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經濟入冬 中國會感冒嗎(2)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4日 20:16 財時網-財經時報
美國衰退對中國經濟影響幾何? 美國是中國第二大出口市場,如果美國經濟真的陷入衰退,會否拖累中國的出口,導致中國經濟增速下降?國內宏觀經濟會受什么影響?美國龐大的減稅計劃和刺激經濟的降息措施,又能否降低因美國消費疲軟造成的中國出口下滑風險? 傅勇:出口下降不會造成經濟衰退對中國商品出口而言,來自美國的需求今年會減少,今年的出口會明顯下降,這在珠三角已有表征。布什的減稅計劃所能起到的作用有限,不足以立即扭轉市場的頹勢,因而對中國的出口幫助有限。但出口下降對中國經濟的負面影響可能沒有看上去那么大。中國經濟被認為是出口拉動的,但中國外貿依存度很高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國的出口商品中包含了比重很大的進口材料和國內的中間商品,這些投入并不構成中國出口商品的附加值。所以即便是出口下降對GDP的影響也不大。在IT泡沫破滅的2001年,中國的出口下降了35%之多,但中國整體的GDP增長率只下降了不到1個百分點。與此同時,就業指標也證明了出口部門在經濟的比重并不像看上去的那么大。調查顯示,1/3的制造業工人工作在出口導向型部門,這只相當于整個就業規模的6%。因此,外需下降不會造成中國衰退,出口的下降對中國的宏觀調控局面利大于弊,這會幫助中國經濟降溫,使宏觀調控政策的壓力有所舒緩。 美國經濟如出現明顯衰退,會通過國內資本市場的調整蒸發掉一定規模的存量流動性。美國需求下降經過一段時間后,最終會影響國際基本商品的價格,這對中國物價也能起到抑制作用。美國衰退和弱勢美元政策的持續,也可能加速人民幣升值,這會提升老百姓收入的購買力,改善民生,并控制物價上漲。 張明:適度衰退可緩解調控壓力如果美國經濟衰退,將使中國出口受挫,失業增加,但也有利于國內遏制通貨膨脹和資產價格上漲,會使得貨幣政策調控彈性空間增大,而不再需要動用更多嚴厲的緊縮政策。如果美國經濟衰退只是引起中國經濟輕微或小幅度下滑,則不僅不會對中國經濟的長期增長和失業造成太大壓力,還可以緩解中國宏觀經濟調控的壓力,緩解流動性過剩和資產價格上漲造成泡沫的局面,這對中國經濟反而是好事;如果美國真的陷入長期衰退,就很可能造成失業大幅增加,導致中國國內通脹逆轉為通縮。 在資本流動全球化的趨勢下,國內出現了通貨膨脹并正采取緊縮的貨幣政策。如果美國實施擴張性的貨幣政策,而人民幣對美元又不是完全浮動,那么中國的貨幣政策會變得無效。因為美國貨幣在低利率擴張,匯率疲軟,中國提高利率來抑制通貨膨脹,將會導致資本從美國流向中國,導致國內流動性繼續增加,資產價格繼續上漲,甚至是商品價格也會繼續上漲。因此,美國經濟深陷危機可能會導致中國宏觀調控達不到目標。 孫飛:國內緊縮政策可獲更多空間(美國萬通投資銀行董事) 美國經濟衰退對于中國經濟的影響將體現在實體經濟和貨幣經濟兩個層面。在實體經濟方面,美國經濟衰退將影響中國的出口,但受影響的程度取決于美國經濟放緩的程度。在貨幣經濟層面,美國經濟衰退將進一步加速美聯儲的降息進程,這將進一步限制中國中央銀行的加息空間。流動性過剩可能導致國內通貨膨脹形勢惡化,而出口下降可能導致經濟增長受到影響。美國經濟衰退還加大了中國宏觀調控失誤的風險。如果美國經濟衰退幅度達到過冷階段,一方面會使中國企業出口困難,另外一方面由于中國實施從緊的貨幣政策,出口企業將很難獲得資金,從而出現周轉困難導致企業破產。而如果美國經濟只是適當放緩,中國出口過多的順差狀況可以借機得到改善,進而有利于抑制流動性過剩,使得中國貨幣緊縮政策具備更多騰挪空間,可能為中國提供結構調整的機會。 韓復齡:順差格局不會扭轉(中央財經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 由于中美貿易的相互依存關系,中國外貿順差來源主要是美國,美國經濟衰退會從外部形勢上造成進出口的沖擊。