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者稱熱錢影響中短期金融 三年內可能爆發危機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30日 14:37 《環球財經》雜志
一旦資本市場的大門敞開,隨即而來的就是“熱錢”抽逃,將目標國人民先前的勞動成果席卷一空 本刊記者 陳莉莉/文 這是一場危險的游戲。曾經有人說過,最恐怖的危險,就是你不知道危險來自于哪里,藏匿于何處,何時發揮它的危險作用。而“熱錢”就是這場危險游戲的主導者。 《環球財經》記者輾轉了幾個渠道,終于聯系了一個海外“熱錢”操盤手,海先生。他答應了記者的采訪要求,但他同時表示:“只聊一點點,因為我能說的也就那么多。” “說實話,我那個外貿公司,就是把‘熱錢’合理合法地引入中國,并讓它們合理合法地滯留和再撤離,也就是虛假貿易。”海先生面無表情地說。 穿著馬甲的“熱錢” “作為與境外公司有關聯的境內外貿公司,要經常與境外公司簽訂外貿合同。在合同里要約定外方提前一段時間付款,經濟氛圍好的時候,會多提前一段時間,經濟氛圍不好的時候,會少提前一段時間,一般都會提前三個月付款。” 但重頭戲在三個月以后。海先生接著說,三個月之后,我們往往借口說貨物生產出現特殊原因,要求延遲交貨,同時我們會請求并得到境外公司的諒解,按照慣例一般延遲的時間是三個月。而實際上大家是在共同演好一出戲。又過了三個月以后,我們往往會再找出其他的借口,要求境外公司提高購買價格。 對方肯定會很痛快地答應,接著我們會協商一些細節問題,這個協商的時間往往是兩個月,甚至更長;協商以后,我們會同意以我們公司支付境外公司預付款10%的代價中止貿易合同。“在這場糾紛里面,我們兩家公司利用國際貿易慣例,合起來將‘熱錢’引入境內,并成功地滯留超過8個月,最終還將10%的投資收益免稅匯出境外,也就是‘熱錢’收益成功撤離。” “熱錢”進來后通常會選擇進入股市、樓市,其進入的過程可能就是A股暴跌的過程,因為任何大資金的進入往往伴隨著瘋狂的打壓,不徹底摧垮本土投資者的信心,“熱錢”就沒有可能獲得暴利。海先生說,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打壓式潛入”。 三年內爆發危機? “‘熱錢’進出中國的渠道,我們計算出100多個渠道;其中,最重要的兩種就是虛假貿易和地下錢莊。”廣東省社科院產業研究所副所長、經濟學教授黎友煥對大量“熱錢”可以便捷地進入中國表示擔憂。復旦大學反洗錢研究中心主任嚴立新更表示,除通常所知的股市和樓市外,在能源、糧食、礦產、原材料等實體經濟都已經顯現了“熱錢”身影,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信號。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滕飛則認為,一旦實體被“熱錢”以某種手段操作成功,其危害就不僅僅只停留在金融、地產領域。糧食和原材料的價格一旦失控,如果“熱錢”抽逃,就必然會引發中國經濟的全面危機。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張明認為,諸多學者的擔憂絕不是杞人憂天。他推算當前中國 “熱錢”規模在5000億至10000億美元左右。而更加值得關注的是,在人民幣加快升值的預期下,大量“熱錢”存在短期套匯的動機。按照統計局最新發布的數據,一季度實際利用外資金額達到274.14億美元,同比增長61.26%;尤其是1月份,增幅更是達到驚人的109%。相比之下,2007年全年中國實際利用外資金額826.58億美元,比上年僅增長13.8%。一些學者認為,這些去向可疑并且急劇增加的外資疑似“熱錢”。華林證券研究所副所長劉勘認為,2008年流入中國的“熱錢”將超過2500億美元。 而資料顯示,在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前的1996年底,注入東亞的“熱錢”約為5600億美元,到1998年底金融危機爆發后流出東亞的“熱錢”約為8000億美元,“熱錢”大量的流出流入,使諸多亞洲國家深陷危機之中。 “目前流入中國的‘熱錢’規模,已超出亞洲金融危機前整個東亞所承受的規模,但中國GDP的規模至多只有亞洲金融危機時日韓加上東盟GDP規模的四分之一,中國的資本管制真的能夠在資本流動逆轉時有效地阻擋‘熱錢’的撤出嗎?”北京師范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鐘偉認為,“熱錢”問題已經開始影響中國中短期的金融形勢,如果不能及時進行政策調整,那么危機性的市場強制調整也許會在三年內發生。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