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個聲稱自己不知道買了房并欠了房貸的人突然成了被告,而貸款銀行也被指控監管不嚴、違規放款,這背后究竟隱藏怎樣的事件真相,是一個怎樣復雜的過程。這個案件,是黑洞,違規?還是一場助推深圳“斷供潮”的鬧劇?
近日,因為連續10個多月沒有繳納房屋按揭貸款,漾日灣畔斷供業主劉英、傅泳棟被招商銀行蛇口支行送上了被告臺。作為深圳樓市斷供第一案,此案在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始公開審理。
招商銀行蛇口支行作為原告起訴深圳漾日灣畔斷供業主劉英、傅泳棟斷供。招商銀行蛇口支行在法庭上陳述:自2007年7月起,被告劉英、傅泳棟已經連續超過10個月沒有繳納房屋按揭貸款,違反了貸款合同的約定,要求被告償還銀行貸款本息,并表明銀行享有權利依法處置被告的抵押物。
而被告則指控銀行參與了假按揭,銀行在整個過程中存在監管不嚴、違規放款等失職行為。根據合同法第52條規定,以合法合同掩蓋非法目的,合同無效。同時,銀行在放款時也沒有任何通知和本人進行確認。所以,被告認為假按揭合同應判無效,應該撤銷。
六個月斷供只因銀行監管失職
據兩名被告稱,國基地產在2003年漾日灣畔開盤發售時極力游說他們買房,不僅欺騙他們在空白購房合同和按揭合同上簽字,還騙取了他們的個人身份資料用于申請銀行房屋貸款。事后國基地產公司在被告不知情的情況下偽造了首付款收據,從招商銀行成功申請到了貸款并挪作他用。同時,國基地產也一直在幫被告供樓。這是銀行監管部門的失職,導致業主被蒙蔽其中斷供6個月不知情。
傅泳棟回憶起當時的情景是,在接到銀行催款電話之前,銀行何時發放貸款,貸款金額多少,他們毫不知情。同時銀行工作人員也口頭承諾:國基地產的房產已經抵押給了招行,產權清晰,只要原業主繼續供樓,不再追究首期款,并且可以很快辦理好房產證。
于是,被告接過了國基地產供樓的接力棒,自己才真正意義上擔負起了供樓的責任。但是,國基地產答應幫業主辦好房產證的承諾卻遲遲沒有實現。
有專家認為:長期以來,房屋按揭貸款在我國是被列為優質貸款的范圍,這塊業務也成為銀行間爭搶的一塊“肥肉”。在樓市火爆,所有人都揣著錢想買房的時候,銀行是否能冷靜地面對這個市場按原則辦事,而從本案看,如果違規所帶來的風險是巨大的。
房產證辦理遙不可期
據《南方日報》消息,2005年3月國基地產資金鏈斷裂,無法如期繼續按月還本付息。2005年9月,以被告名義貸款的房產已經連續斷供6個月,招商銀行蛇口支行此時打電話通知被告還款。此時,已經無力回天的國基地產向貸款銀行出具了一份蓋有國基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公章的《付清按揭首期款及全部房款》的聲明:承認之前的買主已經向國基地產支付了房產的全部首期款并通過銀行按揭的方式支付其余房款,所有房屋產權完全歸屬業主。
2006年9月,國基地產因為背上了9.06億元的巨額債務宣告破產,成為當時全國房地產最大的破產案。
國基地產破產后,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指定的破產清算小組入駐國基開始清算工作。而此時,國基地產所屬的漾日灣畔1133套住宅已基本售罄,但沒有一套成功辦理房產證。
兩位被告前往清算小組申請辦理房產證,被清算小組告知在國基地產的賬目上沒有其房產的首期房款繳納記錄,無法辦理房產證審核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