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視同仁:打破洋品牌迷信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19日 08:04 經濟參考報
一視同仁:打破“洋品牌迷信” 專家指出,某種商品要在一地市場銷售,就必須符合當地的質量標準。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進口食品并不一定就比國產食品的質量高。而國家質檢總局公布的不合格名單也表明,進口食品并非“無可挑剔”。 “一些境外媒體往往熱衷于炒作部分中國食品、中國產品的質量問題,事實上,在國際貿易往來中,進口食品同樣會出現達不到我國標準要求的情況。”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宋國友博士說。 據分析,不少進口食品在中國市場的成功,主要在于其具有“先行者”的優勢。如,菜場里的馬鈴薯隨處可見,但國內企業之前沒有想到將它切成片,再油炸、添加配料,加工成薯片,并在消費者中逐漸培養一種購買習慣。 “國內消費者對進口食品的青睞,主要還是長期以來的刻板印象所造成的。”魯直副教授舉例說,“可樂就是一種棕褐色的冒氣泡的水,全世界都可以做,但通過產品的差異化和營銷上的獨特定位,就可以吸引消費者做出選擇,這其實是營銷上的成功。”而相比國內生產的食品,進口食品在質量方面并不具有絕對的優勢。 2007年浙江曾對部分不合格進口品牌皮鞋進行公開銷毀,引起社會各界關注。有研究人士指出,長期以來,一些地方和部門對進口品牌產品高看一眼,厚愛三分,注重為其開辟“綠色通道”,而對其的監管力度偏弱,甚至存在缺位。 正是由于這種“寵愛”,部分進口品牌產品即使被檢出質量問題,也依舊不為所動、疏于整改,或者認為其市場銷售不會因此受到影響。 專家表示,對于消費者來說,應當形成更為理性的消費觀念,破除對“洋品牌”的盲目崇拜,對國產食品和進口食品一視同仁,通過體驗產品和積累經驗來做出自己的選擇;而對于監管部門來說,面對各類市場主體,應當采取一致、對等的監管力度和監管手段,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