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生活 > 麥當勞麥樂雞被指含泥膠成分 > 正文
為了避免麥樂雞起“雞皮疙瘩”,麥當勞讓無數消費者起了一身雞皮疙瘩。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進行的研究發現,麥當勞的麥樂雞含有玩具泥膠的成分聚二甲基硅氧烷以及從石油中提煉的特丁基對苯二酚。“泥膠”、“石油”這兩個字眼與食品聯系在一起,確實很容易讓人引起不快的生理反應。
但從某種角度上說,麥當勞根本無需對此做出什么解釋,至少在我國是這樣。因為這兩種聽起來嚇人的成分,是我國食品添加劑目錄中的“合法公民”。在限量內加入“泥膠”維持麥樂雞的形狀和口感,防止它起“雞皮疙瘩”,完全合法。
不過,我們起的一身雞皮疙瘩怎么算?
以人為本,這是必須的,何況食品本來就是給人吃的。所以,當這些合法的物質與人們的反應發生對立時,我們應該思考一些東西。
其一,食品添加劑目錄,取最小交集為好。這則出自美國的新聞經泰晤士報放大而世人皆知,但英國人卻可以更安心一些,因為英國的麥樂雞里,并沒有這兩種化學物質。麥當勞稱這是因為加工工藝的不同,但更核心的問題應在于歐美食品添加劑目錄的不同。目錄的不同,緣于各國把關專家認知與判斷的不同,但無論哪一國的專家,都不該假定本國公民的身體比外國更抗折騰。
其二,“目錄”應成為生產者不可跨越的紅線。據報道,挖掘這則新聞的是CNN“首席醫療記者”,那么,他應有的職業素養決定他不該不知道存在食品添加劑目錄這種東西。幾年前的“蘇丹紅事件”表明,跨國大企業玩越界的事情并非決定不可能發生,而且依然有改過的機會。只有“目錄”成為裁決生死的紅線,類似讓人驚訝的消息才會更少出現。
其三,生產為重還是人為重?此事更大的可能是麥當勞在美并未違法,“首席醫療記者”也知道目錄的存在,不過他仍認為此事應引起人們的關注與警醒。工業生產的便利與最大限度的安全指數總會存在博弈,必須面臨取舍。從人們對這則新聞的反應我們可以讀出一個共同的心聲:現在食品的花色與口味已經足夠了,添加劑可以減緩一下擴軍的步伐了。本報記者 董景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