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經濟學人 > 2010年中國經濟半年報 > 正文
作者:李關云 吳晟
7月15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中國2010年上半年GDP增速為11.1%,增速較第一季度的11.9%明顯放緩。其中,第二季度GDP增速為10.3%,同樣大大低于第一季度增速。
數據公布之后,外媒立刻將中國GDP增速放緩的原因,歸結于上半年中國貨幣政策緊縮。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教授15日當天在上海出席清華EMBA名師管理論壇時呼吁:不要對剛公布的經濟數據過分恐慌。他指出,這份數據中存在“統計幻覺”,不應該進行過度解讀。
李稻葵認為,上半年經濟增速放緩屬于“預料之內”,這些數據并不能改變他對中國宏觀經濟走勢的判斷。他預測,2010年中國能實現10.2%左右的GDP增長率,并預言中國經濟在未來十年內很有可能保持9%以上增速。
李稻葵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上半年經濟增速放緩并非像外媒報道那樣是由于貨幣緊縮政策。他強調,中國上半年實際上采取的是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他并不贊同因此對貨幣政策進行調整。他強調,下半年政策要維持穩定,將重點放在結構調整和經濟轉型上,特別應該在這些領域推出相關的配套財政政策。
李稻葵指出,上半年經濟增速放緩中存在“統計幻覺”——中國經濟在2009年二季度開始強勁反彈,在2009年二季度異常高的GDP增長數據的襯托下,2010年二季度GDP的同比增長率自然會放緩。“所以,即使今年下半年中國單個季度的GDP增速降到9%以下,也不用感到奇怪。”
李稻葵指出,中國在金融危機中推出的一系列經濟刺激計劃也將在今年下半年逐步到期,這也是導致今年下半年經濟增速放緩的原因之一。
在當天回答“中國是否應該在美聯儲之前加息”的問題時,李稻葵表示,中國經濟運行與美國存在差異,中國的貨幣政策沒有必要跟著美國走,而應該堅持依據自己經濟發展的需要來進行調整。
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爆發之后,財政緊縮政策成為歐美國家的普遍選擇,外媒也開始質疑中國地方政府的債務問題。但李稻葵卻對本報表示,中國從長遠上應該保持“緊貨幣、寬財政”的政策。他認為中國政府財政實力雄厚,根據他的估算,中國政府持有的資產相當于GDP的120%,而負擔的債務僅占GDP的80%,所以可以在涉及經濟結構轉型的領域采取積極的財政政策,進行一些政府主導的經濟結構轉型項目。
李稻葵在接受本報采訪時指出,估計中國今年外貿順差占GDP比重將低于2%。今年6月份中國外貿順差大幅增至200.2億美元,同比增幅高達151.8%,但李稻葵表示,這只是偶然現象,他并不認為中國外貿順差在下半年會保持增長。
7月15日公布的數據表明,今年上半年居民消費品價格指數(CPI)上漲2.6%,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對實現全年CPI控制在3%左右的目標表示樂觀。但李稻葵向本報表示,下半年必須要警惕CPI上漲的威脅。
李稻葵指出,CPI上漲的壓力并非來自中國在金融危機中執行的貨幣寬松政策,而在于夏糧歉收導致的農產品價格上漲、以農民工加薪為代表的勞動收入上漲、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向CPI的傳導壓力。他對本報表示,上半年PPI高達6%,企業不會長期承擔這么高的成本壓力,未來會設法將價格壓力轉嫁給消費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