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資本
從四大銀行業務轉向地方不良資產處置
四大資產管理公司賺翻了
《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談佳隆︱上海報道
一個討論了4年的話題,至今仍然沒有答案。
今年1月召開的銀監會年度工作會議上,中國銀監會主席尚福林把“切實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列為今年主要目標,并明確表示要“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和區域性風險底線是首要任務”。
自2009年開始,每年的全國兩會,地方融資平臺所滋生的不良貸款風險都是熱點話題。但時至今日,無論銀監會還是財政部等相關部門,至今沒有對地方融資平臺究竟存在多少不良貸款進行過披露,這加深了市場的猜測和疑慮。
“從中長期看,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仍存在一定隱憂。”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告訴《中國經濟周刊》,“這主要是三方面的原因。其一,融資結構的改變并未改善平臺公司的財務和經營情況;其二,部分低層級地方政府償債能力較弱,不同層級政府之間的收入差距較大;其三,地方政府換屆后存在新一輪投資偏熱的風險,可能對平臺貸款風險增大帶來壓力。”
“關注類”貸款向不良貸款的轉移
“整體看,未來我國銀行業不良貸款余額和比率可能‘爬坡’,如何有效緩釋風險,防止其快擴散和蔓延,不僅關系到商業銀行自身的經營安全,也影響到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力度和效果。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總量上升已不可避免,加之國有商業銀行有向大客戶集中放貸的習慣,未來仍需嚴密防范信貸風險集中爆發。”東方資產管理公司發布的《2012:中國金融不良資產市場調查報告》(下稱“《調查報告》”)提出了這樣的觀點。
3月1日,銀監會發布2012年度監管統計數據。截至2012年12月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4929億元,同比上升647億元,不良貸款率為0.95%,同比下降0.01個百分點。“一升一降”,是否說明不良貸款在信貸市場的“稀釋”下不足為慮呢?
一位接近銀監會的消息人士告訴《中國經濟周刊》:“未來銀行系統可能存在的‘不確定’的風險或許并不是在‘不良貸款’,而是在‘關注類’貸款向不良貸款的轉移。銀監會還特別擔憂,地方銀行系統在上報不良貸款時并沒有嚴格按照貸款五類分類進行統計。”
銀行貸款優良情況被分為五類,分別是正常、關注、次級、可疑、損失,后三者被視為不良貸款。去年以來,銀監會就開始針對工農中建交五大行貸款五級分類自查工作,要求提高準確性,特別強調了對于“關注類”貸款的真實性核查,以及對損失類貸款的核銷力度。
在《調查報告》中,東方資產管理公司總裁張子艾認為,商業銀行關注類貸款賬面風險與實際風險偏差最大,信貸風險一定程度上被低估。
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向地方金融擴張
“不良貸款的資產處理是一個專業性極高的工作,牽涉到銀行債權人,也牽涉到形形色色的債務人,評估機構、律師事務所、司法系統我們都要去打交道。”長城資產管理公司一位內部員工告訴《中國經濟周刊》。
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在國務院主導之下,為解決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長期存在積壓的呆壞賬問題,國務院直屬的東方、華融、長城、信達四大資產管理公司(AMC)應運而生,其目標就是要為銀政不分所產生的“惡果”埋單。
“十幾年前,在一些地方,銀行就是政府的錢袋子,政府項目的貸款抵押不足,甚至沒有抵押。”一位曾在信達資產管理公司廣州辦事處、參與過銀行不良資產剝離業務的內部人士告訴《中國經濟周刊》,“我們當年負責工商銀行廣東省分行的不良資產剝離業務,在法律審查階段,發現幾家分行的貸款材料造假的情況很嚴重,甚至存在大批量人為偽造的情況。”
然而,當時不少業內人士便已經指出,通過中央成立資產管理公司對地方金融機構的不良資產進行剝離將會滋生“道德風險”,后患無窮。
如今,伴隨著此輪經濟政策帶來的后遺癥逐漸顯現,地方不良資產處理問題再次擺到了面前。上海銀行一位處理不良貸款業務的員工告訴《中國經濟周刊》:“首先會選擇提高撥備覆蓋率對于這部分貸款進行計提,如果實在無法追回損失的貸款,我們會進行核銷。一部分不良貸款的處理業務,會由銀行自己完成進行拍賣、變賣、協議轉讓,另一部分業務會向市場進行出售。”
伴隨著四大銀行紛紛上市,四大AMC似乎完成了歷史使命,轉而向更為市場化的資產處理和綜合金融集團公司發展。將不良資產打包向四大AMC進行轉讓的通道,越來越多地向城商行等地方金融機構開放。
張子艾預測,伴隨銀行不良貸款處置的緊迫性增強,近半數會向市場推出資產包,向市場推出資產包的本金規模多數在10億元以下和10億~50億元之間,資產類別以損失類、可疑類為主,推出不良資產的預期價格會略微下降。
《調查報告》顯示,2012年不良資產市場的主要買家排序情況為:內資投資銀行/基金/公司>地方國資公司>外資投資銀行/基金/公司>有地方政府背景的公司>民營企業>外國投資者。
伴隨著社會融資和銀行信貸規模的不斷擴大,不良資產的處理業務也急劇膨脹,這也使得四大資產管理公司賺得“盆滿缽滿”。《調查報告》指出,多家資產管理公司都表現出對于商業銀行出售不良貸款的預期的強烈愿望,希望積極穩健地參與不良貸款的收購。
地方資產管理公司爭食
不過,中國不良資產處理這一龐大市場寡頭壟斷格局正悄然被打破。去年2月,財政部、銀監會印發《金融企業不良資產批量轉讓管理辦法》(下稱“《辦法》”)。《辦法》明確了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對各類不良資產進行批量收購的權限。
《辦法》還明確了各省區市依法設立或授權的資產管理公司或經營公司,明確了此類公司只能參與本省區市范圍內不良資產的批量轉讓工作,其購入的不良資產應該采取債務重組的方式進行處置,不得對外轉讓。
有觀點認為,雖然不良資產的批發參與主體增加了地方,但競爭依然不足,特別是對民資和外資的參與可能進一步削弱。地方新設資產管理公司有助于推動銀行機構不良資產的處置速度。就短期實際效果而言,地方設立資產管理公司并不會對不良資產市場構成太大沖擊。