但順差的大體格局不會出現扭轉,出口總量不會出現大幅度減少,只是會在出口方向上調整為其他更多國家,出口地區更多元化。由于外部的衰退,將逼迫中國企業擴大國內市場,不得不調整布局增加內需,也使企業面臨機會。另外,中國有巨大的以美元資產為主體的外匯儲備,也有一些以美元為資產的外匯投資,美國經濟衰退美元進一步貶值會導致以美元計價的外匯投資縮水。為防范出現類似美國次貸的風險,從擠壓股市和地產泡沫等措施上統籌考慮,中國對投資和放款的控制會更加嚴厲,緊縮力度可能會更大,但這也陷入了兩難。因為如果不實行從緊政策,會使得經濟膨脹得更厲害。而美國經濟的衰退,可能導致更多游資到中國進行投資。 王建國:美國衰退可為中國通脹“療傷” (北京大學新市場經濟與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美國衰退對中國出口造成的影響不會像想象的那么大。一方面美國人收入減少會降低對中國產品的需求;另一方面,中國出口到美國的產品價格低廉,因而在經濟衰退時對節衣縮食的美國消費者具有替代優勢,人們會用價格更便宜的消費品替代相對昂貴的消費品,從而增加對中國出口的需求。兩種效果對沖之后,美國經濟衰退甚至可能增加對中國產品的需求。這種效果同樣適用中國對被美國衰退影響的歐洲的出口。不能確定的是,在衰退期美國和其他國家可能會用行政手段強行限制中國產品的進口。如果布什龐大的減稅計劃出臺能有效防止經濟衰退,中國經濟就可以避免來自美國消費減少帶來的影響。反之,中國的宏觀政策可能需要調整。如果出口減少能轉化為內供增加,美國的經濟危機也可能治了中國的通貨膨脹。 夏斌:中國的宏觀調控不確定性增加(國務院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 美國衰退對中國的宏觀調控增加了很大的不確定性。2008年的宏觀調控政策和2007年以前相比,美國經濟的不確定對我們的沖擊影響可能很大。當前的宏觀政策是轉軌時期的宏觀政策,很多結構調整政策都在起作用。從緊的貨幣政策面臨兩個不確定。首先是外部不確定。其次是內部的不確定,結構調整產生的效益是什么,不清楚,需要評估、需要觀察。應該堅持從緊的貨幣政策,但是在執行中必須要去選擇貨幣政策的目標。中央銀行必須及時關注國內、國外宏觀經濟變量產生的變化來決策宏觀調控。 (摘于《財富中國》第五屆資本論壇暨年會講話) 左小蕾:國內政策才是出口放緩的原因(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2007年10月以來的出口速度放緩并不一定與美國經濟有關,而更多可能與我們國家大力調整出口順差的政策有關。如人民幣升值,出口退稅政策等。從表面看,2007年10月后的出口放緩也許是緣于次貸危機引起的美國經濟衰退。但實際上我們出口企業的訂單一般都是有時間期限的,例如現在的出口是2006年的訂單。所以國內政策調整才是出口放緩更可能的原因。如果2008年這一指標繼續放緩,才有可能是美國次貸危機影響與國內政策相疊加的結果,才會造成對出口部門的實質性影響。- 中國宏觀政策如何應對? 實際上,2008年宏觀緊縮政策在貨幣供應量上并沒有具體的量化指標,宏觀調控可以根據世界經濟的變化來進行調整。一旦美國消費不足導致中國出口偏快的狀況得到改善,是否會逐漸改變中國順差的格局,進而有利于抑制流動性過剩?尤其是如果美國進入降息通道,將與中國加息等從緊貨幣政策形成鮮明反差,國內政策又應該如何協調? 張明:需要加強資本管制如果要保證達到國內宏觀調控目標,則可能要大幅提高國內利率水平。但這對中國經濟增長傷害很大。因此需要加強對資本的管制,限制資本的流動,否則緊縮貨幣政策將會失效。美國衰退引起的中國經常項目下外貿出口減少,可以緩解巨額順差,從而有可能遏制流動性的增加,使得緊縮效果不甚明顯的貨幣政策增加更多彈性空間。但現實是,在國際平衡收支表上,通過資本項目給中國帶來的外匯增加要大于經常項目。