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保險是國家為化解公民老年風險而提供定期收入的社會保障制度。在全球172個已經建立并且運行多年養老保險制度的國家中,正在面臨一個十分普遍的、日益嚴重的基金財務危機。在我國,1997年基金收不抵支的城市有5個,1998年擴大到21個,1999年又增至25個,基金缺口187億元,2000年基金缺口預計為357億元。缺血的養老保險基金能否保障我們的老年?
5月24日,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法制司、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社會保險研究所與博時基金[微博]管理有限公司共同發布的“中國養老保險基金測算與管理”課題研究成果,試圖破解養老保險基金“錢從哪里來”的難題。
-現實:統籌基金年均缺口717億元,提前退休使眼前的就業壓力轉成未來的養老壓力
中國社會保障制度已有50年歷史。前30年是以《勞動保險條例》為代表的“低工資、高就業、高補貼、高福利”的國家包企業、企業包職工的統包政策;改革開放以后的15年,國有企業逐步走向獨立,企業保險因之轉向社會統籌;1995年中央決定將個人賬戶制度引入中國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單一的社會統籌制度轉向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制度,基金管理方式也由現收現付制轉向部分積累制。這就意味著現在在職的一代人既要承擔繼續供養上一代“老人”的義務,又要為自己將來養老進行個人賬戶積累,這種雙重負擔是企業和職工難以承受的,因而在實際操作中引發很多問題,個人賬戶空賬運行已達1990億元,有新制度流產之虞。
根據課題組在北京、上海、成都、西安、大連五城市進行數據的采集、回收和處理,未來50年間城鎮在職職工與退休職工的總量及結構是影響養老保險基金收支的基本因素。按國家法定退休年齡(60/55/50),2001年每3.65名在職職工“養活”1個退休職工,到2050年則是1.87個在職職工供養1個退休職工,難度和壓力可想而知。
另一個方面,個人賬戶實現積累并與社會統籌基金分開管理之后,統籌基金在未來25年間將出現收不抵支的情況,年均717億元,總缺口1.8萬億;如果采取延長退休年齡(65分步延長)政策,赤字運行年限將縮短至11年,總缺口將降至0.86萬億;如果按現行退休年齡(58/55/48)推算,赤字運行年限將延長28年,年平均1030億元,總缺口擴大至2.88萬億元。
-對策:統籌基金的缺口雖大,并沒有大到走不過去的地步,課題組提出五項建議以緩解養老保險基金的支付壓力
對策一:每年拿出財政收入的5%補缺口
如果把企業(單位)供款限定在工資總額的20%以內,制度轉軌采取漸進方式,“老人”養老金、“中人”過渡性養老金和基礎養老金由統籌基金支付,今后25年基金缺口累計有1.8萬億元左右,平均到每年有700億左右。如果把補缺口資金列入財政預算,相當于財政收入的5%。建議中央以立法形式明確這一財政政策,以保持養老保險制度的可持續發展。由于在不同年度之間和不同區域之間的差別而產生的缺口,可以通過減持國有資產或發債等一次性措施解決。
對策二:盡快確定延長退休年齡的方案
為了應付人口老齡化帶來的養老金支付危機,大多數國家都選擇了提高退休年齡的做法,法定退休年齡已經由60歲左右,計劃逐漸延長至65歲或67歲。根據測算,在我國退休年齡每延長一年,養老統籌基金可增長40億元,減支160億元,減緩基金缺口200億元。延長退休年齡的具體方案可分步驟進行,以避免引起社會震動。另外,在政策上必須嚴禁用早退方式處理就業矛盾,防止將失業壓力轉移到養老負擔。
對策三:個人賬戶支付計算年限男女有別并適當延長
第一步將男女職工分開計算并適當延長;第二步,將個人帳戶支付階段由商業人壽保險公司操作,由退休職工自愿選擇購買各壽險公司的終身年金。各壽險公司按照資金管理水平和管理成本精算終身年金的給付率,通過公平競爭,提高服務質量,有效化解退休職工的長壽風險。
對策四:加快進行個人賬戶基金的資本化管理運營
個人賬戶的管理應是以賬戶資本化運作為核心的一整套制度法規,包括:合理的管理成本、資本市場投資選擇、投資收益、風險防范和金融服務。根據我國目前狀況,對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基金的投資管理,采取全部委托方式為宜,即建立受托人、投資管理人和保管人分工負責、互相制約的管理體制。受托人——由省級以上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充當;投資管理人——從我國現有專業基金管理公司或資產管理公司中選擇;保管人——從四大國有獨資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中選擇。并相應建立一套風險監控制度。個人賬戶基金的資本化市場管理運營可以達到投資回報率和風險防范兼顧的目的。國際上已經發展到相當完善的程度。
對策五:規范工資基數管理可增收基金10個百分點
目前參保單位通過瞞報、漏報繳費工資基數逃費的情況比較嚴重,抽樣測算過程中發現1999年繳費工資比1998年降低了5.7%(下降545元),而統計局統計的平均工資增長了11.6%。根據全國參保單位繳費工資與平均工資的統計比較,前者比后者也低了10個百分點。如果將參保單位繳費工資基數嚴格核實,至少可以使基金增收10%。
-前瞻:養老保險基金的保值增值是“錢從哪里來”的更深層問題,是否入市是投資組合中最令人關注的環節
課題組的分析顯示,1992年以來,我國股票市場總市值和流通市值增長迅速,占GDP的比例穩步增加,股票市場逐步成熟。截至2000年年底,股票總市值已達48091億元人民幣,較1999年增長81.7%,相當于GDP的53.79%。其中可流通股票市值16088億元,較1999年增長95.8%,相當于GDP的17.99%。
如果把每股年收益大于0.4元的股票定義為績優股,根據博時數據分析系統的計算,自1995年年底以來,績優股的流通市值占股票流通總市值的比例基本保持在25%左右。由此推算,2000年年底績優股流通市值大約為4000億元。根據專家經驗:針對新興市場,當單一機構資金量占市場市值的10%以下時,該資金進入不會引起市場波動。養老基金入市必須考慮它可能對市場穩定產生沖擊這一因素。據此,以我國現有的市場承受能力而言,養老基金可入市規模的樂觀估算為1600億元,保守估算為400億元。
實際上,養老基金入市本身也會推動股票市場規模的擴張和上市公司質量的提高。與此同時,我國股票市場的發展歷程與未來發展趨勢顯示,股票市場也將高速發展。因此養老基金入市并不存在市場容量障礙。
我國養老基金已具備一定入市條件。第一,我國的資本市場運作機制日趨規范化,監管機關有能力對養老基金投資運營實施有效的監管。第二,我國現有的基金管理公司以及可能組建的中外合資基金管理公司有能力管理養老基金的投資運營。第三,我國資本市場的法律、法規建設日趨完善,為養老基金的投資運營管理創造了一個相對規范健康的法律環境。第四,市場已擁有較豐富的金融工具種類,可滿足養老基金組合投資需要。第五,養老基金在個人賬戶完全做實之后,會產生巨額的資金結余,將面臨保值增值的壓力。但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各種現實狀況的制約,養老保險基金入市尚待時日。-文字整理/甄蓁.
-名詞解釋:
□撫養比:供款一代人與領款一代人的比例。其變化受人口年齡變動和退休年齡的影響。
□退休年齡:我國法定退休年齡規定是男60歲、女干部55歲,女工人50歲。特殊工種職工可以提前5年退休。在國務院確定的111個“優化資本結構”試點城市的國有破產工業企業中的職工可以提前5年退休。
□“中人”:指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前參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職工。1996年以前參加工作的企業職工定為“中人”比較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