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銀行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財富人物 > 正文
 

收購ING霸菱亞洲證券部 溫天絡投行新勢力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0月09日 09:42 21世紀經濟報道

  

收購ING霸菱亞洲證券部溫天絡投行新勢力

溫天絡 麥格理(香港)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點擊此處查看全部財經新聞圖片

  收購ING霸菱亞洲證券部麥格理重新部署在華業務

  溫天絡:2005年投行新勢力

  本報記者 劉釗

  北京報道

  曾率領京華山一企業融資有限公司投資銀行部,身兼香港特區政府成立的香港證券專業學會專業教育委員,在過去五年內以極其活躍的表現贏得“保薦之王”稱號的溫天絡,9月中旬,出現在北京“2004風險與私募投資論壇”上。

  拖著旅行箱進入會場的溫天絡依然行色匆匆,在與新老朋友寒喧之間,他遞上自己的新名片———麥格理(香港)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麥格理集團是世界著名投資銀行之一,總部位于澳大利亞。1996年,該集團在澳洲證券交易所上市,如今市值已達56億美元,總資產218億美元。麥格理集團亦為全球活躍的產業投資者,在歐洲、美洲、澳洲及亞洲擁有大量的投資(包括機場、鐵路及房地產),管理資金340億美元。其資產和房地產證券化的業務也是在整個亞太地區首屈一指的。

  2003年至2004年上半年,麥格理在亞太區主承銷大型項目68個,融資金額近62億美元,分別位列亞太區股票發行(不包括日本)數量和融資額的第二和第五位。

  相比近年在香港、韓國、新加坡等亞太區市場的業務擴張,麥格理集團在中國大陸的業務一直局限在與中國建設銀行、浦東發展銀行等金融機構在房地產證券化上的合作,還曾為一些大型融資項目(如北京2008年奧運會主場館興建項目)做過財務顧問。

  今年7月底,麥格理集團與荷蘭國際集團達成協議,完成對ING霸菱(INGBarings)亞太區證券業務的收購。在吸納了ING霸菱這家有兩百年歷史的歐洲投資銀行在亞洲10個國家的現金股票業務后,麥格理集團又將熟悉內地企業和制度情況,尤其擅長操作民營企業海外上市的溫天絡招至麾下,顯然是要對其在中國的戰略進行一番調整。

  調整在華戰略重心

  《21世紀》:早在2002年3月,麥格理集團在中國出資組建了麥格理咨詢(上海)有限公司,將目標指向了中國金融市場上最有潛力的產品之一———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兩年多以來,麥格理在中國房地產證券化方面的業務并沒有取得想象中的業績。此次收購ING霸菱亞洲區證券業務后,是否要將中國的業務重點調整到股票業務上?

  溫天絡:“調整”這個字眼不太合適,應該說是“開拓”,麥格理將進一步開拓在大陸的投行業務。麥格理集團是一個綜合性的金融集團,不能排除它在任何一個金融領域展開業務。

  過去兩年,麥格理把業務重點放在資產證券化上,一方面是看中大陸這一市場的潛力,另一方面,麥格理在這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的確具有很大優勢。這樣的安排與麥格理全球戰略是相關的。

  1997年以前,亞太區的投行業務主要集中在東南亞的一些國家,那里項目的復雜程度低,比大陸企業較容易運作。亞洲金融危機以后,由于中國大陸受到風暴沖擊很小,隨著香港回歸,國內企業對國際化的監管制度逐漸熟悉,加上國內大企業的重組兼并項目日益增多,大陸市場正在成為亞洲地區最有成長潛力及最具規模的地方。

  很多投行都意識到,如果再不進來,就要錯過一個重要的發展契機。從現在的局面看,先進來的國際投行已經占據了很大優勢,令后來者很難追趕。

  所以,收購ING霸菱亞太區證券業務后,麥格理要對大陸業務進行重新布局,加強對股本融資和資本市場業務的投入。

  《21世紀》:對ING霸菱的收購將對麥格理在中國的投行業務有什么意義?

  溫天絡:一般來說,好的收購兼并追求的是合并雙方的重合越少越好。從這一點上看,麥格理對ING霸菱亞洲證券業務的收購是很成功的。

  ING霸菱是較早進入中國的投行,在它原有業務中,凡是符合麥格理下一步戰略的,我們都可以銜接下去。比如去年,ING霸菱與中銀國際聯合保薦的中航科工,融資額約為20億港元。類似的業務,麥格理將會繼續挖掘原有資源,深度介入。

  《21世紀》:除了繼承ING霸菱的一些業務,麥格理自身的優勢領域都有哪些?

  溫天絡:在基建、礦務、能源、資源等產業領域,麥格理可以說執全球業界牛耳;它曾在全球數十項國有企業民營化項目中擔任財務顧問及保薦人。

  除了承銷、保薦以外,資產管理也是一塊重要業務,麥格理在全球范圍管理著340億美元的基金,投資涉及基建、房地產和媒體等行業。因此,我們也是一個全球重要的產業投資者。

  此外,麥格理是股票衍生工具的領袖,它是首家于香港聯所交發行特種認股權的發行商;是香港衍生工具上市買賣之認股證的主要發行人,在市場占有率位于市場前列,大幅拋離對手。

  積極參與中國業務

  《21世紀》:確定了在中國大陸的新戰略后,麥格理計劃在哪幾方面重點投入精力?

