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非關系無小事(2)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31日 13:18 《環球財經》雜志
非洲人的視角 值得慶幸的是,非洲國家的政府、執政黨、高層領導人和多數民眾,并不認同西方的上述論調。他們能夠從戰略高度看到中非合作。他們認為,中國的迅速發展,是非洲的機遇而不是挑戰,更不是威脅。 埃塞俄比亞總理梅萊斯層說,“中國的和平崛起是20多年來非洲所能得到的最寶貴的財富”。贊比亞總統瓦納瓦薩也一再告誡國民,不要指責中贊合作,因為“贊比亞發展的唯一希望就是中國。” 在他們看來,迅速擴大的中非經貿合作給非洲帶來許多實實在在的好處。 例如,中國對非洲能源、資源類商品的需求增長,打破了西方一百多年來的價格壟斷,直接拉動了此類商品價格的上漲,非洲生產者和出口商都直接獲利。中國企業參與非洲工程承包,攪活了當地工程承包市場,大大降低了非洲工廠的造價。 中國向非洲出口商品,也打破了西方對非洲進口市場的長期壟斷,非洲消費者可以花較少的錢就享受到現代化的商品。而中國對非洲的投資,不僅帶去了對非洲適用的技術,也帶去了先進的管理經驗,創造了就業。 中國參與開發非洲的能源和其他資源,特別是與安哥拉、剛果民主共和國等國實施“資源換項目”合作,使這些國家能夠獲得發展至關重要的基礎設施所需的資金與技術。 非洲國家當政者認為,中非合作中存在的問題是發展中的問題,可以通過與中方的友好協商得到解決。他們對形形色色的“中國新殖民主義論”都有清醒的認識,認為那是西方出于妒忌而創造出來的,旨在破壞中非合作。 中非關系無小事 中國既不能接受西方別有用心者對中非合作存在問題的無限夸大和無理指責,也不能低估中非合作存在問題的潛在破壞力。這些個別問題如不及時加以解決,從長遠看會影響中國企業乃至中國的國家形象,影響非洲國家對中非合作的積極性,給西方別有用心的人提供攻擊中國的口實。 對此,中國政府應繼續教育中國企業,引導他們與非方合作共贏。其次,還要加強對中國企業的監管。國外有學者(如南非國際問題研究所的克里斯·奧頓博士)建議中國政府派官員協助非洲國家政府監管中國企業在非洲的經營行為。這個主意出發點是好的,但方式可以再作探討。 實際上,中國政府并不需要另外再派出官員到非洲,而只需要發揮好駐非洲各國使館特別是經濟商務參贊處的職能就可以了。使館經商處現在雖也有對中資企業進行監管的職能,但權威性還不夠,需要國內新的授權。另外,國內各有關部門之間也需要加強溝通與協調,是存在的問題能及時被發現并得到解決。 中國還要加強對中國企業行為的正面宣傳。中國不少企業在非洲做了不少好事,受到當地人的歡迎,但由于缺乏宣傳手段,不為外人所知。加強宣傳將有助于消除一些人的誤解。 針對中非合作規模的日益擴大,西方各國特別是美國、法國、德國,日本等近年來也紛紛作出反應。一方面,他們加大了對非洲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他們要求與中國就中非合作進行“對話”。 對于他們在非洲的投入,如果有利于非洲,中國當持歡迎態度,因為中非合作本來就不是排他性的,它不是要損害西方國家的利益。而對西方的“對話”要求,中國也沒有必要回避,而應與之進行有理有利有節的斗爭。 西方國家要求“對話”的目的,是想用他們的標準或行為規則來“規范”中國的行為,使中國接受他們制訂的游戲規則,說白了,還是要維護他們在非洲的既得利益。 中國可以同西方國家在非洲進行合作,但此類合作應有兩個前提:一是不能損害非洲國家的利益,不能拿非洲國家的利益作交易;二是不能犧牲中國長期堅持并行之有效的原則,如不干涉內政、援助不附加政治條件等。 (作者為中聯部非洲局副局長)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