整改工作、有針對性地制定和完善規章制度、改進系統和優化流程提供了可靠依據。
從這次檢查開始,我們要形成一個傳統,那就是對于各種違法違規行為,要定期組織專項治理活動,深入排查風險點,及時發現并消除存在的風險隱患。建立舉報獎勵制度,對提供案件線索和舉報違規違紀行為的人員給予獎勵,實現違規違紀行為的群防群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