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化品漲價質疑不斷 發改委約談相關企業
新華社密集發問:強勢企業操控市場該如何監管
孫書博 孟斯碩
眼下沒有什么比漲價這個字眼更讓人繃緊神經的了。
近日有市場消息傳出,3月底到4月初,寶潔、聯合利華、立白、納愛斯四大日化品牌將對洗滌類日化用品全線漲價。
昨天,中廣網報道稱,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發改委已經約談了相關企業了解情況,并明確表示各類企業要加強社會責任,不得隨意搭車漲價,更不許串通漲價、哄抬物價。
據報道,國家發改委表示,將派出調查組赴有關企業進行調查。
日化企業集體漲價,是否涉嫌壟斷?在中國政府大力平穩物價的背景下,某些外資企業敢跳出來率先漲價的“底氣”,是否源于已經壟斷中國市場的“自信”?
新華社文章就此提出了一連串問號。
事實上,連日來,新華社就這一話題密集發文,其中指出了這樣的問題:日化巨頭擬全線漲價躲躲閃閃,強勢企業操控市場該如何監管?
穩定物價不乏重拳先例
事實上,從去年開始,在CPI高漲的背景下,從國家到地方陸續出臺物價維穩措施。
根據發改委去年7月發布的《關于市場價格異常波動時期價格違法行為處罰的特別規定》(征求意見稿),“經營者之間通過協議、決議或者協同行為等方式相互串通,操縱市場價格,損害其他經營者或者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并處違法所得5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20萬元以上20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依法吊銷營業執照。”
穩定物價不乏重拳。
去年,吉林玉米中心批發市場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因當年10月召集國內16個省區市上百家綠豆經銷企業開會,串通漲價、哄抬綠豆價格,被價格主管部門處以30萬元至100萬元不等的處罰。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發改委有關負責人也提到了“不得隨意搭車漲價,更不許串通漲價、哄抬物價”。
是否串通漲價,這正是外界此次對于日化巨頭所提出的疑問。
新華社的文章也拋出了一系列問題:四大巨頭集體漲價是否涉嫌壟斷?成本上漲所致?價格聯盟作怪?是“消化成本”,還是“壟斷趨利”?
是否存在聯合漲價
目前,廣東省物價局已經開始對日化企業巨頭漲價進行密切關注,加強對日用品的相關價格監測,并派出檢查組赴各大超市調查了解情況。
廣東省物價局有關負責人告誡有關商家,根據價格法有關規定,對經營者相互串通,操縱市場價格,造成價格較大幅度上漲的,除沒收全部違法所得外,并處違法所得5倍以下罰款;對沒有違法所得的,最高可罰款500萬元。這位負責人表示,目前并沒有發現日化品漲價的情況,但如果發現價格聯盟、集體抬高價格的情況,將依法進行重罰。
如今的日化巨頭是否會避免前車之鑒值得關注。
2007年8月,國家發改委通報方便面價格串通案的調查結果,認定方便面廠商集體漲價行為違法。發改委認為,方便面中國分會多次組織、策劃、協調企業商議方便面漲價幅度、步驟、時間。
聯合利華大中華區副總裁曾錫文前不久接受媒體采訪時稱,并不存在日化用品公司聯合漲價一說,日化用品是個充分競爭的行業,有外企,也有民營企業,產品和品牌都非常豐富,消費者選擇范圍非常廣泛,事實上各家公司都不愿意漲價,因為沒有價格優勢意味著將失去市場。
而上海市物價檢查所副所長李學武接受媒體采訪時認為,上海物價部門就四大日化品牌“提價”一事已向國家發改委匯報。
李學武表示,四品牌“聯手提價”涉嫌違反《反壟斷法》,一旦國家發改委組織各省市價格部門對此事開展反壟斷調查,上海將對四品牌中總部在滬的跨國企業展開調查。
不過,就壟斷、協議提價的取證一直是最為艱難的過程。
就在本月初,媒體報道化妝品行業的寶潔、歐萊雅、漢高等8家化妝品制造商在西班牙被發現結盟操縱價格達20年,而被西班牙政府處罰5000萬歐元。
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張曉晶認為,此番日化用品集體漲價,或存在“共謀”因素,但政府防控通脹,不能僅盯住個別行業、某類商品價格的短期變化,重點還是要解決阻礙經濟發展的中長期問題。
他指出,日化用品并不具備影響整體物價水平的能力,“也不是物價上漲的主力軍”。事實上,日用工業品的相對價格反而呈現走低之勢。因此,本輪日化用品集體漲價,更多是短期的“炒作”所致,“只會造成短期恐慌”,不必過度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