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亞洲金融危機檢討與啟示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4日 00:20 《國際融資》
● 論述亞洲金融危機的啟示 為了比較準確判斷中國當前的經濟形勢和金融形勢,本文將中國9個重要經濟指數與亞洲其他國家1997年金融危機前的表征進行了對比分析,并對中國目前流動性過剩做了初步研究。發現:1.中國經濟和金融形勢總體是健康的,但通貨膨脹呈上竄之勢,國際收支不平衡矛盾加劇,流動性風險隱患不可忽視;2.GDP、產業結構、中央財政盈余等指標與亞洲國家金融風暴前的表征比較,除有相似之處,還隱存更為復雜的問題;3.貿易順差偏高,對經濟穩定發展的影響越來越大;4.市場資金嚴重泛濫,房地產投資和證券投資規模繼續擴大,房價和股價持續高漲過快;5.上市公司交叉持股嚴重,股市目前尚未起到合理配置資源的作用,刺激市民投機心理,加劇收入差距,增添了不穩定因素,值得高度重視。建議政府有關部門加強區域金融合作,建立金融風險預警系統,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機制,適當控制IPO上市速度,優化投資結構,大力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加強外資流向管理,加強金融知識宣介,引導資金流向,積極防范金融風險 -曉 健 金融危機特征是否重現 經濟發展有周期性,社會進步有相似性。亞洲金融風暴過去10年,中國贏得又一個高速發展的10年,各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績,但是,仍然存在深層次的問題,特別是金融市場出現了一些值得高度關注的情況。我們試圖將當前中國金融形勢與當年亞洲國家相關代表性特征進行對比分析,提出相應對策。 消費價格指數(CPI) 消費價格指數(CPI)反映了與居民生活有關的產品及勞務價格變動情況,通常用來觀察通貨膨脹的水平。如果消費價格指數升幅過大,則表明通貨膨脹過度,且已經成為經濟不穩定的重要因素。 我們選取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韓國、菲律賓和泰國這5個國家金融危機前10年的相關數據與中國近10年的數據進行對比發現,危機爆發前的10年間,亞洲5國的CPI指數呈現逐步增長的趨勢,且CPI超過5%的增幅,特別是金融危機爆發前夕,貨幣大幅貶值。以印度尼西亞為例,1987年該國CPI指數為80.70,其后9年CPI的指數依次從87.20、92.80逐漸增長到1996年的165.30,其平均增幅達到8.5%左右,通貨膨脹情況嚴重。1997~2006年10年間,中國的CPI指數基本保持整體不變,且為小幅增長的趨勢,從1997年的101.83增長到108.53。期間,數據有漲有跌,基本維持在CPI=101的水平,平均增減幅度小于3%。不過,2007年以來CPI漲幅明顯增大,11月份比2006年同期高6.9%,全年預計超過4.6%。我們認為,在石油價格和其他原材料價格上升因素的沖擊下,中國通貨膨脹將迎來近10年來最大的壓力,如果把房產價格和教育消費這些核心因素考慮進去,中國通脹形勢實際面臨更嚴峻的挑戰。在高通脹下,國內人民幣利息必然升高,進而刺激國際投資者對人民幣的投機,增加人民幣流動風險。 GDP增長率 國內生產總值(GDP)對于總體把握社會經濟活動的情況還是有一定幫助。我們亦選取了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韓國、菲律賓和泰國這5個國家金融危機前10年數據與中國近10年數據進行對比,結果發現:1.在1987~1996年間,亞洲5國的GDP增長率波動不平穩,時高時低,經濟狀況總在變化,這對長期抵抗危機是不利的。以菲律賓和泰國為例,1989年菲律賓GDP增長率達到6.8%,兩年后跌至-0.6%,波動太大;泰國在金融危機發生的前10年,GDP增長率曾達到13.3%(1988年),但到1996年,降為5.8%。這種大起大落無疑是金融危機發生的一個重要隱患。同時,亞洲國家從20世紀80年代在波動中快速發展的同時,積累了嚴重的結構性問題,投資和生產大量過剩,股市在投機性資本的作用下快速上漲,但并沒有起到合理配置資源的目的,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金融危機的隱患。2.中國自1997年至2006年的GDP增長率從5.2%增長到10.7%。10年間一直保持高速增長,2007年又是一個高增長年,這對抵制金融危機是有利的。但是,中國的增長是一個不穩定、不平衡、不協調和不可持續的增長。不穩定主要表現在:經濟結構較不穩定,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過高,信貸投放過多,貸款流動性過大,進出口順差大,而國內需求并沒有達到應有的水平。不平衡突出表現在:城市之間、區域之間、經濟與社會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主要是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不協調,投資與消費不協調,以及經濟增長過多依賴于投資與外貿出口。不可持續主要是中國的高速發展是粗放型的高速發展,資源使用效率不佳,不可能長久下去。我們必須有這種憂患。 貨幣匯率的變動率 貨幣匯率的激烈變化通常是金融危機的導火索。亞洲國家在金融危機前6年匯率變動率都不大,基本與0無顯著性差異。這是因為這些國家基本上都是采用盯住一國貨幣的浮動匯率制。但當國際收支賬戶發生很大不平衡時,一國中央銀行被迫貶值脫離掛鉤匯率制度后,匯率變化率往往發生激烈變化,這實際上是金融危機的動因。亞洲主要國家在金融危機前夕和金融危機爆發后,匯率變化率達到10%以上,預警作用明顯。 我們觀察中國近20年來的匯率變動率的變化情況。1994年以前,中國匯率變動率均為正值,且在1994年達到最大,為0.0449。這表明,1994年以前中國名義匯率經歷了一個持續上漲的過程,即人民幣幣值持續貶值。1995年以后,貨幣匯率變動率始終小于或等于0,且非常接近于0,這表明,人民幣名義匯率始終處于一個小幅下跌的過程。這主要歸因于:1994年匯率并軌后,中國開始實行了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體系,從而基本上消除了外匯黑市,官方匯率由中國人民銀行制定和管理,基本上等于在給定外貿和匯率政策下的市場均衡匯率。2005年7月,中國進一步推進匯率制度改革,放棄人民幣釘住美元匯率機制,啟動了更為靈活的新匯率制度,人民幣呈走強之勢,到2007年11月上旬,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上漲11%。其根本原因,一是中國經過近30年的改革開放,實體經濟獲得很大發展,與實體經濟相對應的貨幣經濟價值基礎自然獲得改善;二是外匯順差快速增長所帶來的國際升值壓力。應對國際匯率爭端,中國在參與全球經濟過程中有必要建立一套有利于自身長久利益的匯率政策國際策略。 這里需要特別提出的是,人民幣在國際市場承受升值的壓力,在國內市場則因通脹而承受貶值的壓力,一升一貶,使人民幣處于風險倍增的境地,必須特別謹慎。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