因此,雖然美國衰退導致的中國出口降低,可能會改善順差格局,有助于抑制國內流動性過剩。但如果資本項目的管制沒有改進,則出口降低導致的外匯流入的減少,必然會被熱錢流入導致的外匯儲備增加所抵消,這樣就無助于解決國內流動性過剩局面。在資本項目加強管制的前提下,中國出口減少會使國內流動性減少,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還按照既定的緊縮貨幣政策,就會導致緊縮更加嚴厲。 傅勇:控制資產價格更重要中美利差的迅速收窄甚至反轉的重要性可能被夸大了。利差縮減的確會降低國際資本投機人民幣升值和國內資產價格升值的成本,但資本流入后通常不會存放銀行獲取利息,投到資本市場賺取資產價值重估的好處才是更根本的因素。如果加息等從緊的貨幣政策能夠抑制資產價格過渡膨脹,非但不會吸引國際資本大量流入,反而會限制逐利資本投機中國。因此,國內政策應將資產價格放在更重要的地位。只要股價房價整體上回歸理性,國際資本流入就缺少足夠吸引力。調控政策還是應該著眼于國內,而不在于中美利差。貿易順差的下降會降低央行對沖輸入型流動性過剩的風險,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貨幣政策的有效性。但在貿易順差下降的同時,資本項目下的順差可能不會同步下降,反而可能會明顯增加。中國經濟金融的基本面還是好于西方主要經濟體,這會使得現有流動性將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視為流入目標。美聯儲等西方央行降息和寬松貨幣政策會繼續向市場注入新的流動性,這可能使國際流動性通過各種渠道流入中國的規模有增無減。但貨幣政策對沖壓力是否減小有待觀察。 華民:從緊政策可適度調整美國實行經濟刺激政策,中國也要隨之調整。可以根據美國經濟動向調整宏觀調控的步伐和節奏,視情況把嚴厲的從緊政策進行適度調整,甚至在必要時可以考慮采取擴張。目前由于升息升值,熱錢和國際資本為了套利造成了國內流動性泛濫。要解決這個難題,對內政府應該增加公共品等的投資支出,讓老百姓花錢,提高消費。同時穩定利率和匯率不要再調整,堵住國際游資流入套利,才能抑制流動性泛濫。盡管出口減少也會遏制流動性,但這會增加失業率,使內需減少,國內經濟還是不能平衡。 譚雅玲:應保持人民幣匯率的穩定美國次貸危機爆發導致了國際金融環境壓力陡增,全球市場都承受著壓力。如果人民幣匯率繼續升值,將不利于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和金融效率提高。有的研究將我國經濟地位不恰當地提高到了與發達國家同等行列,由此形成了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基礎。事實上,我國仍是一個發展中國家,還不應當將我國與美國等發達國家經濟地位之間進行比較作為人民幣的升值理由。實際上,目前我國面對的是人民幣對內貶值對外升值的嚴重扭曲,不適當的升值將造成許多自我壓力,比如出口企業利潤下降、結構失衡或對外貿易爭端和遭遇制裁等問題。應強化內功,從現階段金融發展的實際出發,完善國內金融市場產品,提高資金效率,有針對性地調整資金支持力度,選擇恰當時點分流資金壓力,緩解結構問題。同時,選擇好投資工具、投資地區和方向,注重回收和回報。 左小蕾:繼續緊縮加以應對美聯儲降息在拯救經濟的同時,也大量注入了貨幣。等經濟復蘇后,這些貨幣通過乘數效應會超出恢復經濟所需要的總量,多余的資金就會全球流動尋找投資機會,就會推動全世界和美元相關的產品價格上漲,包括石油黃金。而美元在新興市場尋找投資機會,就會對新興市場貨幣投放造成壓力,很可能帶來通脹和資本泡沫。所以人民幣應該繼續從緊,以繼續緊縮收流動性來應對。我們不能阻止美國發行美元,但不要讓這些流入的美元變成自己的貨幣投放從而產生流動性過剩的壓力。-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