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電一家時,電信像是郵政的奶媽,喂養著郵政;郵電分灶吃飯后,郵政卻像個斷不了奶的孩子,一直難以獨立。面對巨額虧損,是先改革還是先扭虧?在雞和蛋的悖論前,郵政選擇了先扭虧。然而,體制的瓶頸不破,虧怎樣減呢?
【記者崔毅北京19日報道】近日傳聞:湘郵科技將在年內上市。對此,業內人士提醒,不要被此轉移了注意力,因為某個郵政企業的上市宣傳實則是為郵政扭虧造勢,但當今郵政的主要矛盾仍在體制改革。
事實上,位于長沙的湘郵科技只是一家成立于去年10月的股份公司,主營業務是為湖南郵政提供技術支持。據董秘王飛介紹,湘郵科技目前的經營圍繞主要在郵政軟件和網絡的設計開發。可見,湘郵科技更像一家IT公司,將它的未來上市與郵政扭虧甚至改革掛鉤,未免牽強。
目前,在郵政行業有一種論調“郵政的關鍵問題是扭虧,而不是改革”。國家郵政局新聞發言人也這樣告訴記者:“今年是關鍵一年,我們必須先扭虧再改革。”
對于國家郵政局來說,今年不同尋常。1999年開始實施的“8531”補虧政策已進入第三年,30億的財政補助如何堵住郵政長期虧損的“大窟窿”,的確要動一番腦筋。“8531”政策是指:從1999年起的四年內,為幫助郵政企業完成與電信分離后的財務過渡,國家每年給予郵政一定數額的財政補貼,具體數額為分別為人民幣80億元、50億元、30億元、10億元。
先扭虧,還是先改革?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國家郵政局工作人員說:“從1999年開始,我們這兒每年都要開減虧攤派會,就是下放虧損指標。”據了解,每年來開會的多是各省市郵政局領導,大家在會上唇槍舌劍,不是為工作,而是為盡可能多地爭取虧損指標。當記者問及具體的指標下放標準時,這位人士忙把食指豎在唇邊:“這是最大的忌諱,誰都不許問。”原來,下放標準直接影響下放數額,非常敏感。“除了一些冠冕的理由外,什么為促進西部大開發,西部郵局可多分一些呀等等,真正的內幕,就不是你我能知道的了。”這位人士苦笑道。
事實上,從國家郵政局最近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看,扭虧決心很明顯,除EMS連續提速,183搶灘上網接入服務等外,與南航全面合作框架協議的簽署更有“強強聯手,共打天下”的架勢,但所有的這些真能挽“狂瀾”于既倒嗎?即使順利完成“8531”政策,2003年扭虧為盈的郵政就真是老百姓需要的郵政嗎?回答這些問題不能不涉及到郵政體制。
郵政舊體制現已老態龍鐘
我國目前的郵政體制建于解放初期,當時郵、電是一家。進入90年代后,電信業呈現了飛速增長,郵政業卻因為行業自身性質及其承擔普遍服務的義務,出現長時間、大范圍的虧損。國家對此采取了以電信業之“豐”補郵政業之“歉”的資金調配政策,這使郵政的虧損被掩蓋了,也在客觀上弱化了郵政人的危機感,打磨了郵政人的進取心。
1998年,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正式出臺。4月28日,國家郵政局掛牌。12月,郵政、電信“分灶吃飯”,郵政獨立運行體制形成。
然而,就像久在襁褓中的孩子很難獨立生活一樣,長期依靠電信“補歉”的郵政陷入了經濟危機,即使國家在郵電分離時便出臺了“8531”的補虧政策,但這只是國務院給予郵政的扭虧寬限期,并未就其體制改革開出良方。
“條”狀改革是必由之路
當記者就郵政體制改革問題采訪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郵政專家時,專家以“此時談論郵政體制改革過為敏感”為由拒絕了記者,追問為何敏感?專家的回答顯然有難言之隱,耐人尋味:“今年的任務是扭虧,改革雖不能放,但不是重點呀。”最后,記者在與這位專家達成“不是采訪,只是探討”的共識后,專家大致介紹了郵政體制改革的一些問題。
以這位專家的觀點,郵政之所以虧損根本不是由于低成本的“普遍服務”,而在于郵政各項業務的整體經營,界線不清。如何解決“普遍服務”問題,各國做法不盡相同,但考慮到中國幅員廣闊,地區發展不平衡的特點,“普遍服務”應與其他業務分離,由國家財政獨立支撐運營。據這位專家介紹,其實,郵政的普遍服務是一種國家政權的象征,理論上講,國家政權在哪里,哪里就應有郵政服務。這樣一個具有絕對政治意義的服務理應由國家專營,并由國家財政給予絕對支持。現在,郵政部門總是拿“普遍服務”叫苦,其實,這是郵政承擔的國家義務,沒有“普遍服務”,郵政就不叫郵政了。
那么,除“普遍服務”外,郵政的其他業務如何處理呢?這位專家的觀點很明確:做“條”狀分割,即:將主要贏利業務分別從郵政整體業務中拆出,各自成立公司,完全市場化操作。如:郵政速遞、郵政報刊發行、郵政儲蓄等業務。這樣做,不僅有利于扭虧,實現盈利也指日可待。原因很簡單,郵政50年苦心經營,不僅擁有遍布全國城鄉的營業網點和規模龐大的發行投遞隊伍;更重要的是“中國郵政”的品牌無人可比,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擁有品牌就擁有了利潤。
事實上,記者從國家郵政局獲得的資料也證實了這一點:截至2000年底,中國郵政擁有各種郵政局(所)66740處,郵路總長度309萬公里,固定資產規模達到757億元,可謂“家底兒不薄”。當然,中國郵政的職工總數也達到了52.4萬人,這給郵政的體制改革拖了后腿,但正像所有的改革都要付出代價一樣,郵政的改革也要觸動一些人的利益,能上則上,該下必下,郵政改革要動真格的。
“有一個問題不能忽視,”專家提醒記者,“條狀分割改革后,要國家郵政局做什么,他們可不想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這位專家認為,若照顧到國家郵政局的利益進行所謂的“塊”狀分割改革,即:按地區將全國郵政系統分為幾大塊,各大塊雖經營相同的業務,但財務獨立核算,并由一個郵政主管部門統一協調管理。“這種表面自負盈虧的改革,實際上割裂了郵政業務的連續性,是違反郵政業務客觀規律的。但它符合領導的想法,這種塊狀分割后的管理很像中央政府管理地方政府,這正是某些官員們夢寐以求的呀。”專家有些憤憤然。
“體制的問題不解決,郵政不可能真正減虧。”專家最后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