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制品政策應該扶長還是扶短?
據研究,國際上多數產業是大工廠的市場占有率大而且發展趨勢愈來愈大,即日益“高度集中”。但奶業是個反例,無論是乳品加工制造基地的規模,還是其所覆蓋的市場份額,世界乳業發展至今兩者依然都是高度分散的。
這一結論包括了所有乳制品的制造,例如液態奶、奶油、干酪、冰淇凌、奶粉和煉乳等。換言之,絕對占據著今天市場大份額的各類乳制品,是來自于全球為數眾多的小工廠。 乳制品加工產業在國際“產業集中度研究”領域,一直被公認為是低的。
其原因在于,乳與乳制品具有與一般工業產品不同的特殊性,本質上必須是“新鮮的才是最安全最有價值的”。 保證“新鮮”的主要措施是以下四方面:1、生乳的生產是高度分散的;2、收集新鮮生乳的“收奶半徑”是有限的;3、選用盡可能低的熱處理強度對乳汁殺菌;4、低熱處理強度制得的乳制品。
但是自2000年中國乳業進入了超常發展階段以來,我國社會的主流觀念卻正好相反,在以長保質期滅菌乳產品為主的少數乳品巨頭企業崛起的背景下,普遍認為乳品工業不僅可以、而且必須是高度集中的。
而且近年來政府出臺的一系列政策,包括工信部鼓勵企業兼并從組,基本立足點是“扶大不扶小”,實際上是“扶長(線)不扶短(線)”。這是需要認真反思和糾正的一個核心錯誤。
透過“三聚氰胺”事件,我們可以發現:立足本地市場,以新鮮為主要產品的中、小企業大多得以幸免,其主要原因在于自覺或不自覺地遵循了上述保證新鮮的四個原則,重視奶源基地建設;而追求“做大”的企業幾乎無一能夠幸免,原因在于他們都以非新鮮的長保質期的產品為主,以無限度擴張市場為目標而忽視了奶源基地建設。
事實已經證明:城市型奶業的優勢在于奶源的可控制程度高,新鮮奶制品的安全性可靠。
事實將會進一步證明:扶“長”的結果是企業做大做不強;扶“短”則能促使各地眾多企業與本土奶農、與本土居民兩方面結合得更緊密;通過資產紐帶進一步形成真正的“又大又強”的乳品企業集團。
雖然世界上的單個乳品工廠規模不大(相對于集中度高的其他產業而言),但由奶農們合作或其他方式組建的小工廠相互再合作,建立大型集團公司的做法則非常普遍。今天我們看到的國際大型奶品企業,多數都是通過多層次合作形成的奶 農 合 作 社 , 例 如 新 西 蘭 的“恒天然”,丹麥和瑞典兩國奶農聯合的ARLA等。
值得指出的是在這樣的大型乳品公司里,所有的股東全是養牛的奶農,而且股權分配的唯一依據是產奶量的多少;如資金不足,則通過借貸融資解決,而不接受以資金形式的投資入股;如果資金擁有者愿意投資作為股東,那么第一步就得把資金用于購買奶牛,而且把這作為一個合格奶農的標志;至于公司的經理和經營管理人員則由股東選擇聘用。
我們目前深受以“加工為中心”的結構視角的局限,“對牧場是第一車間”的理解還是過于膚淺 ,僅 僅 理 解為“生奶的質量安全性是乳品質量安全性的基礎”還是不夠的。 如果站在整個產業的層面上來看,需要進一步理解為“生奶的生產是整個奶業產業的基礎”,生產生奶的奶農必須投入和擁有產業資本,以此來承擔相應的權利和義務以及風險責任,才符合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律,食品安全才能有更可靠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