  溫天絡:麥格理要積極參與中國市場上的各類投行業務。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盯住上市項目,短期內,這類業務將是麥格理的主要利潤來源。目前,這也是很多國際大投行的業務重點。

  目前,此類業務已經有很多項目在接洽之中,但是具體內容還不便透露。從行業領域上看,我們會從麥格理專長的那些領域開始,單項融資規模集中在5億元人民幣以上。

  其次是一些收購兼并項目。這可能是一些更大規模的項目,特別是國際間的業務重組、交流與合作。

  目前,這類業務還以外資企業收購國內企業居多,但是,從2003年開始,國內一些企業逐漸走出國門,收購國外的一些礦山、油田等資源性項目。已經有幾家企業請我們為他們的收購項目做財務顧問,這些項目主要集中在基建、工業等領域。

  第三,是通過債券等金融產品和衍生工具,幫助企業進行一些結構性融資。麥格理是香港結構性票據主要發行人,自2000年以來發行了超過125億港元票據。

  這類業務是很多外資投行的強項,目前,他們主要把業務對象放在一些外資或合資企業身上,但是,麥格理認為不能把眼光只局限在某一類股東背景的企業身上,不可以忽視國內企業對這方面業務的需求。

  計劃中,這幾類業務將會是麥格理在中國獲取利潤的主要來源,我們會根據具體業務的開展情況,進一步規劃自己的戰略。麥格理會以一種中長期的發展眼光來對待中國市場。一段時間以后,針對一些利潤較高的業務,麥格理還會開發出更多的服務項目。

  《21世紀》:你提到,為企業上市做保薦和承銷的項目主要集中在融資額在5億元以上的項目,這一標準是如何制定出來的?這些企業主要在什么地方上市?

  溫天絡:從國際經驗看,近年來,股票市值在20億至100億元人民幣左右的中型項目增長最快,這類企業融資盤子大約是在5億元以上。所以,我們把目標融資盤子大約定在5000萬-5億美元的范圍內,民營企業和國有企業我們都會關注。

  從現在情況看,香港仍然是最適合中國企業上市的地方。雖然有些企業選擇在美國、香港兩地上市,但是從中長期的股票交投量上看,通過香港市場交易的股票數量、融資數額最多。這說明,對中國企業來說,香港是中國企業國際化融資的“根據地”。

  不回避與大投行競爭

  《21世紀》:前面你也提過,與較早進入中國的國際投行相比,晚到者的確有很多地方難以追趕,麥格理如何面對那些先進入中國的競爭對手?

  溫天絡:麥格理投行業務進入中國的確是比較晚了,不過,我們已將亞洲和中國大陸視作增長的重點。

  雖然麥格理的名氣暫時還不如很多早期進入中國的外資投行大,但是它的業務和融資能力是很強的。從2003年至2004年的上半年,麥格理位居亞太地區的五大券商之一,在大中華區來說,麥格理是香港最大型的藍籌股上市買賣之衍生工具的發行商,也是香港最大型的藍籌券商之一。從實力上講,麥格理強于很多的歐資投資銀行,所以,我們對自己的定位也是在它們之上。

  麥格理并不會回避與大投行的競爭,而且,國內大企業上市過程中需要的保薦或是承銷機構都不只一家,我們會積極地通過合作、聯席的方式,多多參與中國的項目,擴大自己的知名度。同時間也為加強和其它國內券商的合作,互相交流溝通,國內和國際投行接軌,這些優勢也是其它地區性和本地券商沒法做得到的。我們也會持有更長線的眼光去發展市場。

  《21世紀》:在項目操作上,麥格理有什么特殊之處?

  溫天絡:與一些大投行重視超大型企業的策略相比,麥格理在同樣重視這類項目的同時,策略更加靈活,更有彈性。我們會更注意一些中大型融資項目。

  另外,目前中國的投行領域,幾乎被美資背景的企業所壟斷。來自澳大利亞的麥格理集團的中立性,可能會為很多項目的運作帶來好處。

  坦白說,在中國做項目很不容易。投行要多次面對面地與被改造企業溝通,討論各種方案,其間,很容易與管理層發生意見不合,需要反復磨合。

  沒有一家機構進入中國會很快成功,都要一步步地為未來鋪路,踏實地發展。作為一個跨國平臺,麥格理的優勢在于不會把盈利的壓力集中在一個市場,在中國市場還沒有完全啟動之前,它可以依賴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確保亞洲業務的增長和盈利,澳大利亞和歐洲的業務與亞洲也可以互相補足。

  《21世紀》:你有多年和企業打交道的經驗,如果讓你為中國的企業提幾句建議,你認為,他們應該如何面對國際投行的投資人?

  溫天絡:我自1992年起便開始跟國內企業接觸,我認為國內企業與投行打交道,最重要的是“坦白”,不要上來先繞彎子,要把你的真實想法告訴我們。投行會把一些解決問題的思路提供給企業,讓企業自己思考哪些方向是最適合企業的,如果你想通了,我們愿意幫助你達成一些愿望。接下來,對企業的發展業績也要據實以告,包括增長情況、規模大小、凈資產、稅后利潤、管理層和產業近況等。

  我看企業還是很準的,對于企業基本情況,除非歷史特別復雜的,只要聽取了前五分鐘的介紹,基本上情況判斷就能做出來了,是否需要進一步接觸也就能決定了。所以企業要把握好前五分鐘,盡量將自己的特點講清楚。

  投資人最主要的還是看企業的利潤及增長前景。國內企業很愿意強調凈資產,國外的投資人一般不看重這個。一般來說,我們會關注一個行業中前三或前五大企業。但我們也會各別的考慮一些特別的案例和情況,國內始終是我們最重視的高增長市場。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麥格理新聞




評論】【財經論壇】【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熱 點 專 題
國青闖入亞青賽決賽
2004諾貝爾獎
雅爾北京音樂會
最新汽車降價信息
2004中華小姐環球大賽
中國高官參加七國會議
海軍音樂劇《赤道雨》
你最喜愛大學校徽評選
全國萬家餐館網友熱評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